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01-15 22:43廖秋霞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班主任

廖秋霞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把学生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寒窗苦读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人的心灵。”这实际上道出了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班主任的角度,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对应方向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现代社会需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其中,身体的健康是外在的,而心理的健康则是隐藏在身体的内部,它是指人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和活动过程中所处于的一种正常状态,一般表现为较为完好的性格、正常的智力、正确的认知、恰当的行为、合理的意志、良好的适应状态等。从学校角度来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也涵盖着心理健康这部分内容。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从教育的体系化、整体化角度来看,国家本身就在重视德育教育,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德育教育就成为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延伸到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其中奠基阶段主要在小学阶段,但是德育教育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德育与“育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而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在家时间较长的特点,需要在进行“育心”教育中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新时期的教育特别强调要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其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对其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学习方面

学习动力不足。因为年龄的原因以及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应付,且就是功利化地关注考试成绩,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缺乏规划性且消极被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习惯不良,表现为一些学生不会听课,上课随意,管不住自己,边玩边写作业,学习存在严重的应付心理。

(二)情绪方面

焦虑或者抑郁。经常表现出情绪的悲观和颓废,缺乏努力的目标,甚至表现出食欲不振和厌食现象;针对学习生活中的小问题过于焦虑,如考前的紧张,出现严重的慌乱,进而发挥失常。脾气冲动,甚至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困难就大哭大闹,甚至表现出一定的伤害性。

(三)行为方面

多动管不住自己。这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上课还是集体活动中都难以自控,很难安静下来,甚至会影响整个班级秩序。其次就是厌学问题,特别是进入小学高年级段后,因为学业的日益繁重,一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厌学问题,不愿意来学校或者以各种理由逃避上学。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一)培养自立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素养。自主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通过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其能够逐渐学会有效应对复杂环境,学会自我管理,这对其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培养交往能力

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时刻存在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交往能力较弱,这就会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进入小学阶段的集体生活后很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分享,逐步提升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培养诚信品格

英国作家德莱塞曾经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所以诚信被称为是做人的根本。学会诚信,学生才能够减少虚荣心,远离功利的思想,正确面对自己。当然,这需要家长全面看待学生,特别是进入小学阶段后一定要客观的看待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恰当地评价学生,给学生爱但不是溺爱;当学生需要鼓励时,不要伤害学生。一个学生的成长更需要阳光的照射,需要理解和帮助。

四、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要抓好每周的班会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在不同年级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进而确定系列式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班会。如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开展学法交流班会,通过优秀学生的分享,让学生去影响学生;可以开展励志教育班会,如“宝剑锋从磨砺出”,从科学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引导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比单一的说教更有效。如通过“两人三足”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来引导学生深化对健康心理的认识;通过短剧“美丽的心事”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尝试成为全班同学的朋友。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语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教师在小学阶段给学生种下健康的种子,学生才有机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重视且落实到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成全,卢红艳.创造良好成长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20(7).

[2]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20(6).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心理健康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