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分析

2022-01-15 20:50钟琳文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婺源县乡村旅游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现代人不断的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冷冰冰的城市寻找着归属,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乡村旅游市场开始被重视并喷薄发展,乡村旅游由来已久,从二战后就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成熟模式,以婺源为例除了绿色生态的环境,还有独具特色的南方宗族文化。

关键词:乡村旅游  婺源县  宗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乡村旅游

1.1乡村旅游的来历

乡村旅游的概念最早是从国外传到中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人们普遍认为乡村旅游发展最迅速的是在二战以后,这也是旅游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因为城市化的提高城市污染开始加重,人们越发的向往绿色的生态和乡土气息,所以城市居民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将乡村作为度假地,乡村旅游就此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相比较于一些国外过节起步要更晚,最早是在八十年代乡村旅游才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乡村旅游的活动或者说是行为却是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产生了,最早有历史记录的乡村活动是在商周时期,这里的乡村活动大多都是帝王乡村田猎即在乡村田野狩猎,并且在商代后期帝王开始人为创造一种乡村环境,这便是“囿”而为田猎建造的“囿”也就成了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个产品。魏晋以后随着文人士大夫的自我意识觉醒,为了逃离当时的战乱环境他们开始涌入山水田园,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也是在此刻开始浮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描绘了田园风采。

1.2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从乡村旅游的特特征来分析和制定方案,乡村旅游的特征可以分为市场、管理、政策、运营、产品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市场即客源市场乡村旅游目的地是否对旅游消费者具有吸引力,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相比于城市中压抑、环境、空气质量等心理负面状态,乡村旅游目的地所具有惬意、开放的环境、空气清新都对旅游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从管理分析乡村旅游不同于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的管理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景区管理的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是对乡村的居住者的管理,既要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利益还不能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若发展超过当地的承载能力,可能会造成文化破坏、人员拥挤、环境破坏等问题。所以问题在于如何和当地社区合作尤其是在规划和发展以及管理方面。而且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承载能力”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尤为重要。如果忽视这个条件突破了社区的“承载能力”阙值,就会造成各方的敌对情绪,尤其是当地社区对旅游者的敌对。还有就是对乡村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需要做的就是科学规划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垃圾分类并建立奖惩制度;制定景区环境公约并进行环保宣传;扩大环卫队伍的同时增加社会参与。从政策分析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帮助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可以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对乡村进行改造,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的经济。为首先要的就是提高知名度,摆脱传统营销模式的束缚,传统的营销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现在的社会,旅游企业必须掌握现代营销方式,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的短视频平台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旅游地宣传。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分析运营,全面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此外就是打造品牌,乡村旅游若想实现发展持续化,必须打造一个独有的品牌。乡村的旅游产品必须根据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当地的地域特征,设计出一套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和旅游地紧密联系起来。旅游目的地应该用符合当地社区的民俗文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旅游动机的消费者推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一个强大的独具风格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2婺源的乡俗文化

2.1婺源县乡村旅游的简介

婺源县隶属于江西省,通过极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被评为“最美乡村”。婺源县景区分三个景区:大望山卧龙谷、江湾、鸳鸯湖。婺源作为中国乡村旅游一个典型代表,他的发展为其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婺源的全域旅游贯穿始终,在发展度假休闲旅游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婺源“旅游+”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婺源模式”其中得益于紧贴“绿色旅游”的概念;发展创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这一理念,进一步推进婺源旅游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多元化投入。婺源作为一个乡村旅游的良好模板给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经验。

2.2婺源县的图腾宗族文化

婺源作为南方典型小镇的形象所具备的文化也是典型的南方文化,虽然婺源的绝大多数建筑都带有徽派建筑的风格,但是人文方面都是很典型的南方文化,婺源继承了南方大多数乡村的图腾宗族文化,南方的鄉村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逢年过节都会进行祭祖活动,并且南方的乡村都还保存着自己所属的宗族祠堂,南方是保存宗族祠堂最多的地区,所以南方乡村典型的人文就是自己的宗族思想,还有就是乡村内部对祖先的敬畏会在祠堂内悬挂祖宗画像用于祭祀等用途。婺源地区宗族文化发达,这一地区明清至民国的宗祠众多,有些年久失修已经消失了,但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宗祠、影堂基本按照古时候的结构布局布置的。不同古时的就是以前非血亲不能进,现在已经废除了这个规矩。所以这个是婺源独有的特点围绕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强化婺源乡村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影响和吸引力。

结论:乡村旅游是整个旅游产业的其中一支分支,乡村旅游与传统的旅游产业一样都是通过开发自身的旅游资源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所以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用于其他的旅游产业的经验都适用于乡村旅游,不同的是乡村旅游对于旅游者吸引力不同,或者说是驱使着旅游者前往乡村旅游的动机不同,民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的动机,“宗族文化”就是南方乡村的独有民俗文化。当然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干福光,刘峰.乡村旅游概论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6

[2]曹晓月.乡村旅游环境卫生问题及治理对策探析——以贵安新区车田景区为例[J].轻工科技,2021,37(06):95-96.

[3]卢睿.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业:1-9[2021-06-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061.S.20210608.0909.002.html.

[4]朱琪琪,李妍.婺源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04):55-56+39.

[5]张杨格.宗族图像叙事与乡村文化共同体构建——以江西婺源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3):238-244.

作者简介:钟琳文(1999-),男,汉,江西,本科,湖北师范大学,乡村旅游,

猜你喜欢
婺源县乡村旅游
近10a婺源县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分析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江西省婺源县旅游业功能区与农业功能区空间布局构建与管理
宗教仪式、地域社会、历史脉络——婺源县玉坦村2009年11月仙水老爷醮考察报告
明清以来婺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