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胃癌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研究

2022-01-11 09:56严媛媛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个体化胃癌常规

严媛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安徽 合肥 230031)

胃癌作为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不断升高状态[1]。手术治疗是临床抑制胃癌发展的重要手段。临床胃癌管理经验证实,这一干预方法可有效延缓胃癌的发展,但其带来的术后疼痛问题,则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是一种以镇痛为关键目标的护理方法,为判断其价值,本研究对128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胃肠外科收治的128 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59 例)和个体组(69 例)。常规组男30例,女29 例;年龄(53.1±16.4)岁。个体组男36 例,女33 例;年龄(53.2±16.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诊断标准;(2)有手术指征;(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精神障碍者;(2)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个体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1)镇痛管理教育。告知患者术后可出现疼痛问题,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通过手册、视频及演示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病房镇痛管理方法,告知患者用药理念及疼痛管理理念,促使患者掌握疼痛评分方法。耐心解答患者关于术后疼痛程度、镇痛方法等疑问,消除患者的不必要认知,确保患者能积极配合各项疼痛护理干预工作。(2)提高疼痛阈值。疼痛阈值与术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为避免患者出现剧烈术后疼痛状况,可于术前阶段,预先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进而减轻其痛苦体验。除通过疼痛宣教改善患者的疼痛认知外,还可向患者介绍其他胃癌患者的镇痛干预经历,重点描述其他患者在围术期疼痛护理干预中的表现,激发患者的自信,促进其疼痛阈值的提升。(3)疼痛管理。指导患者通过有意识地限制体位,缓解疼痛。指导翻身拍背、有效咳嗽、有效呼吸,以缓解术后咳嗽、呼吸引发的疼痛状况。(4)药物镇痛。遵医嘱给予术后疼痛患者使用止痛药物:主要通过自控镇痛药物输注泵使用镇痛药物,如有必要,可经肌肉注射、口服途径补充给药。(5)非药物镇痛。依据患者需求,运用转移疗法、音乐疗法、呼吸镇痛疗法等,缓解患者术后疼痛。(6)家庭支持。耐心向患者家属介绍术后疼痛的危害及干预必要性,引导家属理解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属的积极关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鼓励家属于患者主诉疼痛时,通过与患者交谈、陪同患者共同参与娱乐活动等形式,增强其耐受,转移其对术后疼痛的注意力。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 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选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选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两组护理前镇痛满意度评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常规组镇痛满意度评分(4.86±1.51)分,低于个体组(P<0.05)。见表1

表1 镇痛满意度[分,(±s)]

表1 镇痛满意度[分,(±s)]

?

2.2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3.05%,低于个体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随着手术在临床胃癌管理中的不断普及,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要点之一。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质量主要受到术后疼痛因素的影响。如未能合理控制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可能因疼痛症状的持续而产生不依从行为,甚至干扰其术后康复[3]。因此,选择一种合理可靠的干预手段具有一定必要性。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以人性化原则为基础,其主张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需求,确定具有高度契合性特征的护理管理方案。将其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该方法可利用术后疼痛宣教、疼痛评估等多种措施,缓解胃癌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

护理管理中,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优势体现为:(1)可有效镇痛。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术后疼痛问题,极易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护理依从性,并对胃癌术后康复产生一定不良影响[4]。常规护理方法主要经药物镇痛途径,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但药物镇痛方法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风险,且在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难以长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引入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后,可依据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镇痛需求等信息,建立由多种镇痛措施构成的综合性干预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研究提示:个体组镇痛满意度评分(7.58±1.64)分,高于常规组(P<0.05)。(2)高度契合胃癌患者要求。胃癌手术护理管理中,常规护理的镇痛方法属于固定模式,这一方法未能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而在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将胃癌患者的需求、疼痛程度作为参照依据,制定出具有人性化、综合性特征的镇痛方案。随着患者需求的满足,其对镇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也会随之升高[5]。研究证实:个体组护理满意度98.55%,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宜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推行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以提升胃癌患者的疼痛耐受,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个体化胃癌常规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常规之外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破常规 获巧解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