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对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2-01-12 08:32为,权婷,孙
关键词:二聚体呼吸衰竭病情

何 为,权 婷,孙 飞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元 628000)

调查显示,全球中老年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率高达8.2~11.5%[1-2]。受各种因素诱发,患者COPD 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相比稳定期呼吸困难明显,二氧化碳潴留,部分患者甚至进展为Ⅱ型呼吸衰竭[3-4]。在AECOPD 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炎症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凝血功能异常起到重要作用,相关标志物对评估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病情进展和预测预后有着一定价值[5]。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志物[6-7]。D-二聚体是检测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增高表示机体存在高凝状态,间接反映病情的危重程度[8]。鉴于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严重、预后不佳,寻找到可有效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实验室指标,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的角度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3 例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 例,女33 例,年龄51~83 岁,平均年龄(67.39±5.46)岁;COPD 病程7~23 年,平均病程(14.08±3.24)年;既往史:吸烟史63 例,高血压史29例,糖尿病史17 例,高脂血症史15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 的诊断标准[9],经肺功能检查FEVl/FVC<70%,确诊不可逆气流受限;②患者为COPD 急性加重期,短期内气促加重,痰量增加或痰变脓性;③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0],PaO2<60 mmHg 且PaCO2>50 mmHg;④遵医嘱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血液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②肺部恶性肿瘤,气胸或胸腔积液等胸膜病变,急性脑膜炎、脑外伤等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的呼吸衰竭;③痴呆、精神障碍患者。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50 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0~75 岁,平均年龄(67.55±5.12)岁;既往无心、肺、脑、肾、肝、血液疾病,无全身或局部感染。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预后评估及分组 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65 例和预后不良组28 例。预后判断标准[11]:预后良好:治疗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改善,无需机械通气,COPD 急性加重期过渡到稳定期,血气分析恢复正常,PaO2恢复至60~90 mmHg,PaCO2恢复至35~45 mmHg,pH 恢复至7.35~7.45,无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肺功能检查FEV1 ≥80%预计值。预后不良:治疗后患者仍恢复不佳,症状加重,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继发肺心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选取50 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

1.3 方法 (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空腹外周静脉采血5 mL 送检,健康体检者在体检时清晨空腹采血,使用迈瑞BS-800M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血清sTREM-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TREM-1 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PCT: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PCT 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血清D-二聚体: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述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2)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患者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Ⅱ(APACHE Ⅱ)进行评分。(3)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气分析(丹麦雷度ABL80 血气分析仪,购自丹麦雷度米特公司),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观察指标 (1)比较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健康对照组三组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绘制ROC 曲线,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2)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3)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PaO2、PaCO2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计量资料以mean±SD 描述,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配对t 检验、方差分析、LSD 两两比较、Pearson 相关性分析、ROC 曲线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三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可知,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比较

2.2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及PaO2、PaCO2比较 治疗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PaO2和PaCO2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A P A C H E Ⅱ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PaO2高于治疗前(P<0.05),PaCO2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aO2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aCO2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及PaO2、PaCO2比较

2.3 血清s T R E M-1、P C T、D- 二聚体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PaO2、PaCO2的相关性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治疗前、后的PaO2均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后的PaCO2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与APACHEⅡ评分及PaO2、PaCO2的相关性分析(r)

2.4 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以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预测患者不良预后,血清sTREM-1 的截断值为140.33 pg/ml,灵敏度为67.90%,特异度为73.80%(AUC=0.712,95%CI=0.590-0.834)。血清PCT 的截断值为4.73 ng/ml,灵敏度为64.30%,特异度为64.60%(AUC=0.668,95%CI=0.554-0.781)。血清D-二聚体的截断值为1.63 mg/L,灵敏度为67.90%,特异度为81.50%(AUC=0.741,95%CI=0.613-0.869)。当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140.33 pg/mL 时,血清PCT 水平高于4.73 ng/mL 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1.63 mg/L 时,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显著增加。见表4、ROC曲线见图1。

图1 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表4 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COPD 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加重[12-13]。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纤毛变短、黏连,杯状细胞和黏液细胞增生,多种炎症细胞浸润,气道腔炎性渗出,大量黏液潴留支气管。病情继续发展,炎症向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扩散,黏膜下肌层平滑肌断裂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支气管结构重塑,进而导致肺实质与肺泡壁破坏,发展为呼吸衰竭[14-15]。气道炎症是COPD 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多种炎症细胞、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16-17]。

血清sTREM-1 是新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表示,血清sTREM-1可灵敏的反映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血清sTREM-1 水平上升代表着机体炎症加重[18]。近年来血清sTREM-1 诊断败血症、脓毒血症、细菌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价值逐渐凸显,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9-20]。本研究探讨血清sTREM-1 与预后的关联性,分析其对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sTREM-1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PACHEⅡ评分及PaO2、PaCO2直接反映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血清sTREM-1 水平与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及PaCO2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说明血清sTREM-1 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这与Proboszcz等[21]、杨宪花等[22]研究报道相符。周毅等[23]研究也发现,血清sTREM-1 可作为AECOPD 的生物标志物,与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判断患者预后及再次急性发作的有效指标。本研究发现,血清sTREM-1 的截断值为140.33 pg/mL,灵敏度为67.90%,特异度为73.80%,可以说明血清sTREM-1评估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PCT 是甲状腺和肺脏分泌的降钙素前体,当机体处于全身性感染时,PCT 水平显著上升,而在健康人和病毒感染中处于正常水平[24-25]。Schuetz 等[26]研究表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PCT 水平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抗感染治疗后12 h PCT 水平开始下降,说明感染受到控制;若治疗后PCT 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感染控制不佳。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PCT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PCT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PCT 水平与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及PaCO2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说明血清PCT 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本研究评估其诊断价值:血清PCT的截断值为4.73 ng/mL,灵敏度为64.30%,特异度为64.60%。丁勇等[27]研究探讨PCT 对AECOPD 的诊断价值,发现PCT 诊断AECOPD 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2%和84.44%。上述可以说明,血清PCT 可作为AECOPD 病情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D-二聚体是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重要临床指标,反映机体高凝状态,在全身炎症反应中也可观察到D-二聚体水平升高[28]。凝血系统异常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之一,多种炎症介质激活凝血系统,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Liu 等[29]研究表示,D-二聚体水平可以评价AECOPD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预测患者预后。本研究发现,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及PaCO2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说明血清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这与王道峰等[30]研究报道相符,也有研究指出D-二聚体可作为COP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评估患者预后[31]。本研究发现,血清D-二聚体的截断值为1.63 mg/L,灵敏度为67.90%,特异度为81.50%,可作为AECOPD 病情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一定关联,对患者预后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动态监测血清sTREM-1、PCT、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可为临床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转归评估提供参考。当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140.33 pg/mL 时,血清PCT 水平高于4.73 ng/mL 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1.63 mg/L 时,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显著增加,提示临床应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二聚体呼吸衰竭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