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盛开

2022-01-15 23:13代琼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语文课堂价值观

代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文字类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更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课堂体现的核心素养体现在“语言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运用”、“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审美情趣的鉴赏与创造”、“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四个维度的呈现。

德育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不同的时代,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处于21世纪这个变革的新时代,在全民跨入小康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德育的重要体现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即体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内涵上。

语文与德育的结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语文课堂。教育无痕,文道相依,就能实现育人的最高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如何将德育渗透进语文课堂呢?可做一下探究。

一、把握新教材的整体育人体系,明确教材培养目标。

“没有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手中的语文教材已经“旧貌换新颜”。它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培养上,更具有明确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上更具有指导性、引领性、教化性。只有从整体山把握了它的教育主线,让德育教育和语文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站在统一高度,才能“站得高,望得远”。

二、钻研每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制定每个阶段学生的德育目标。

我们的语文新教材,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阶梯式的分阶段的人文素养培养目标。把德育教育融入这些阶段性的人文目标之中,构建文化育人的阶梯式螺旋形德育培养目标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人文主义培养目标中找到合适的载体,才能让德育培养目标得到有序地彰显。

三、细挖每篇课文的德育培养目标,拓展课文的深度与广度。

语文课堂它姓“语”,常态下的课堂的重点培养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师要把德育与课堂结合,必须细挖每篇课文的德育培養目标,拓展课文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教学《小狗学叫》这篇课文时,完成“预测”这一学科知识目标的同时,便可以从本课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入手,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力求深挖教材文本的德育功能,从一条不会叫的小狗先后向小公鸡、杜鹃学习怎样叫,这两次误入歧途的经历却惹出啼笑皆非的挫折和意外这一故事中,懂得做事不能盲目,要动脑筋思考,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真正的自己。通过预测小狗不同的结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缺陷,乐于好学,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刻苦用功、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以及与伙伴相处之道、懂得感恩等道德品质。指导学生感悟为人处事以及与人相处之道,受到启发,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强者与善者。

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效果怎样?完全掌握在语文老师手中。新教材对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系统性很强;而对于德育教育这一板块,灵动性却很强。主动权在每个语文教师手中。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语文课本处处埋藏着“德育宝库”,处处有惊喜。

四、研究每个班级的学生思想状况,抓住课堂教育契机,因材施教。

德育最忌空洞的说教,最有说服力的是“及时”“即地”地现身说法,它具有“热点效性”,切忌“抄冷饭”。课堂教育契机无处不在,关键在与教师的课堂运用和把控的能力。例如:班级出现校园欺凌现象,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与之相关的故事内容、人物品质分析,在无形中对欺凌者进行教育,及时改错;让被欺凌者受到启发,学会自我保护。即学习了知识,又进行德育培养,一举两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课堂与学生平时的表现建立起一条链接,把课堂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课堂才会引来源头活水。《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足以教会孩子什么教“迎难而上、坚持就是胜利”;《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足以让孩子们懂得爱国必须强国,“台海问题”不可退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不胜枚举。都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才能做到信手拈来,于无声之中“润物”,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土壤,那么德育教育就是花种,语文老师便是播撒花种的园丁,让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盛开,是我们语文老师教书育人的新目标,更是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人才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语文课堂价值观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