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的疗效评价

2022-01-11 09:56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风针灸康复

冷 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作为临床中常见脑血管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多发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发病后常伴有行动不便、言语功能受阻,偏瘫等症状,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1]。因此,需对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有效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康复。此研究中,主要探究对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施以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治疗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120 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24 例;年龄52~76岁,平均(64.32±5.21)岁。观察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53~5 岁,平均(62.64±4.83)岁。组间自然信息具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康复护理(1)饮食干预:根据辩证分型诊断结果,对老年中风患者予以有效饮食指导干预,对于阴虚风动型患者,可指导其多食用绿豆、甲鱼等;对于气虚血瘀型,可指导其多食用木耳、冬瓜等。(2)心理指导:老年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负性情绪,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或播放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3)针灸与推拿护理:可对患者的头穴、风池穴、三阴交等穴位行针灸治疗,1 次/d,每次30min 左右;可对患者的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对于肢体障碍患者,可予以中药熏蒸护理方式,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用合理熏蒸药材及剂量[2]。

1.3 观察指标(1)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级,总分值为100分,显效:>90 分;有效:60~90 分;无效:<60 分。(2)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运动功能,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强;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以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以2 检验,P<0.05 以示统计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评估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评估比较[n,(%)]

2.2 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例MBI、FMA 评分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MBI、FM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运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比较[n(%)]

3 讨论

中风又称“卒中”,多由饮食不节、正气不足等因素引发瘀、痰、火、虚等病理性变化,进而导致中风。中风患者主要表现为猝然晕倒、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3]。老年中风患者部分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护理工作难度大,病情恢复速度慢。在此研究中,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理念对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测验值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经中医康复护理后,观察组MBI、FM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医康复护理以辩证施护原则对中风患者予以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护理,针对性实施饮食指导、情绪干预及针灸推拿护理等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显著。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情绪变化为依据,针对性施以心理干预,以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以推拿、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康复护理来疏通患者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以辩证分型诊断进行针对性饮食干预,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4]。总之,在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中风针灸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