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2-01-15 22:53郑煊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融入途径趣味教学小学体育

郑煊亮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活动教学法,不断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从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出发,通过讲故事、游戏化以及情境教学等方式,为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趣味体育”的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强“趣味教学”理念的融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加强相关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将“趣味体育”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融入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低。对于小學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够有效吸引其参与热情的无疑需要充足的兴趣,只有契合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满足其兴趣需要的体育教学,才能受到他们的欢迎,才能更好地落实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才真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刻板,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不同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所应用的课程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但是,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很多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具体的课程教学流程就是先让学生围着操场跑上个两三圈作为热身活动,接下来以示范教学的方式来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技巧,最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但是会导致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热情不高,将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单一地向学生讲解各种体育运动技巧,不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比如,教师在篮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技巧,然后让学生不断地重复这些运动技巧,只是为了让学生牢牢地掌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只能单一地接受体育运动技巧和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地领悟体育的精神内涵。

二、小学体育中融入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认知程度,促进课堂活动展开

对小学体育而言,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必修科目的同时也是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重难点,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时,教师首先应加强对该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通过深刻的了解把握趣味教学法的实施要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开展教学。因此,学校必须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从而使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讲座与培训活动加深对趣味教学法的认知程度,并且有效地应用该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余也应不断钻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相结合,以趣味教学法作为关键教学方法制订对应的教学计划,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合理设计游戏,营造趣味体育课堂

通过相关调查可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即使学生是在室外通过各项游戏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游戏活动大多较为枯燥乏味。因此,部分小学生将体育课视为体活课,认为在完成少量的热身运动后就可以自由活动。长此以往,这会使学生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体育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开展各项体育训练活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为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在各个环节融入趣味性教学,从而使课堂的趣味性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之中,增加师生互动,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展示体育活动的训练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密室逃脱的主题田径训练活动时,可以在上课前设置逃脱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包括:完成100米短跑、跳绳、接力折返跑等。在上课后,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角色进行分组,分别为逃脱者与抓捕者,两组学生需要完成各项任务进行比拼,哪组学生先完成所有任务即为成功。为了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体育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三)、创设教学情境,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尚未成熟,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缺乏生活体验与社会经验,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趣味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一些常见的体育器材,创设适合教学的情境,例如生活情境或者社会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超市作为情境,将打折促销作为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在情境中购买体育器材或体育用品。在创设这一情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将体育器材或者用品中的球类放置在学校的不同位置,让学生分组或者自己去寻找。在有限的时间内,哪位学生找到最小的球则可获得本次打折促销比赛的胜利。这种将体育活动融入情境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有动力参与到活动之中,并且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可度。

结语: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结合本堂课的具体内容,并以实际学情为基础,选择恰当的趣味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嘉奖,从而发挥趣味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锻炼,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与学科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向文.趣味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10.

[2]刘丹涛.论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17):127.

猜你喜欢
融入途径趣味教学小学体育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入情感教育
在问题中追求真知,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