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2022-01-15 23:13周云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问题对策

周云鹏

摘要:随着农村家庭对教育文化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在农村中学里,寄宿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寄宿生在得到学校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和谐幸福的家庭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有了家长的陪伴与督促,对学生心理及身体的成长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寄宿生的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后一一解决。

关键词:农村中学 寄宿生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分析农村中学寄宿生现状

在农村中学里,有很大一部分的生源来自寄宿生,他们因家与校距离较远或某些原因,不得不选择寄宿。而由于长时间的在校生活,会缺少家人的关心与陪伴,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容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独立孤僻的性格。还有一些刚刚入校的新生,因为对环境的陌生,心理与身体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会影响学习乃至生活。此外,因为缺少父母的监管,很多寄宿生在成长叛逆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在学校教师的高压之下,还会形成严重的逆反情绪,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

2分析家庭教育在农村中学寄宿生中存在的弊端

2.1正确教育观念的缺失

在农村家庭中,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有限,他们缺少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比如,有部分家长认为寄宿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学校应该担负起教育与管理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也应由学校全权负责。另外,学生回家的时间少,家长与其相处的时间很短,很难进行家庭教育,所以久而久之,家长就会任由孩子“野蛮生长”,无法肩负起家庭教育中的那份责任。

2.2家庭生存现状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有限,贫困学生居多。很多家长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外出打工,家中仅剩“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较低,即便想管教学生也无从下手。而长期在外的家长因为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监督,就直接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开展。

2.3学生心理教育的忽视

在家庭教育中,虽然有一些家长能够认真负责、督促监管,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多是在辅导孩子做教材上的作业,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缺乏心理沟通,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法满足这一时期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学校与家长也缺乏沟通,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方式,在科学理论与正确指导缺失的情况下,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3解决农村寄宿生中家庭教育的策略

3.1重视宣传家庭教育

学校要对寄宿生这一群体加大关注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寄宿生家长引起重视,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加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还可以举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宣讲会,然后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让他们可以接收先进的知识与正确的理念,认识到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教育是学校无法代替的,是孩子成长中坚不可摧的一部分。此外,如果有些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用微信、微博、QQ等交流软件进行沟通,定期交流学生近况,为寄宿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3.2实行家校联合方式

在农村中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应该结合当前教育优势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的高效沟通交流,以“家校联合”的方式,促进寄宿生的健康发展。比如,开办家长学校,开设科学、系统的培训课程。在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因素做好分析后,进行分层设定的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差异化学生进行指导,使培训不流于表面,而是真正的能落实到生活中。也可以与家长们共同讨论家庭教育方面的案例,以此吸取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总结。

3.3合理利用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入,缓解了教学中的很多难题。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合理利用先进技术,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例如,可以利用拍照与视频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生活,将真实现状反馈给家长。在假期中,还可以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展开线上交流,将布置好的作业发送到家长群中,让家长济宁监督,也是在配合教师工作,一旦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变化,教师与家长要及时交流,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3.4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目前,心理教育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学生的心理脆弱,在受到打击或刺激后往往不计后果,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这就需要学校科学的指导与家长的正确教育。例如,寄宿生每周返校回家时,家长应亲切地与之交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还要询问其与同班同学或教师相处的是否融洽,耐心倾听孩子的烦恼,进行适当地开导或点拨。家长还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动或是言语变化,是否存在错误思想及不当行为,一旦出现应及时纠正,防止孩子偏离“正轨”。除此之外,为了增加与孩子的互动,还可以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从小就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寄宿生是较特殊的群体,在长期离家的生活环境中,因为缺少家庭教育,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各大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孩子能同时感受到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关心与指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永軍. 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农村中学寄宿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15(1):21-22.

[2] 周永军. 走出误区关爱成长--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5(2):10-11. DOI:10.3969/j.issn.1008-2549(j).2015.02.005.

[3] 杨军贵,陈小花. 农村寄宿生「家庭式」教育管理心得[J]. 发展,2009(10):98. DOI:10.3969/j.issn.1004-8863.2009.10.067.

[4] 杨龙. 影响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对策[J]. 青年时代,2014(24):182-183.

[5] 游海华. 农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家校协同教育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20.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