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

2022-01-15 23:13李来文李小娜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中等职业

李来文 李小娜

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院校的教育思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要集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于一身,用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然而,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存在以下问题:知识能力结构欠合理,体系不完善;师生比不足;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教师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教师参加企业锻炼、进修等培训机会少;学校缺乏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配套制度和硬件。

关键字:“双师型”教师、现状及问题所在、培养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在职业院校中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于一身的老师,其典型的特征是“双”:具有高水准的学术理论,又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双师型”教师在形式上表现为具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在能力素质上表现为: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双师型”教师更多的强调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同时具备的专业课教师,侧重的是教学和实践的整合。

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以唐山市为例,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市属中专、县区职教中心、技工院校等。全市23所中等职业院校教职工总数4441人,其中专任教师2448人,本科以上2371人,专业课(实习指导)1531人(双师型1346),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10%,学生总数47881人,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比1:31,双师型教师与学生比1:35.5(2016年统计为1:56.7),虽然远低于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1:20,虽呈增长态势,但仍然紧缺。

三.“双师型”教师在培养培训方面问题所在

(一)教师自身问题所在

近年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开展示范校和精品校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以及质量成为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致力“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培训的最终目的。但是,不能准确理解“双师型”教师含义,认为学校认定的就是“双师型”教师,不去深究内涵是教师自身问题之一。自我发展与提升的态度不积极,应付敷衍,消极怠工等不积极现象是教师自身问题之二。这就使得“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轨道偏离,浪费了财力物力,还影响了真正想有所发展的教师的积极性。

(二)院校制度问题所在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需要教师的自觉性,也要靠校方加强政策、制度支持,加大资金保障的外在督促。培养培训措施的实施需要一套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评聘、培訓进修、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制度是职业学校现代教师管理制度的主要方面。如学校、社会、企业三方合作发展的机制尚未成熟,培训场所难以拓宽。师资培训经费不足难以为培训提供必要的设备、场地及培训津贴,难以为“双师型”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等。可见,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制度可以起到有效制约和激励促进的作用。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措施

(一)分析原因,自我反思

“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素质外,还要具备更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提高专业素养,以足够的能力应对专业任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双师型”教师要在课堂、企业、实习基地之间,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职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因此,“双师型”教师必然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二)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在职培训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途径。提供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在职培训体系,以帮助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提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以及实践操作水平。

1.校本培训

目前被应用最为广泛的培训模式就是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时,可以根据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学校自身的培训资源,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制定优良的培训制度,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另外,聘请企业行业精英、竞赛优秀选手、名校名师,来到学校进行多重形式的培训,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丰富的校本培训资源。

2.院校联动培训

院校联动培训是指各类高等学校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实施培训的一种培训模式,院校联动培养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课程、师资、教研等优势资源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为其提供经验的借鉴和较高的发展平台。

3.校企合作培训

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建设,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广阔的平台。教师进企,给“双师型”教师创造到企业实习或到实训基地实践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对口实习,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教师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企业进校,聘请相关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到校以讲座、座谈、操作指导的方式对“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和职业能力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指导。

4.“传、帮、带”传统培训

师徒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是指师傅带徒弟,老带新的培训模式。“传、帮、带”传统培训模式,师傅指导与职业技术理论教育并重,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模拟,可以帮助教师少走弯路,在吸取师傅经验的基础上,使得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快速成长,职业能力业务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教育部,2019

[2] 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解析及其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

[3] 任秋君,骆子石.高技能教育:三元一体职业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余群英.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其转型[J].高教探索,2006

[5]蒋英礼,王劲松. 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 交通职业教育, 2010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中等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