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机体氧代谢、胸肺顺应性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2022-01-12 08:32李海明夏于新
关键词:顺应性沙丁胺醇雾化

王 婷,李海明,夏于新,李 俊

(1.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073;2.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急诊内科,北京 100073;3.北京燕化医院职业病科,北京 102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下,可使病情急性加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1]。目前临床对COPD 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主要以抗炎、止咳祛痰、吸氧等常规对症等治疗手段为主。无创机械通气即持续正压通气,能借助提高病人胸腔内压力的方式促进肺泡膨胀,进而改善病人的呼吸状况[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而雾化近年来应用率也越来越高,其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起效快、效率高。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受体激动剂,对预防和改善气流受限引起的症状具有一定效果[3]。马丽萍等[4]学者的研究显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AECOPD 患者能明显改善血气及肺功能,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快、治愈率高。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0 例AE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AECOPD 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间收治的200 例AE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COPD 诊断标准[5],且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意识清楚;年龄>18 岁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病情严重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有任何本组药物应用禁忌症者;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观察组:男性77 例、女性23 例,年龄55 岁~80 岁、平均年龄(69.54±6.46)岁,COPD 病程(16.56±7.33)年,有吸烟史者62 例。对照组:男性73 例、女性27 例,年龄57 岁~78 岁、平均年龄(69.28±5.12)岁,COPD 病程(15.95±7.19)年,有吸烟史者57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生素、营养支持及其他对症治疗。两组均予以无创机械通气:均使用BiPAPST30 双水平呼吸机(美国飞利浦伟康公司生产)进行治疗,经口鼻面罩辅助呼吸,采用S/T 通气模式,参数:呼吸频率10~18 次/min、氧流量3~5L/min、吸气气道压力自8 cmH2O 逐渐增加、呼气气道压力自48 cmH2O 逐渐增加,每次通气2~4 h,2 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沙丁胺醇(生产企业,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 mL:1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208)雾化吸入:2 mL 药液与8 mL 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雾化吸入,2次/d。

1.3 评估方法 治疗前、治疗5 d 后均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液,采用ABL9 型号自动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米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采用LZD-HG01 型呼吸功能监护仪(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测定患者总顺应性(Ct)、肺顺应性(CI)、胸廓顺应性(CTh)。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恢复进程,治疗前、治疗5d后评估患者氧代谢[氧饱和度(SpO2)、PaO2、PaCO2]、胸肺顺应性(Ct、CI、CTh)、呼吸动力学[吸气峰值压(PIP)、平均气道压(MPaw)、气道阻力(Raw)]。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年龄、COPD 进程恢复进程指标、氧代谢相关指标、肺顺应性相关指标及呼吸力学相关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样本均数差异行独立t 检验,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样本均数差异行配对t 检验,两组年龄、有无吸烟史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恢复进程比较 观察组咳喘显著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进程比较(d)

2.2 两组氧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5 d 后,两组SpO2、PaO2均高于治疗前,两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氧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胸肺顺应性比较 治疗5 d 后,两组Ct、CI、CTh 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胸肺顺应性对比(mL/kPa)

2.4 两组患者呼吸动力学比较 治疗5 d 后,两组PIP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MPaw、Raw 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呼吸动力学对比(cmH2O)

3 讨论

AECOPD 患者气道阻力大,会导致气道功能、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异常[6],部分患者给氧效果不佳。探讨有利于改善患者氧代谢、呼吸动力学指标和胸肺顺应性的理想治疗方案,对AECOPD 患者意义重大。有研究[7]发现,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雾化吸入药物种类较多,沙丁胺醇可舒张支气管,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目的[8]。本研究应用这一联合方案治疗AECOPD,发现效果良好。

COPD 病程迁延,急性发作在疾病过程中非常常见,且是COPD 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9],评估患者恢复进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治疗效果。本研究[10]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喘显著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有利于促进AECOPD 患者症状体征缓解,缩短其恢复进程。AECOPD 患者由于感染或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往往会导致患者气流受限更加明显[11],同时由于急性发作应激或者急慢性感染等异常刺激,黏蛋白的分泌明显增加,气道黏液也呈现高分泌状态[12],进一步影响机体换气、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氧代谢受损症状。本研究数据显示,经治疗后,两组SpO2、PaO2、PaCO2各氧代谢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氧代谢状况优于对照组。雾化吸入给药,沙丁胺醇起雾颗粒能够迅速达到终末细支气管,从而抑制胆碱能神经大量释放乙酰胆碱,同时能够阻断气道上的M 受体,进而舒张和湿化支气管平滑肌,降低黏液分泌量[13-15]。故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能从改善气流受限和抑制气道分泌物多方面,缓解AECOPD 患者氧代谢,提高患者血氧水平。

随着病情进展,COPD 由于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急性发作时的气道高反应性,其胸肺顺应性也降低[16,1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胸肺顺应性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应用于AECOPD 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胸肺顺应性。同时,本研究数据还显示,观察组PIP 显著提高,而MPaw、Raw 明显降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缓解COPD 患者气流受限、降低气道阻力方面效果明显,能促进其呼吸动力学改善。一方面,沙丁胺醇作用于患者呼吸肌,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另一方面,沙丁胺醇结合镇咳祛痰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氧代谢、提高血氧,有利于降低局部氧化应激反应,雾化产生的水蒸气也有利于气道内痰液排出,在无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综合改善其气道高阻、气体交换受损情况。同时这也是有利于减少呼吸耗能、呼吸机疲劳、提高胸肺顺应性的有效机制。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AECOPD 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氧代谢、胸肺顺应性及呼吸动力学,综合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顺应性沙丁胺醇雾化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仲裁庭审答话中闪避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委婉语的顺应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