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根治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2-01-12 08:32许思哲
关键词:脉管根治术生存率

邓 兰,尹 静,许思哲

(1.成都上锦南府医院麻手中心,成都 610017;2.广安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广安 638500)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不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具有发病率、发病早、治疗难、易复发及预后差的特点[1]。相关文献指出,手术治疗仍是局部控制TNBC 的最佳方法[2]。但对早期TNBC 患者应用改良根治术后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状况,分析TNBC 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有利于预测患者术后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改进方案。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展开相关研究,张锋等[3]学者的研究显示,术后放疗、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Ki-67 指数、年龄与早期TNBC 预后相关。国外文献显示,除诊断时的肿瘤分期、淋巴结阳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结比率是生存和肿瘤复发的预测因素,而Ki-67 指数可预测患者死亡率[4]。同时,仍有研究不断报道新的TNBC 预后影响因素,且现有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59 例TNBC 患者临床资料,以探究改良根治术治疗TNBC 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8 年1月间收治的359 例TNBC 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TNBC 者;均行改良根治术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患者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原发恶性肿瘤者;复发TNBC 患者;术后失访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无病生存,n=272)和预后不良组(术后复发、转移或死亡,n=87)。

1.2 研究方法 由研究者及研究小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因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绝经状态、乳腺癌家族史,疾病相关因素包括术后是否接受化疗、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脉管瘤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ki67 指数。

1.3 评估方法及标准 入院时为患者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质量=体重(kg)/身高(m)2;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BM83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北京宝灵曼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测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采集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ki67 指数。

1.4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随访结果并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因素,采用COX 回归分析影响TNBC 患者预后的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随访结果 随访3 年,359 例TNBC 患者中死亡56 例,3 年生存率84.40%(303/359),总生存期均值为21.29 个月。复发者12 例、转移者19 例,无病生存期均值为18.70 个月。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因素对比 预后良好组较预后不良组年龄>35 岁者、接受术后化疗者、浸润性肿瘤者、肿瘤最大径≤5cm 者、肿瘤Ⅰ~Ⅱ期者比例高(P<0.05),体质量≥30kg/m2者、腋窝淋巴结阳性者、脉管瘤栓阳性者比例低(P<0.05),预后良好组NLR、ki67 指数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因素对比

2.3 影响TNBC 预后的COX 回归分析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TNBC 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术后未接受化疗、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状况、脉管瘤栓、NLR、ki67 指数均是影响TNBC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TNBC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TNBC 患者ER、PR、HER2 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相比于其他乐行乳腺癌缺陷有效的治疗靶点以及判断预后指标,因此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5]。近年来,有研究表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可保留乳房,并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似的生存预后[6]。但TNBC 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易局部复发、疾病进展快、复发转移风险高、无病生存率等生物学特性[7]。对TNBC 患者行保乳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故本研究观察改良根治术对TNBC 患者的效果,并分析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 年,359 例TNBC 患者术后死亡56 例、复发12 例、转移19 例,无病生存272例。术后3 年总生存率84.40%,无病生存率为75.77%,谈震东等[8]学者的研究结论相近。有研究显示,早期TNBC 改良根治术后接受放疗者3 年无病生存率为81.3%[3],略高于本研究数据,考虑与此研究中纳入的患者均为T1~2 期,因此预后状况更佳。该研究还表示,改良根治术后未接受放疗者3 年无病生存率仅为66.7%,明显低于本研究数据,考虑与本研究中术后接受化疗者占比较大有关。因此,改良根治术是治疗TNBC 的有效方法,且术后合并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有利于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可发现,患者总生存曲线在20 个月附近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表示TNBC 行改良根治术20 个月后是患者死亡高峰期。观察无病生存曲线可发现,患者无病生存曲线在10 个月附近即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表示术后10 个月患者复发、转移率显著增高。

在TNBC 预后的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数据显示,年龄是各因素中唯一的预后保护因素,>35 岁的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约是≤35 岁TNBC 患者的0.162 倍。在其他类型乳腺癌中,青年乳腺癌相较于中老年乳腺癌发现时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较多、侵袭性更强,预后较差[9],TNBC 与其他类型乳腺癌出现一致倾向。本研究还发现,术后未接受化疗、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状况、脉管瘤栓、NLR、ki67 指数是影响TNBC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术后未接受化疗者较接受化疗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增高约6.625 倍,严重影响手术预后和患者生存率。术后化疗可杀死患者体内残留及游离癌细胞,降低游离癌细胞导致的复发转移。化疗虽伴有各种副作用,但多数副作用可逆,因此术后化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已对蒽环类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达成共识,但已有研究表示卡培他滨能够改善TNBC 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且无论激素受体状态如何,患者均能够从卡培他滨治疗中获益[10]。故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中,359 例中有231 例浸润性导管癌,占比达50%以上。浸润性导管癌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转移率高等特点[11],本研究数据也显示,浸润性导管癌较其他类型不良预后风险增加4.137 倍。本研究中另两个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与脉管瘤栓增加不良预后风险的机制,也与致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高有关。人体多数实体肿瘤早期主要通过淋巴管进行扩散和转移,癌栓是癌细胞在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引起血液或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异常凝血、血栓形成等,进而产生多种病理生理改变[12]。因此,存在癌栓及腋窝淋巴结阳性者,癌细胞更易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转移,形成多发癌灶,术后致复发和转移。

NLR 是评价全身免疫系统状态的指标,目前已有研究将其应用在评价肝癌、胃癌、卵巢癌等疾病预后中,效能良好[13]。本研究结果显示,NLR 水平是影响TNBC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蒋丽等[14]学者的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中NLR 临界值为5.455×109/L,比刘晓丹等[15]中报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界值略低,考虑与TNBC 预后差、恶性程度高有关。但两研究均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选择可能导致结果出现一定偏倚,因此需要更多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以明确TNBC 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的NLC 临界值。Ki67 抗原是一类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示ki67 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等有关联[16,17]。本研究中较高ki67 指数患者较低水平者,出现不良预后风险增加约1.021 倍,可能与ki67 高表达提示肿瘤分化程度低、转移风险高有关。本研究中ki67 指数临界值为53.945%,较赵冰等[5]学者的研究结果更低。由果溯因,对比两研究样本,考虑与本研究中肿瘤Ⅲ期患者占比更高有关。

综上所述,改良根治术治疗TNBC 效果良好,术后3 年无病生存率为75.77%,术后接受化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TNBC 患者年龄、术后未接受化疗、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状况、脉管瘤栓、NLR、ki67 指数各因素均与其预后有关。

猜你喜欢
脉管根治术生存率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ⅠB~ⅡA期宫颈癌发生脉管癌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