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2-01-24 05:11申淑莲
大医生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四联双歧螺杆菌

申淑莲

(辽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吉林辽源 136200)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患者胃黏膜出现异常性糜烂损伤,进而引发呕血、腹痛等症状[1]。糜烂性胃炎从疾病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糜烂性胃炎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占总糜烂性胃炎患者的20%[2]。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发病期间有饱胀的症状,在疾病前期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很可能会导致延误治疗的情况发生,因而造成病情反复和加重[3]。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能够持续作用于胃粘膜并引发感染,幽门螺杆菌阳性表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四联疗法常被应用于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但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针对性不足[4]。本研究通过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对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肠道菌落、胃肠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为寻找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最佳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辽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8.37±5.11)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02±2.34)年;胃镜分级: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6.38±5.07)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31±3.09)年;胃镜分级: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辽源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纳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肠病临床指南(上)》[4]中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确诊。②经14 C呼气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排除标准:①有重症免疫功能紊乱疾病者;②有急性传染病者;③严重精神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四联疗法治疗患者。四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94,规格:40 mg/粒)治疗,1粒/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51,规格:0.25 g/粒)治疗,2粒/次,3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652,规格:0.25 g/片)治疗,1片/次,2次/d;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0.3 g/粒)治疗,2粒/次,2次/d,于早、晚餐前30 min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口服双歧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片)治疗,4片/次,2~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落变化情况。患者肠道菌落评定: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情况,治疗后患者体内双歧杆菌出现明显增加,则表明患者情况转好,而大肠杆菌明显减少,则表明治疗效果较为优异。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TNF-α水平。治疗后各指标明显降低,则说明患者情况良好。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胃肠道激素包括:胃泌素-17(GAS-17)、胃动素(MTL)。取血与处理方法同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落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水平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大肠杆菌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落变化情况比较(±s,logN/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落变化情况比较(±s,logN/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3 6.81±0.63 7.31±0.77* 9.13±0.76 8.64±0.74*观察组 23 6.79±0.61 9.33±1.17* 9.08±0.66 6.31±0.27*t值 0.109 -6.917 0.238 14.186 P值 0.913 0.000 0.813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CRP(mg/L)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3 14.12±0.32 9.83±0.12* 22.38±3.66 13.07±1.64*观察组 23 14.22±0.24 9.54±0.11* 21.87±3.87 10.65±1.61*t值 -1.199 8.544 0.459 5.050 P值 0.237 0.000 0.648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AS-17、MT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AS-17、MTL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GAS-17:胃泌素-17;MTL:胃动素。

组别 例数 GAS-17(ng/L) MTL(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3 112.21±13.67 94.87±10.49* 206.81±20.31 175.59±20.06*观察组 23 112.24±13.54 85.64±10.88* 204.86±18.44 135.84±20.03*t值 -0.007 2.929 0.341 6.725 P值 0.994 0.005 0.735 0.000

3 讨论

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早期就诊时,疾病诊断极易出现偏差。因为该疾病初期症状仅表现出胃炎症状,且通过一段时间胃炎的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症状会减轻,此时结束治疗,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菌群依然在不断生长,最终导致疾病再次复发,不适感愈发严重[5]。四联疗法指的是1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2种抗生素、1种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的药物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

奥美拉唑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痛症状,抑制其胃酸分泌[6]。阿莫西林主要起到抗炎作用,此药可以针对性地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但其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治疗前的皮试试验中发现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因此要及时为这类过敏患者改变治疗方案[7]。克拉霉素同样起到抗感染作用,与阿莫西林共同对抗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此药服用后会造成患者出现口苦的症状,导致患者在服药期间食欲及依从性下降。枸橼酸铋钾主治胃痛和反酸等,但其可能会导致患者大便异常[8]。因此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以发挥4种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此次研究结果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水平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大肠杆菌 、CRP、TNF-α、GAS-17、MTL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四联药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共同发挥作用,不仅具有抑制患者炎症反应的效果,还能针对性调节患者体内菌群水平,保障患者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主要起到调节患者体内菌群的作用,此药的适用范围较广,老人和儿童只要严格遵循服药准则皆可服用[9]。其应用于糜烂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中,能有效减少患者腹泻次数。因此本文特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以发挥改善胃炎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猜你喜欢
四联双歧螺杆菌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长双歧杆菌与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