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研究

2022-01-15 22:43郑秀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郑秀清

摘要: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要求,它是对学生良好品性和关键技能的一次综合评价。减负一直以来都是素质教育的热点话题,其有效开展将直接关乎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在课堂减负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合作,共同努力,及时发现并缓解学生的压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文章就“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历程之中,不乏有学生在低年龄阶段,承担极其高的教育教学负重的情况,不仅是学习作业任务上的繁重,也是生理负重上的沉重。小小的肩膀,大大的书包,即使是在陌生人的眼中也同样令人心酸心疼。为达到令学生减轻负担的同时又能够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深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现今的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为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不再承受过多的学习重压,在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不减。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有效的“双减”政策改革更是初见成效。

一、充分把握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算很高,要想让学生进行长久的、高度的精神集中是十分的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教师一定要将一堂完整课程的四十分钟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让学生接收到最为有效的学习以及知识教授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对于课堂节奏进行有效把握,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让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接受到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整合,并对于课堂的教学步骤进行一定的预设计。以学生熟悉的身高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并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上教学。对小数含义理解上安排两个环节,借助开红包引入“元”再到“米”为单位的情景来理解。以及后面的巩固练习,环环相扣,逐步渗透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转换。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生活中不止有一位小数,还有两位小数甚至三位小数。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及时肯定,根据综合情况和学习迁移,点拨引导。这样教学节奏的一个预先把控,使得教学能够有一个尽量完整的提前设计,而后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再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正,使教学更加地贴合实际,适合学生的学习节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营造愉悦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专注度

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学习压力,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学习任务以及课业上的繁重,而是源自于教师以及周边人所带来的不同的压力,这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进行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还要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之下,进行知识的吸收,这就让学生难以拥有一个轻松的学习历程,并且在高压的环境之下,学生难以进行精神上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不断的进行分散,最后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到大部分的知识不说,甚至还会因为过于大的精神压力,而对于知识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最后导致学生的厌学状态等等。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对于教学状态以及气氛进行合适调整。例如,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中,开始设计了男女生PK赛猜球的颜色,先让双方观察前两个球的颜色猜后面的颜色,一方猜的是有规律的球,而另一方的颜色是随机的,在PK中学生对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为下面的学习做下铺垫。

三、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设置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质量。传统教学观念不能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忽视学生的课堂努力,对新的教学方法认识不佳,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甚微。这不仅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重压,更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堂教学。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的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更加专业性的指导。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例如,在几乎每册教材都有地认识图形和观察物体单元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便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总结该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并试着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身边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有着该形状特征的物体。总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避免杜绝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高效地接收到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减轻学习或心理压力的目的。这样通过反思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课堂因此被注入了生命活力。学生在这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全面发展,获得了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

四、调整作业布置,加强各向沟通

学生的学习场所在课堂上,更在课堂以外。课堂外学生的作业训练、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深远。但在现实中,教师的作业布置存在题量过多、难易失衡的问题,家长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盲目跟风、缺乏沟通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另外,高质量的家庭与学校间、家长与学生间、学校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有益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能在家、校、生三方面得到良性的流动反馈,从而为学生制定高效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常注重作业练习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对于比例和比例尺的學习,学生收获了对比例的认识和利用比例尺阅读图纸的能力,笔者便向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任务,内容为实地考察并测量学校或小区规划,再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校园或社区平面图。一份平面图的生成,包含了学生课下的从路线的规划,到数据的测量、记录、整理,再到计算绘图的综合实践过程。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进行了巩固,还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锻炼的宝贵机会。同时,还对此任务的课外活动环节向家长进行了告知,提醒家长不用对此单元的内容进行大量的书面无用作业练习,鼓励家长与孩子走出家门一起行动,进行一次亲子学习的体验,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验,又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智慧经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之中,身为一线的教师,立足学生,将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使得教育改革不会在教学过程之中成为一纸空文,而是真正切实地成为学生减轻学习负重,心理压力,提高课堂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与政策。

参考文献

[1]林秀云.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21,68(31):5-6.

[2]汪芳芳.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2021(28):209-209.

[3]王雪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读书文摘(中),2021(2):137-137.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