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高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022-01-15 23:13周筱容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贴近生活赏识教育

周筱容

摘要: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可以为日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但是幼儿年龄相对较小,主观能动性不强,在日常中往往处于一种无意识、无规律的生活状态,这就显示出教师加强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育实践中探索高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效;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赏识教育;贴近生活;科学精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利于使幼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忽略了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采用的多为“一揽子”方式,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紧跟现代化教育教学潮流,通过尊重幼儿在课堂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进行幼儿适应生活自理的状态、过程、环境。

一、融入赏识教育,培养幼儿自理信心

在幼儿园高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赖于赏识教育的融入,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生活自理的信心。幼儿的年龄较小,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与自理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意识的培养与生活技能的锻炼,需要一定的赞赏与鼓励,这样可以为幼儿生活自主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赏识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对幼儿的生活自理做法予以肯定,与此同时引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理论知识,最终转化为在实践中的生活自理能力,将赏识教育的理念与要求落到实处,培养幼儿具有强烈的生活自理信心。

在实际生活中幼儿洗手这个习惯往往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首先是幼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足与洗手技巧掌握不足引起的。秉承著“融入赏识教育,培养幼儿自理信心”的教学理念,考虑到幼儿喜欢被教师表扬与赞赏的心理特点,我首先从培养幼儿对洗手的兴趣出发,采用每天从小手变干净的小游戏中选择一双最出色的小朋友,奖励他一个五角星,在此基础上幼儿的洗手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还将洗手氛围了几个固定的步骤,引导幼儿加强记忆并在实践中进行练习,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贴近生活,引起幼儿自理共鸣

在幼儿园高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赖于贴近生活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引起幼儿在情感上、生活自理上的共鸣,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所谓贴近生活,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做法,引入到课程教育中来,如睡觉和起床、用餐与游戏等等,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具备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情境、生活化的导入、生活化的教学环节等等, 为幼儿接触生活、了解生活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切实提升。

例如在幼儿的生活起居方面,幼儿对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等不太熟练,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进行练习。首先利用多媒体方式为幼儿展示了两组图片,其中一组是生活起居不规律、床铺被子等凌乱的画面,另一组是规律、干净、整洁的画面,与此同时营造了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我让幼儿对这两幅画面进行评价,幼儿异口同声的对第二组的画面表示认同。基于此,我将各种技巧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且引导幼儿根据幻灯片展示的内容在实践中进行练习,将学习到的技巧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对干净、整洁内务的认识,从侧面提升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尊重个体差异,科学施教精准培养

在幼儿园高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样离不开教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施教与精准培养。常言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恰恰说明了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当尊重体差异。以往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往往会进入到一视同仁、方法统一的问题中,忽视了幼儿本身存在的差异性,最为明显的就是男孩女孩、高矮胖瘦这类客观性差异,还有性格特点、个人意愿等主观性差异等。有鉴于此,教师首先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客观理性的认知,采用科学施教与精准培养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对于科学施教、精准培养的教学理念,我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尊重幼儿性别差异”“尊重幼儿年龄差异”“尊重幼儿性格差异”,这样就从客观与主观差异两个方面进行了区分,为科学施教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对于一些需要耗费体力的活动,我会引导男孩儿树立帮助女孩儿的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承担更多的活动;再如面对需要人际交往的游戏活动中,我会将幼儿组建为不同的游戏小组,其中形成“梯次搭配,互学互鉴”的态势,引导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借鉴与学习,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进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人际交往水平。

总而言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础,同时也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对此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生活化教学、趣味化教学、赏识教育教学、科学精准施教等方式,引导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去追寻更为广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实际生活智慧。

参考文献

[1]刘岩.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08)

[2]蒋晓燕,张凤美.浅谈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9(01)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贴近生活赏识教育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