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 感染、血清G-17、PG 表达水平变化

2022-01-12 08:32顾丹阳宫跃敏
关键词:胃粘膜感染率胃炎

顾丹阳,宫跃敏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京 210000;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 210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癌前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可能发展为致死率较高的胃癌,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尽早诊断出CAG 对胃癌前病变有一定预见作用,对减少胃癌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1]。目前临床上对CAG的诊断依赖于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精确度较高但存在侵入性,且胃镜检查对设备和技术人员有一定要求,因此不适宜于大规模筛查[2]。幽门螺旋杆菌(Hp)作为唯一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在我国有较高感染率,而CAG 人群中Hp 感染发生率可达到80%,因而检测Hp 感染对CAG 有初步筛查的作用[3]。既往研究表明[4,5],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在血清中的表达与胃粘膜组织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关联,血清PG Ⅰ水平与PGR(PG Ⅰ/PG Ⅱ)降低提示疾病进展,有癌变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CAG 患者Hp 感染、血清G-17、PG 表达水平的变化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0 年12 月于我院确诊为CAG 的患者49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非CAG)患者47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性别不限;②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6]中相关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和胃镜检查确诊;③相关临床资料完整,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权;④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道疾病或胃切除术后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③入组前1 周内服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CAG 组患者男26 例,女23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6.14±7.89)岁,病程3 个月~5 年,中位时间12 个月;非CAG 组患者男24 例,女23 例,年龄60~74 岁,平均(67.23±7.14)岁,病程3 个月~5 年,中位时间13 个月。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2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60~76 岁,平均(65.78±8.02)岁。三组受检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Hp 感染检测采取13C 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受检者查体前保持8h 以上的禁食或空腹,试验阳性则判定为Hp 感染。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空腹10h 后采集肘静脉血5mL,常规离心分离血清立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17、PG Ⅰ、PGⅡ浓度,计算PGR=PG Ⅰ/PG Ⅱ。试剂盒来自芬兰必欧翰集团公司,2~8℃保存,检测仪器为酶标仪ST-160,来自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受检者Hp 感染率、血清G-17、PG Ⅰ、PG Ⅱ水平、PGR 差异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G-17、PG Ⅰ、PG Ⅱ、PGR 诊断和鉴别诊断CAG 的临床价值,包括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根据约登指数选择最佳诊断cutoff 值;比较Hp 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G-17、PG Ⅰ、PG Ⅱ水平、PGR 差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以(%)表示,组间采取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mean±SD 表示,组间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使用LSD-t 进行两两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诊断价值采取ROC 曲线进行分析。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检者Hp 感染率、血清G-17、PG Ⅰ、PGⅡ水平、PGR 比较 CAG 组患者Hp 感染率、血清PGⅡ水平高于非CAG 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G-17、PG Ⅰ水平、PGR 低于非CAG 组和对照组(P<0.05),非CAG 组患者Hp 感染率、血清PG Ⅱ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G Ⅰ水平、PGR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Hp感染率、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PGR比较[n(%)]

2.2 G-17、PG Ⅰ、PG Ⅱ、PGR 诊断CAG 的临床价值分析 ROC 曲线显示,PGR 诊断CAG 的AUC 值最高,且显著高于PG Ⅱ(P<0.05),余下两指标之间AU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G-17、PGⅠ、PGⅡ、PGR诊断CAG的临床价值分析

图1 G-17、PGⅠ、PGⅡ、PGR诊断CAG的ROC曲线

2.3 G-17、PG Ⅰ、PG Ⅱ、PGR 鉴别诊断CAG 与非CAG 的价值分析 ROC 曲线显示,G-17 鉴别诊断GAG 与非CAG 的AUC 值最高,PG Ⅱ的AUC 值最低,且G-17、PGR 的AUC 值均高于PG Ⅱ(P<0.05),余下两指标之间AU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G-17、PGⅠ、PGⅡ、PGR鉴别诊断CAG与非CAG的价值分析

2.4 Hp 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G-17、PG Ⅰ、PGⅡ水平、PGR 比较 对照组中Hp 阳性患者血清G-17、PG Ⅰ较Hp 阴性者高,PGR 较阴性者低(P<0.05),GAG组和非GAG 组中,Hp 阳性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图2 G-17、PGⅠ、PGⅡ、PGR鉴别诊断CAG与非CAG的ROC曲线

