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01-12 08:32汪楚青赵汝君徐舒婷万金兰
关键词:耳廓弱视视力

汪楚青,赵汝君,徐舒婷,万金兰

(荆门市中医医院眼科,荆门 448000)

儿童弱视为小儿眼部常见疾病,属于儿童发育性眼病,指患儿在发育关键时期或者先天性原因等导致光线进入眼内不足,多发于3~5 岁患儿,常常伴有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1]。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逐年上升,可能与人们生活环境及习惯改变相关,需引起重视[2]。弱视严重危害患儿眼部健康,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学习,其治疗时间较长,疗效不确切,且容易复发,若治疗无效、不及时,可能导致患儿眼部终身损害,出现眼部残疾[3]。中医学治疗小儿弱视具有一定体会,可较好改善患儿症状,提升患儿视力,且副反应小,安全性高[4]。弱视明汤、穴位点按、耳廓压丸等中医方法均可较好治疗儿童弱视,可深入研究。故而本次笔者纳入65 例弱视患儿分组探究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计纳入65 例小儿弱视,均由我院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5]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龄2~9 岁,平均年龄(4.11±0.45)岁,其中弱视共计60 眼,轻度弱视35 眼,中度弱视15眼,重度弱视10 眼;观察组患儿:33 例,男19 例,女14例,年龄2~10 岁,平均年龄(4.17±0.42)岁,其中弱视共计61 眼,轻度弱视36 眼,中度弱视15 眼,重度弱视10 眼。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弱视眼数、弱视程度等资料比较,P>0.05,分组可比。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儿童弱视防治学标准中弱视诊断标准与分型标准[6]。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符合弱视诊断标准;患儿可接受本次西医、中医治疗方案;患儿可配合研究;伦理会批准研究进行;排除标准:排除家属不同意参与实验患儿;排除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儿;排除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儿。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西医常规治疗:患儿入院确诊后采取0.5%阿托品散瞳后检影,根据检影结果眼光、配镜,佩戴矫正眼镜,配合同视机治疗、红光治疗、光刷治疗、CAM 刺激疗法、遮盖疗法等治疗,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家属配合患儿完成精细目力训练,例如穿针、穿珠、描红、穿扣等,单眼分别完成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弱视明汤及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弱视明汤:生龙牡20g,潞党参、淮山药、黄精、熟地黄、当归、女贞子各12g,白芍、六神曲10g,陈皮6g,川芎5g,水煎服,治疗2 个月。穴位点按:患儿取仰卧位,微闭双眼,医生坐于患儿头侧,点按晴明穴、攒竹穴、太阳穴、承泣穴、阳白穴、风池穴、头临泣穴、翳明穴等穴位。医生立于患儿侧方点按合谷穴、足三里穴、光明穴、三阴交等穴位。患儿俯卧位时,医生立于患儿侧方点按肝俞、肾俞、脾俞、胃俞等穴位。耳廓压丸:取穴眼、肝、肾、目1、目2,消毒患儿双耳,选准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胶布贴于耳穴,叮嘱患儿家属每日按压各穴3~5 次,每5d 贴换1次,连续治疗2 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患儿疗效评估标准[7]:参照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指标标准,治愈-患儿矫正视力≥0.9;有效-患儿矫正视力提升2 行或者疑似;无效-患儿矫正视力退步,或提升1 行。②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 个月后、治疗4 个月后、治疗6 个月后平均视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③图形视觉诱发电位[8](P-VEP):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P100 波峰潜伏时与振幅变化。④记录患儿治疗不良反应情况。⑤采取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前、治疗后2 个月、治疗后4 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视力平均值变化 治疗前、治疗2 个月、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平均视力值相当,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治疗后6个月儿视力平均值变化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儿未见不良反应(0.00%),对照组患儿出现1 例(3.13%)头晕,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程度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患儿弱视多采取屈光矫正、遮盖治疗、增视训练等综合疗法,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患儿配合度较差,不利于患儿视力恢复,故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患儿视力恢复成为临床研究重点,诸多学者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疗法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可靠[9-15]。

中医将弱视归属于“青盲”、“视瞻昏激”、“目暗不明”等范畴[16-17]。小儿弱视中医早有记载,“能远怯近”、“小儿通睛”、“小儿眼生醫”等[18]。小儿弱视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素问· 金匮真言论 》[19]记载:“肝开窍于目” 《审视瑶函》[20]记载:“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而后及乎瞳神也。”《灵枢·大惑论》[21]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中医认为,小儿弱视与肝脾肾五脏六腑关系密切[22-23]。患儿饮食不节,食滞,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运化,目失所养;风热寒邪入目,不能敛聚光华,或阴经亏损,先天禀赋不足均可导致患儿弱视[24]。故而笔者给予患儿弱视明汤治疗,以改善患儿视力情况。弱视明汤主要包括生龙牡、潞党参、淮山药、黄精、熟地黄、当归、女贞子、白芍、六神曲、陈皮、川芎等中药,其中生龙牡益阴潜阳;潞党参补中氧气,健脾益胃;淮山药补脾胃、益肺肾;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养血止痛、平抑肝阳;六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诸药共行健脾补肾、润肺养胃、活血化瘀、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可较好改善弱视患儿脏腑情况,从而提升患儿视力,改善患儿症状。

本次笔者给予弱视儿童晴明穴、攒竹穴、太阳穴、承泣穴、阳白穴、风池穴、头临泣穴、翳明穴、谷穴、足三里穴、光明穴、三阴交、肝俞、肾俞、脾俞、胃俞等穴位点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点压患儿以上穴位具有较好的疏通经络,调节患儿阴阳平衡功效[25]。取患儿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具有较好疏通经络、调经活血、健脾补肾等功效,可较好促进患儿视力提升。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00%),提示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可较好提升儿童弱视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 个月、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平均视力值相当,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提示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可较好改善患儿视力,治疗长时间效果较好,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治疗前,两组患儿P100 波峰潜伏时及振幅均相当;治疗6 个月后各组患儿P100 波峰潜伏时及振幅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后,患儿视力恢复较好;观察组患儿(0.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3.13%%)均较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3.94%)高于对照组(75.00%),提示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且效果好,故而家属满意率高。本次研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可见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值得应用,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可扩大样本进一步探究治疗效果及治疗机制,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为患儿谋取福利。

综上所述,弱视明汤结合穴位点按耳廓压丸治疗儿童弱视效果佳,患儿视力提升,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耳廓弱视视力
弱视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研究进展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搓耳
——护肾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视力测试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