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2022-01-15 23:13石齐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音乐课堂小学教学

石齐欢

摘要:音乐课堂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的音乐的课堂上,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将音乐游戏融入到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课堂教学以及综合拓展活动中,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也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实现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强化。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教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将小学生的兴趣与音乐课堂相互融合,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可以将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游戏的作用,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利用音乐游戏开展课堂导入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导入环节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开展小学的音乐教学时,需要先强调课堂导入环节的安排。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应用于小学的音乐课堂上,首先就是要利用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帮助小学生熟悉音乐节奏、旋律,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激发小学生对于接下来音乐课堂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而在设计导入的音乐游戏时,需要遵循三个关键的原则:趣味性、引导性、合理性。对于导入环节而言,激发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趣味性是设计导入游戏最重要的原则。而要提高音乐游戏的趣味性,教师既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在音乐方面普遍的喜好和倾向,将这些元素整理融入到游戏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要让游戏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和适当的竞争性。小学生只有在亲自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快乐所在,而适当的竞争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专注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更加投入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游戏的趣味。之所以要遵循引导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导入环节要对正式教学起到铺垫作用,所以即便是以游戏的形式展现,也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来设计。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础乐理知识,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后续的课堂学习。而合理性则既是指导入的音乐游戏要与该环节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也指导入环节的游戏应该适合于小学生年龄段,其任务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导入环节的顺利进行,并且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助力。

二、利用音乐游戏强化教学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虽然整体上难度并不大,但是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却十分丰富。对于教师而言,在对班级内学生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演,从而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往往会与教师的预设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导致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缺乏以及教学作用的削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的音乐教师需要借助于即兴安排的音乐游戏活动来完善课堂教学,起到强化课堂活动教学效果的作用。

而要在课堂上开展这种即兴的音乐游戏,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音乐知识以及教学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实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及时察觉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疏漏,并且随机应变,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来设计音乐游戏。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对游戏教学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和研究,了解适合于当前教学环节、当前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游戏形式,并且要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小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从课堂预设的教学环节转入到这种补充性、过渡性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并且积极完成游戏任务。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音乐游戏时,也需要考虑到课堂整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使游戏活动能够作为正式教学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与整体的课堂教学形成体系,这样才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消极影响,真正起到补充和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利用音乐游戏培养综合素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要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要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单纯通过音樂课堂上直接的概念渗透不仅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还容易降低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打乱课堂教学的节奏。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引入音乐游戏的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活动任务的引导来间接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先完成音乐课堂上重点的教学内容,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音乐游戏活动。在设计游戏任务时,教师既要保证其中涉及到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也要保证其要求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引导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的“欢快的舞步”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先完成《大河之舞》这一音乐舞蹈作品的欣赏教学,然后在“稍息、立正、站好”的活动中引入音乐游戏的形式。在这一活动环节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稍息、立正、站好》的歌曲中完成简单的韵律操。由于这一歌曲是比较受小学生喜欢的动画《樱桃小丸子》的插曲,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引入这一动画的背景,选择其中的小丸子、小玉、妈妈、爷爷等人物让学生扮演,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角色设计不同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的口令进行合作。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先根据歌曲的节奏先给出简单的口令或者是出示对应角色的标志,引导学生完成整个韵律操。然后再结合歌曲的整体旋律和歌词将韵律操的动作融入其中,让小学生能够配合歌曲跳完整个韵律操。在这一游戏中,小学生不仅需要自己通过沟通完成分组和角色分配,还需要按照教师的口令或者是任务进行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各个小组之间的配合。而这正是教师借助游戏活动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规则意识等综合性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体现。

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必要课程。而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应用于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也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探索实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孔馨. 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J]. 中外交流, 2018.

[2] 王雪静.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界, 2020(17):2.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音乐课堂小学教学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