表4 Hp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PGR比较

3 讨论

胃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早期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但有创性检查难以被广泛应用,不适合临床大规模普查,而胃粘膜血清指标和Hp 检测便利,可替代胃镜对健康人群进行筛查,有效防治萎缩性胃炎发生。

G-17 是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 细胞分泌合成并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内的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胃酸分泌、调节消化道功能,确保胃粘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消化道结构正常,促进肠胃运动[7,8]。苏壬春[9]等学者的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 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明显降低,本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分析认为CAG 患者胃窦出现萎缩导致G 细胞合成G-17 减少,而非CAG 患者尚未出现胃窦萎缩,因此血清G-17 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PG 是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蛋白酶前体,有PG Ⅰ、PG Ⅱ两个亚种,PG Ⅰ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合成,而PG Ⅱ可由全部胃腺体和十二指肠Brunner 腺分泌表达,PG 仅有1%可经胃粘膜毛细血管入血但在循环系统中浓度十分稳定[10-12]。胃粘膜炎症加重出现胃底腺萎缩时,PG Ⅰ合成受影响,在血清中浓度明显下降,而主细胞被幽门腺细胞替代,仍有分泌PG Ⅱ的功能,因此血清中PG Ⅱ浓度会略微升高或基本不变,PG Ⅰ、PG Ⅱ浓度变化不仅反映了胃体黏膜腺体和细胞数量,也间接反映了胃粘膜不同部位分泌蛋白酶原的差异性[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非CAG 向CAG 疾病进展,血清PG Ⅰ水平明显降低,PG Ⅱ则轻度上升,PGR显著下降,临床上可将变化显著的PG Ⅰ和PGR 作为筛查CAG 的重要黏膜血清指标。

我国对于血清G-17、PG Ⅰ、PG Ⅱ筛查CAG 缺乏统一标准,本研究则通过绘制ROC 曲线得到最佳诊断临界值,为该疾病诊断和鉴别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G-17、PG Ⅰ、PG Ⅱ、PGR 诊断CAG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1pmol/L、85.06μg/L、12.73μg/L、6.39,考虑到检验方法和仪器的不同,以及入选人群存在饮食习惯差异,上述临界值与薛辉[1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有明显的不同。上述指标诊断AUC 值分别为0.837、0.864、0.790、0.913,其中PGR 的AUC 值高于PGⅡ,表明PGR 在CAG 疾病筛查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PG Ⅱ可由多个部位的胃粘膜腺体分泌,对胃窦黏膜萎缩缺乏诊断灵敏度。CAG 可能是浅表性胃炎(非CAG)疾病的进展结果,胃粘膜组织不同导致治疗方案有差异,因此本研究采取ROC 曲线对CAG 与非CAG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G-17、PG Ⅰ、PG Ⅱ、PGR 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1pmol/L、77.56μg/L、13.04μg/L、6.72,AUC 值分别为0.825、0.764、0.639、0.759,其中G-17、PGR 的AUC 值均高于PG Ⅱ,表明G-17、PGR 在疾病鉴别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Hp 被认为是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的细菌,可诱导胃粘膜合成分泌PG,因此对健康人群进行Hp 感染筛查对预防CAG 等胃疾病有重要意义[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随非CAG 疾病向CAG 进展,Hp 感染率也随之增加,说明Hp 感染在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健康人群中Hp 阳性者血清G-17、PG Ⅰ较Hp 阴性者高,PGR 较阴性者低,证实了Hp 感染与胃粘膜血清指标存在一定关联,但CAG 和非CAG患者中Hp 阳性和阴性对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感染部位、感染阶段不同相关。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胃粘膜具体病变部位的相关数据,应当扩大样本量对Hp 感染与胃粘膜血清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G-17、PG Ⅰ、PG Ⅱ水平、PGR 对CAG 诊断、与非CAG 的鉴别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和鉴别CAG 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值,Hp 感染对健康人群的血清G-17、PG Ⅰ水平及PGR 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应对Hp 阳性者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胃粘膜感染率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分析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