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护理管理对血液科患者PICC 护理效果影响

2022-01-11 09:56陈慧敏姚素玉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液科导管护理人员

陈慧敏 姚素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血液科治疗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贫血、白血病等造血系统异常出现的疾病,针对此类疾病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化疗、放疗,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大,降低患者免疫例。PICC 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PICC 的缺陷在于容易引发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造成损伤[1]。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提高治疗有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至9 月本院进行PICC 置管的血液科病人5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及比对组,每组各25 例。研究组男女比例12∶13,年龄21~77 岁,均值(48.3±4.6)岁。比对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23~78 岁,均值(50.0±2.8)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P>0.05),存在可比性,且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比对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DCA 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计划阶段:组成包括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在内的研究小组,由研究小组共同商议制定护理计划、目标,组织医护人员学习PICC 导管基本知识,提高消毒维护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确定治疗后对患者回访工作的日期,避免医疗资源浪费。(2)执行阶段:研究小组根据护理目标、计划及患者具体情况,设计护理方案。向患者行PICC 置管前,进行以PICC 置管知识为主题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穿刺点是否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护士应结合理论、实践,做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护理人员劳逸结合,为防止紧急情况出现,可设置急诊医师。(3)检查阶段:由研究小组核心成员成立监控小组,确保PDCA 的确切实施,监控小组应监督护理有条不紊的进行,且检查要深入、全面,主要检查工作为:更换敷料时护士是否做到无菌操作、是否做到预防并发症、是否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完善护理过程。(4)总结阶段: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1.3 观察指标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比对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指标对比(d,±s)

?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比对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血液疾病损伤机体的造血系统,引发血液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患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注药物进行治疗[2]。临床上PICC 属于较为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术,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接受输血、输液的患者,避免出现静脉炎。PICC 的缺陷在于穿刺后感染、出血的情况较为严重,引发静脉导管阻塞,对患者实施PDCA 护理成为较为关键的环节。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PDCA护理管理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管理学中PDCA 循环是常见通用模型,按照制订计划,组织实现,按照PDCA 循环运转。应用PDCA 循环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总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比对组低(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比对组(P<0.05),说明PDCA 循环管理能减少各类并发症,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PDCA 护理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血液科导管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