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NB 对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

2022-01-12 08:32丁世林沙德胜
关键词:腋窝肩关节上肢

汤 杰,丁世林,吴 颖,沙德胜

(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如皋 2265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少发生于男性,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乳房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的常用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根治性效果,但由于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术后易造成患者上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1]。近年来,保留乳房已成为乳腺癌切除的发展趋势,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决定是否清扫腋窝淋巴结,但如果切缘残端阳性或淋巴结转移未清除,易引起术后复发,因此术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确定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非常重要[2]。

前哨淋巴结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如前哨淋巴结未发生转移,则其他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风险极小,尤其是早期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低[3]。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预测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既达到根治性切除效果,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源性损伤[4]。本研究探讨了SLNB 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5 月~2018 年2 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2)临床分期为Ⅰ~ⅡA 期;(3)在我院性SLNB 和各种术式的乳腺癌手术;(4)术后随访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腋窝淋巴结临床触诊阳性;(2)有上腹部、胸腔或腋窝手术史;(3)有精神疾病者。其中SLNB 阳性患者22 例,SLNB 阴性患者58例;SLNB 阳性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B 阴性患者中有28 例清扫腋窝淋巴结(对照组),30 例未清扫腋窝淋巴结(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SLNB,首先行影像学检查,根据结果所示的病灶位置、范围标记注射位置,在病灶的3 点、6 点、9 点、12 点方向注射1%亚甲蓝溶液标记。在术中病理示病灶为乳腺癌后,行SLNB。SLNB 结果阳性者22 例,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B阴性患者58 例,其中28 例清扫腋窝淋巴结,为对照组;30 例未清扫腋窝淋巴结,为观察组。

1.3 随访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按照指南要求接受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随访一年以上,观察术后生存率、局部复发、转移情况。并于术后6 个月时采用QLQ-BR23 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肩关节活动度的差异。

1.4 生存质量评估 采用欧洲生命质量协作组乳腺癌专用生命质量量表(QLQ-BR23)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4 个功能领域和4 个症状领域,每个领域分值1~4 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 软件,年龄、手术时间等资料采用mean±SD 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 检验,复发转移率等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SLNB 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价值 共有50 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LNB 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6.96%、92.59%、90.91%、89.29%和90.00%,见表2。

表2 SLNB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为上肢麻木,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其中2 例为皮下积液,2 例上肢肿痛,1 例上肢麻木,3 例皮瓣坏死;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转移、并发症发生情况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6 个月QLQ-BR23 量表功能领域和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6 个月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和内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早期给予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可使多数患者从中获益,其生存时间得以延长[5-6]。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导致腋窝解剖结构被严重破坏,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淋巴水肿、疼痛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7]。保留乳房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乳腺癌切除的发展趋势,但鉴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部分学者认为保乳术应结合腋窝淋巴结清扫[8-9]。但也有研究认为,对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性腋窝淋巴结清扫增加不必要的创伤,弊大于利[10]。

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先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理论上说,如前哨淋巴结未发生转移,其余腋窝淋巴结也不会发生转移[11]。通过SLNB 明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后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造成的痛苦[12]。本研究对8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发现SLNB 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6.96%、92.59%、90.91%、89.29%和90.00%。这一结果提示,SLNB 应用于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好。本研究对SLNB 结果阳性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B 阴性患者中28 例清扫腋窝淋巴结,30 例未清扫腋窝淋巴结。其中未清扫腋窝淋巴结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短于清扫腋窝淋巴结者。这一结果提示,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术后随访发现,SLNB 阴性患者中清扫腋窝淋巴结者和未清扫腋窝淋巴结者的复发、转移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SLNB 在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价值,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不会增加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本研究还发现,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治疗后6 个月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和内旋明显高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这一结果提示,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皮下积液、上肢肿痛、上肢麻木、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风险,保护患者肩关节功能。

欧洲生命质量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专用生命质量量表(QLQ-BR23)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3-14]。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差[15-16]。本研究发现,SLNB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治疗后6 个月QLQBR23 量表功能领域和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这一结果提示,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这是由于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更轻。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采用SLNB 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对SLNB 阴性患者不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减少手术源性损伤,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SLNB 在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价值;SLNB 阴性患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不会增加患者复发转移情况,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腋窝肩关节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腋下广告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