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空间 品味传承

2022-01-15 22:13毛雅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粉墨脸谱教室

毛雅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介绍]

“粉墨春秋脸上描,风雷电闪绮纹飙。”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脸谱教室集教学、创作、展示、参观为一身,是学校师生进行课外拓展、开展特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实际应用教学中,学校教学团队自主开发了《脸谱》、《葫芦穿花衣》等课程。借助课程实施、场地实操开拓了一个更利于学生接触脸谱、感受脸谱、绘制脸谱、创意脸谱的学习空间。

[建设背景]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文《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建设学科功能教室,建设复合型综合教学环境,积极推进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基于以上主导思想的引领,“粉墨空间”脸谱教室着手筹建,对美术功能教室进行了改建,配备了基础设施和网络设配,让脸谱学科教室从教学环境上有助于宣扬脸谱艺术、从教学功能上有利于传承脸谱文化。

[实践举措]

一、空间改造,让教室充满“脸谱味”。

“粉墨空间”脸谱教室是为学生进行脸谱艺术传承而量身打造的,这样独特的教学空间,其环境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室文化中下功夫,让环境育人,提升学生参与脸谱创作的兴趣,让教室充满“脸谱味”是必不可少的。

1.氛围渲染,处处有脸谱。

教室是一个三维空间,顶部天花板、周围墙体等安排得当,均可以作为脸谱文化渲染的载体。在“粉墨空间”脸谱教室里,天花板一侧悬挂着脸谱主题的布面绘画,另一侧错落有致展示脸谱元素的葫芦和雨伞;教室展示柜上不仅有工艺脸谱作品,还有绘着脸谱的酒坛、葫芦、瓦片和螃蟹壳;教室壁面上则固定着脸谱T恤、脸谱纸盘、脸谱马勺和各色脸谱绘画作品。利用教室里的各个空间进行巧妙展示,让学科教室荡漾着浓浓的脸谱韵味,这是“粉墨空间”的一大特色。

2.专题展示,个个是范作。

在脸谱教室中,专门设置一个成品展示台,将师生的优秀作品在展台上进行展示,不让优秀的作品束之高阁,让它们跟随着学生的体验和尝试,为学生展现一种成功的示范,增长他们的认知高度,激發他们的探究热情,这是学科教室优于普通教室的特点之一。

二、课程支撑,让教室充满“学习味”。

秋瑾小学的《脸谱》课程是绍兴市精品课程,《葫芦穿花衣》课程是柯桥区精品课程,学校不仅将两个课程作为学生选课的必备课程之一,还为两个课程编写和刊印了教材。依托这两个课程的实施和开展,“粉墨空间”脸谱教室大放异彩。

1.模块化教学,人人能参与。

脸谱教室的授课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能赏析”、“会评述”、“试临摹”、“学创意”4个模块任务完成自主式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阶梯上升进行脸谱艺术的传承。同时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以提升“文化理解”、提高“创意实践”为目标的新型育人课堂。

2.高品质课程,人人喜参与。

“粉墨空间”脸谱教室应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反馈,吸收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角度出发,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不间断地修改和完善。让教材更易于理解,让教学更具有趣味,努力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新型优质学生。

三、网络融合,让教室充满“现代味”。

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的大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优秀的学科教室标准必定是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深度融合,安装互动课堂,配备学生平板学习端,实时互动、交互流畅,智能化的教学技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多元服务,“粉墨空间”脸谱教室充盈着“现代信息味”。

以《脸谱的认识》课例分析“粉墨空间”脸谱教室中的网络融合:

1.“文件传输”,让探究变得高效便捷。

建立在教师导向下的自主探究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脸谱的认识》一课中,欣赏了变脸表演之后,学生兴致正浓,教师提问:“对于脸谱,你知道多少?”学生一知半解。此时,利用互动课堂“文件传输”功能向学生推送4个“脸谱学习礼包”。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礼包”进行学习探究,大家兴致勃勃。

将原本耗时费力的学习环节,短短几秒钟就推送完毕,既避免了学生无方向性学习,又能抛出学习任务,助长学习热情,事半功倍。

2.“圈点勾画”,让表述变得清晰明了。

简洁明了的表述是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学中,因为认知的差异,教师的语言表述会存在学生不能快速领悟的现象,这时候“圈点勾画”这一功能便能发挥重要作用。

3.“弹幕评论”,让感受变得入情入境。

课堂中,我们总追求让每一位学生的体验感受真实呈现。而现实中,因为时间的局限、授课效率的考虑,我们只能代表性地感受个别学生的课堂理解,而“弹幕评论”就突破了这种狭隘。

4.“作品对比”,让教学变得多元丰富。

脸谱学习中,将学生的脸谱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以往,这种教学手段之存在于3—5人的小规模授课中,但是,“粉墨空间”脸谱教室网络化之后,大班额授课,也能使用同样效果的教学手段。

[实践成效]

习总书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被称之为“国粹艺术”的脸谱文化更值得学生去钻研和弘扬。在脸谱教室,学生对脸谱这种优秀传统艺术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感受着脸谱艺术的神秘,想象着每一张脸谱背后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际遇,感叹着神舟大地五千年艺术精粹的辉煌。在这里,学生对脸谱临摹孜孜不倦地尝试着,他们绘制一个又一个脸谱,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黑脸的张飞……每一个都熟记于心、信手拈来。通过学习,学生对脸谱创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餐桌上的螃蟹壳、田地里的老葫芦……都成了学生手中创作脸谱的载体。

“粉墨空间”脸谱教室的打造和应用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展现了传统脸谱艺术的博大精深,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和智能,凸显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学生在脸谱教室的活动是丰富多彩。感受优秀脸谱艺术的美好,萌发探究的兴趣,在传承弘扬的同时加入新时代元素,让传统艺术展现全新的魅力,这是“粉墨空间”脸谱教室创建的目的。

猜你喜欢
粉墨脸谱教室
“313”教室
脚下掘进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帖脸谱
浓墨重彩
做个脸谱迎『六一』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灶王爷的“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