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围网种植培养大班幼儿的劳动习惯

2022-01-15 23:13黄梦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孩子

黄梦珏

摘要: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对各学段的教师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高质量、高效率地传授受教育者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但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落实劳动教育时,则可以依托围网种植的途径,让孩子们以亲身劳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孩子;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围网种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劳动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形式之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思维意识,还可以树立幼儿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以及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围网种植这一途径主要是指教师“开辟”园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劳动耕作的区域,以实地操作的形式辅助劳动教育,从而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依托围网种植培养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幼儿参加围网种植劳动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级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教师于此时段围绕围网种植开展劳动教育,究其重要性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围网种植劳动能够促进幼儿心灵成长,可以帮助幼儿塑造优秀的个人品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性;其次,围网种植劳动能够增长幼儿对于农作物、田园土壤等元素的认知,让幼儿对各类生活事物形成更为清晰地了解;再者,围网种植劳动可以发展幼儿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适度的锻炼;最后,围网种植劳动能够树立幼儿的生命理念,初步奠定幼儿爱护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观念。

由此可见,幼儿参加围网种植劳动不仅可以得到心智、思想层面的成长,还可以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发育。

二、幼儿在围网种植中养成的劳动习惯

(一)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

“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劳动习惯,也是幼儿必须要具备的劳动素养之一,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这一劳动习惯,教师则可以采取任务布置的方式进行教育。这一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将园中的孩子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分别负责一片围网区域的种植任务,以小组配合的方式进行耕作。这一教育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吃苦耐劳这一习惯的养成,还可以助力孩子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划分小组后,为各个小组分别派发一定数量的作物种子,并教导孩子们具体的种植方法,以及相应的“照料”技巧。而后,再将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孩子们,让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完成种植。在此一环节中,教师还应告知幼儿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要让幼儿自觉形成浇水、拔草、松土的意识,从而帮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

(二)培养勇挑重担的劳动习惯

“勇挑重担”是劳动习惯升华后的表现形式,培养幼儿这一劳动习惯,旨在树立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可以自觉承担应尽的“义务”。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幼儿园教师则可以在围网种植活动中,为各个幼儿分别委派特定的项目任务,让孩子们肩负起“照顾”作物的艰巨任务,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培养幼儿勇挑重担的劳动習惯。

例如,教师完成围网种植小组的划分后,可以再度针对小组的成员进行任务的细致划分,如,某小组种植的作物是“草莓”,这一作物的特性是成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因此,该小组成员的任务可以分为“凯凯负责定时浇水、萌萌负责定时除草、玲玲负责定时松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主竞选的方式进行引导,如“‘草莓种植’小组的孩子们,种植作物是需要进行实时的‘照料’的,每个人都需要负责一项任务,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要主动承担呢?”教师提出问题,该小组的凯凯主动表示:“老师,我负责喂草莓‘喝水’这个任务。”萌萌则表示:“……”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下达项目任务,既能够提升围网种植活动的有效性,还能够让孩子真切了解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进而帮助幼儿养成“勇挑重担”的劳动习惯。

(三)培养脚踏实地的劳动习惯

“脚踏实地”不仅仅只是劳动习惯的组成,也是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了培养幼儿“脚踏实地”的劳动习惯,教师则可以采取“故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导。这一教育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劳动相关的趣味故事作为教育的载体,结合故事中的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此来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例如,孩子们完成围网种植某日的维护后,教师可以为孩子们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并解析故事人物行为的正确与否。“孩子们,故事当中的‘宋国人’他所做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呢?”教师围绕故事提出问题。孩子凯凯举手表示:“老师,作物种植在土里,它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长大’,拔苗不仅无法加速作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导致作物‘死亡’。”教师选用劳动相关的趣味故事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既能够凸显劳动教育所潜藏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幼儿了解到没有“脚踏实地”而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帮助幼儿养成“脚踏实地”的良好观念与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依托围网种植开展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幼儿正确的劳动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幼儿优秀的个人品质。教师针对教育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导与引导,既能够帮助孩子理解劳动、种植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奠定幼儿最初阶段的生活常识基础,进而助力孩子未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潘艺珍.加强幼儿劳动教育 培养良好劳动习惯[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1):108-109.

[2]许冬云.探析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J].家教世界,2020(27):26-27.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园孩子
爱“上”幼儿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