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22-01-15 22:53来索子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来索子沙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思考能力也面临着较高的要求,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才能却准确解决问题。基于此,笔者对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当前问题,明确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以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教学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数学学科本身的优势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思考,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1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现阶段,小学数学改革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深入分析发现,传统思维和模式对教师有着很大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硬性教学的方法,而却很少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基本的课堂教学质量都无法保障,学生更是无法主动去思考和探究,再加上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实践,从而也就对学生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逻辑思维很难形成。

1.2定式思维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就当前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情况来看,其对于问题的理解是比较固定的,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种定式思维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考,而且,在长期的影响下,学生也已经接受了这种错误的解题方法,一时间很难实现有效的转变,学生思维发展就会进入一个僵化的阶段,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很难得到有效培养,甚至还会出现思维扭曲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发展[1]。

2培养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数学探究中,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数学问题,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明确解题思路,最终解决数学问题。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相关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以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准确答题,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

2.2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在多样化的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问题,其对数学的兴趣也浓厚,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培养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就可以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在自己的思维认知下将问题简化,更加简单的呈现出来,这样,自然学生也就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2]。

2.3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化的思维意识

在以往很长一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解答的正确率,所以,教学中学生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此时,对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有利于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帮助学生渐渐地形成一种现代化的思维观念,更好的发现自己在学习数学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有效的解决;而且,动态和数学问题也能充分结合起来,以动态化的形式展现问题,剖析问题本质,在对问题进行简单化后,学生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有效解决问题,实现现代化思维的进一步强化。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对策

3.1转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鉴于当前一部分教师采取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起来,结合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探索问题,从而找到最终答案。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得到一定锻炼,并且也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3.2创设学生为主的民主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和乏味的氛围对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不仅不能独立思考,基本学习效率都很难保证。鉴于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学生为主的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思考数学问题。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不仅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养的发展。

3.3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作为学生基础理解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还缺乏清晰的认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差。为了解决学生数学理解不充分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以直观的生活现象解释数学知识,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更好了解数学知识中的内涵[3]。譬如,在進行“平行与相交”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平行和相交的图片,如人行横道线、练习本上的边缘线、学习里的跑道线等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们都能发现图片上的线是没有交叉的,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知识,让学生知道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相互平行。在教师引导以及对生活现象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这种抽象的知识,并将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

4结束语

从根本上来看,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能力提升的有力前提。所以,教师需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以适合的氛围促使学生参与,更要将生活化的教学重视起来,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让学生有更多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以及未来更好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圳.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 学周刊,2022,(03):83-84.

[2]陈延烁.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分析[J]. 第二课堂(D),2021,(09):59-60.

[3]张美华.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4):115-11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独立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