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与行为研究

2022-01-12 08:34邓常青谢颗亮钟贵良
关键词:槟榔知晓率生源

邓常青,谢颗亮,钟贵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长沙 410013)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他们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将来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不同阶层人群的口腔健康观念,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尤为明显,他们将口腔健康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4],龋齿、牙龈出血和牙龈炎等牙周疾病依然是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本研究通过了解不同人群特征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既能丰富国内有关大学生口腔健康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今后在高校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21 年3~4 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抽样单位,抽样调查湖南省某高校共812 名本科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812 份,回收有效问卷812 份。其中医学专业(非口腔)329 人(40.52%),非医学专业483 人(59.48%),男生217 人(26.72%),女生595 人(73.28%),城镇生源408 人(50.25%),农村生源404 人(49.75%)。

1.2 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预调查修订校正后,以问卷星进行网络在线填写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调查员指导下,采用匿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严禁讨论及查阅信息。问卷主要内容:个人基本情况;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龋齿危险因素、牙龈出血、吸烟槟榔和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等常见口腔问题);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嚼槟榔、定期口腔检查、饭后冲洗口腔、刷牙时间及次数和发现口腔疾病后前往医院治疗等)。调查数据使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2.1.1 不同性别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刷牙可以预防牙龈出血”、“氟化物可以保护牙齿”“饭后2 分钟之内用水冲洗口腔牙齿效果是最好的”,男性大学生知晓率高于女性大学生,卡方值分别为16.105、9.888 和5.028,有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影响口腔健康”女性大学生知晓率高于男性大学生,卡方值为5.809,有统计学差别(P<0.05);其余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两组学生回答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1。

2.1.2 不同生源地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城镇与农村大学生所有日常口腔健康知识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1。

2.1.3 不同专业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吃糖可以导致龋齿”、“吸烟影响口腔健康”“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卡方值分别为0.345、0.609和1.281,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回答无统计学差别(P>0.05),其余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两组学生回答有统计学差别(P<0.05),且医学专业大学生知晓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生源地和专业 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2.2 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

2.2.1 不同性别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 “嚼槟榔”、“刷牙次数≥2 次/d”,女性大学生实践率高于男性大学生,卡方值分别为68.770 和51.620,有统计学差别(P<0.05),其余口腔健康行为实践率,两组学生回答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2。

2.2.2 不同生源地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 “定期口腔检查”、“牙龈出血时去医院检查”、“发现龋齿时填充治疗”,城镇大学生实践率高于农村大学生,卡方值分别为17.047、6.516 和10.471,有统计学差别(P<0.05),其余口腔健康行为实践率,两组学生回答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2。

2.2.3 不同专业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 “使用牙线”、“牙龈出血时去医院检查”,医学专业大学生实践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卡方值分别为6.558 和6.203,有统计学差别(P<0.05),“嚼槟榔”、“发现龋齿时填充治疗”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行为实践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卡方值分别为6.033 和5.521,有统计学差别(P>0.05);其余口腔健康行为实践率,两组学生回答无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生源地和专业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

3 讨论

口腔疾病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很大健康负担,人的一生可能都要受到口腔疾病的影响。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84.9%的人对口腔保健的态度较为积极[5]。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总知晓率为77.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相比普通人群来说,接受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也更多。其中,“刷牙时牙龈出血不正常”总知晓率为60.8%,但“刷牙可以预防牙龈出血”总知晓率仅为49.6%,说明该高校大学生对于牙龈出血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牙龈出血对于健康是有危害的,因此需加强牙龈出血的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男性大学生在“刷牙可以预防牙龈出血”、“氟化物可以保护牙齿”“饭后2 分钟之内用水冲洗口腔牙齿效果是最好的”等方面知晓率高于女性大学生,但在吸烟影响口腔健康上,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存在男性对于吸烟的危害了解的更少;在较为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医学专业大学生知晓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医学专业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比非医学专业好,这一结论与浙江省、安徽省某些医学院校的研究结果一致[6-7]。

在口腔行为习惯方面,该高校大学生刷牙次数≥2 次/d 的总实践率为82.6%,使用的牙膏含氟率为57.9%,均高于平均水平,但是,使用牙线率仅18.8%,这与全国的调查结果相似,牙线使用率即使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也非常低,因此,加强对于牙线使用的宣传教育非常必要。其中,“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牙龈出血时去医院检查”和“餐后用水冲洗口腔及牙齿”实践率分别为17.1%、17.0%和37.9%,这与本次口腔健康知识研究结果对应,两者都显示该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有待加强。本次调查显示,不嚼槟榔的大学生占了93.7%,在大学生群体中,嚼槟榔的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说明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于槟榔的依赖越来越低,对于槟榔的管理程度也在日益增加[8-10]。女性大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相较男性大学生更高,且较有意愿改善自身口腔健康,这一结果与肇庆市、赣州市某高校的调查结果一致[11-12]。在不同生源地上,“定期口腔检查”、“牙龈出血时去医院检查”和“发现龋齿时填充治疗”虽然整体实践率不高,但是城镇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实践率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有可能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更大。

本次研究显示,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为良好,但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医学专业虽然比非医学专业学生掌握相对更多的医学信息,但整体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还有待加强。建议高校采取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宣传教育:针对非医学院校,单独开设口腔健康教育选修课程,让学生们自由选择,教给非医学专业学生们一些专业的具体的口腔健康保护措施,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地进行口腔健康护理;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掌握较好,但无法付诸实践,应更多地去注重口腔健康行为的实践,关注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监测督促学生定期去校医院口腔健康检查,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治疗意愿;更加注重农村生源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于某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学生,采取一定支持措施去改善农村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专门开设讲座,传授给学生嚼槟榔的危害,特别是男性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口腔健康,同时也可以为下一代的教育提供基础;加强对男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男性学生口腔疾病防治的意愿,在日常的活动中开展宣传教育;将口腔检查纳入“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对于可能发生的口腔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口腔健康知识进行入学教育,改善大学生不良口腔习惯。

猜你喜欢
槟榔知晓率生源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