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外周血RBP、IL-6 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01-12 08:32马晓峰
关键词:缺血性资料血清

周 巍,马晓峰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西宁 810012)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临床表现为心房快而无序的搏动,与心室无关的一类心律失常,随着近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NVAF 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1-2]。目前研究表明,NVAF 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无房颤者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NVAF 诱导的缺血性卒中致残率与死亡率更高[3]。因此,准确评估NVAF 患者脑卒中风险,进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式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RBP 作为亲脂载体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清、尿液或其他液体中,在机体发生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选择2019 年2 月~2020 年7 月在本院治疗的NVAF患者196 例为观察对象,旨在分析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患者外周血RBP、IL-6 表达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2020 年7 月在本院治疗的196 例NVAF 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年龄50~79 岁,男105 例,女91 例。196 例患者根据入院时是否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n=67)及单纯NVAF 组(n=129)。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 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中关于NVAF 的相关诊断标准[5];(2)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同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6];(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检查及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2)患者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紊乱;(3)急、慢性感染性疾病;(4)患者合并恶性肿瘤;(5)合并脑血管疾病,或既往存在脑血管疾病史;(6)患者存在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及检查;(7)临床资料不全者。

本研究所有操作步骤均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研究内容及意义告知患者及家属且获得同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指标检测 于入院时采集所有患者肘静脉血,3000rpm 的转速离心2min,小心分离血清并保存于-80℃冰箱中,避免反复冻融。所有患者血清RBP、IL-6 水平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

1.2.2 临床资料采集 采集所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尿酸、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inner diameter,LAD)、房颤卒中风险评分(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risk score,CHA2DS2-VAS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尿酸、LAD、CHA2DS2-VASc 评分、IL-6、RBP 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检验,Pearson 法分析NOX1、PPARγ表达水平与 CHA2DS2-VASc 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 分析影响NVAF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RBP、IL-6 在诊断NVAF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其中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酸、LAD、CHA2DS2-VASc 评分明显高于单纯NVAF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RBP、IL-6 表达水平比较 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RBP、IL-6 水平高于单纯NVAF 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RBP、IL-6水平比较

2.3 合并脑卒中患者RBP、IL-6 水平与 CHA2DS2-VASc 评分相关性分析 RBP 水平变化与CHA2DS2-VASc 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关系(r=0.677,P<0.05),IL-6水平变化与 CHA2DS2-VASc 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关系(r=-0.440,P<0.05),见图1。

图1 RBP、IL-6与 CHA2DS2-VASc评分相关性分析

2.4 NVAF 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Logistic 分析显示RBP、IL-6 表达水平均是影响NV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NV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RBP、IL-6 诊断NVAF 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分析 ROC 曲线分析发现,RBP 预测NVAF 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AUC 为0.804,,血清IL-6 预测NVAF 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AUC 为0.830,见图2。

图2 RBP、IL-6对诊断NVAF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发现,NVAF较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缺血性卒中重要因素之一[7]。早期诊断NVAF 患者是否病发缺血性脑卒中对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参与脑血管损伤过程[8]。Gimenez 等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肺部感染[9]。RBP 作为亲脂载体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清、尿液或其他液体中,研究显示RBP 在机体发生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03]。研究报道指出RBP 与动脉内膜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积极参与颈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IL-6 是临床常见的促炎因子,可诱导产生及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损伤心肺组织及细胞[11]。本研究结果,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RBP 和IL-6 水平明显升高,说明RBP 和IL-6 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为进一步分析RBP、IL-6 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RBP、IL-6 是影响NVAF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RBP、IL-6 可促进炎性反应,引起大脑神经元细胞凋亡。

CHA2DS2-VASc 评分常用于评估NVAF 患者卒中风险,可知道临床的抗凝治疗[12]。本研究中,IL-6、RBP 水平与CHA2DS2-VASc 评分呈一定相关性,提示RBP 水平、IL-6 水平变化可提示NVAF 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变化。为进一步分析RBP、IL-6 在预测NVAF 患者病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本实验构建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6 预测NVAF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AUC 为0.896,提示RBP、IL-6 在对NVAF 患者病发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医师早期评估病发倾向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NVAF 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BP、IL-6 异常表达,其水平的变化在诊断NVAF 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缺血性资料血清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