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2-01-15 22:43杨怡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地区

摘要:“00后”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群体兼时代性和民族性为一体,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准确把握他们在明确价值追求、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处世处事和人生理想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规律,明确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才能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了时代发展的迫切任务和战略要求。加强对新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大课题。

一、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特征规律

对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性进行准确把握是对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前提。综合来看,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征表现为:

其一,价值追求呈现个性化和务实化,但价值选择具有迷茫性,价值判断具有摇摆性。新青年大学生群体主要是出生于世纪之交的“千禧代”,即通常讲的“00后”。普遍来讲,这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因此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较少关注和追求物质,而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更看重个人的付出和动力,而且看重回报和收益,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思想。但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和一直囿于校园学习生活,“三观”尚未定型,加之父母对他们学习生活和人生规划的过度参与,导致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在价值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迷茫,在价值判断方面存在一定的摇摆,对外界的依赖较大。

其二,学习方式呈现自主化和多样化,但网络依赖性突出和兴趣爱好取向明显。“00后”成长起来的新青年大学生,从小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条件较为优越,且父母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他们具有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调独立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抛弃了过去的“棍棒教育”,更加注重示范教育、陪伴教育和情感教育,所以“00后”对学习有一种天然的遵从感,自主学习意愿强烈。新世纪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也促使“00后”在學习方式的变迁。一方面,中国基础教育在21世纪后更强调“补充性教育”、“延伸性学习”,除了自我学习、家庭辅导外,还有各类培训机构开办的校外教育、兴趣班,使得他们在各种学习方式下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新青年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碎片化的网络知识成为他们认识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民族地区新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新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既要结合学校实际,又要依据学生特点,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完善“三全育人”机制,着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民族地区要抓住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契机,完善机制,以“培养什么人”为首要问题和出发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让他们用智慧和能力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前沿,是主要阵地,建强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主阵地,发挥好这个主阵地作用,是搞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目前,全国实施省级、国家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将马克思主义学院纳入中央推进理论创新“四大平台”等,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学生的培养等都有系统设计。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做好“三全育人”机制设计基础上,更要发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抓住重点马克思主义建设契机,创新学生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深化方法、内容、载体的改革创新,突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00后”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其思想正处于理想认识塑造阶段,“三观”尚未定型,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全面系统地把握问题的内在核心。所以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和依据,灵活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在追求个体价值时,把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结合起来,实现有机融合;引导他们把个人奋斗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在当前的不断完善的教育条件下,特别是网络知识信息的传递的及时性和丰富性,使得他们本身具备了较为丰富且最新的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讲清楚、讲透彻各种社会思潮的现象与本质,要注重抓住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需求,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判社会、文化和职业的发展走向,秉持开放办学、开放育人的理念,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融入最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新成果,主导他们的价值选择,让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充满时代气息,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前瞻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的学术思维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最后,“00后”大学生虽然具有深刻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意识,但他们的思想境界、意识修为、进取精神、目标追求等还不足以支撑他们作为担当中国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充分借助网络载体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精选典型案例,做到事理交融,用新技术、新应用、新载体、新内容等不断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强化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09.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 钟歆、肖清滔.互联网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7(7)。

[4] 樊稳.挑战与回应: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路径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7(4)。

[5]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

作者简介:杨怡(1994—  )女,云南大理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编号:2020Y0512)“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地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