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1-11 09:56周文婧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疼痛感类风湿关节炎

周文婧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2~3 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40~60 岁,且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类风湿关节炎以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和体征,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不但影响运动系统,还累及心脏、肾脏、呼吸等系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临床研究表明,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入院治疗的52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 例,女39 例;年龄19~67 岁,平均(43.6±12.6)岁;病程5 个月~21 年,平均(13.5±3.2)年。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书,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 年修订的RA 分类标准;(2)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3)疾病处于非缓解期。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癌痛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药物、手术及理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1)心理护理:入院时,临床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讲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引导患者进行倾诉,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神情评估心理状况,针对情绪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治疗依从性。(2)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临床护理人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对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针对VAS 量表≥4 分的患者,给予镇痛药物(如非甾体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在餐后口服非甾体药物,早餐和午餐后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以减轻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抑制反应,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服药期间,应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解决对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服药依从性,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对症治疗。(3)急性发作期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多注意休息,减少下床运动时间。注意患者关节的正确摆放,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影响后期的关节功能恢复。特殊情况下,可借助轮椅、拐杖等工具行走。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关节功能训练,但应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以内为准。配合电磁波照射理疗、局部热敷、红外线、中药熏洗等,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病灶局部消肿止痛,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4)病房环境护理。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通风。白天适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舒缓患者的情绪,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5)生活护理。临床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教会患者基本的疼痛护理几千,如睡前可采用热水泡脚,日常生活中避免吹风、受寒、潮湿,注意保暖。叮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1)分析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VAS 量表评分标准为0 分~10 分。其中,0 分:无痛;3 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 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分~10 分: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若评分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强烈。(2)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每个项目评分均为0 分~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患者的VAS 评分为(8.68±1.32);护理后,患者的VAS 评分为(3.76±1.33),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护理前后SF-36 评分比较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 中心理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身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SF-36 评分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退行性关节变化有关。患者多伴随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若不及时治疗,将加快病情进展,增加关节畸形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家庭的经济压力,降低生活质量[3]。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手术及理疗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认知水平较低,对待治疗多伴随消极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给临床护理和诊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考验。这主要是因为,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长期的疼痛感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疼痛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得到一定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提高生活质量。疼痛护理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为主要目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督促患者用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多方面来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疼痛感。

综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疼痛感类风湿关节炎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