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2-01-24 05:11陈旭文张立莹
大医生 2021年20期
关键词:症候内服传导

陈旭文,张立莹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甘肃白银 730900)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普遍的微血管病变,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与长期血糖过高导致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关[1]。如果治疗干预不及时,还可能会增大患者伤残风险,加重患者身心痛苦。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采用药物,如依帕司他片,是现阶段临床改善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的主要药物之一,其能够减少山梨醇,选择性抑制醛糖还原酶,从而逆转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但是长时间口服容易对人体肝肾、消化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中医学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积累了多年经验。故本研究基于此,从中医角度尝试中药内服外敷与针刺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6.8±15.5)岁;患病时间3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3.3±0.4)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5±15.6)岁;患病时间4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3.2±0.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2]诊断标准;②肌电图SNCV及MNCV神经传导速度低于40 m/s。排除标准:①存在针刺禁忌证;②尿毒症、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或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③合并精神病史;④合并认知异常或视听障碍;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同时口服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规格:50 mg/片)50 mg,于早中晚就餐前服药,3次/d。坚持用药治疗1个月。

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刺综合治疗:①中药内服。药物组方:生薏米30 g,桑枝、丹参、生黄芪各20 g,熟地、豨莶草、葛根各15 g,没药、牛膝、苍术各12 g,当归、玄参、丹皮、羌活、白豆蔻各10 g。加减组分:患者咽痛,下肢肿胀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湿热明显者加黄柏10 g,金银花、猪苓各15 g;便秘加大黄10 g,桃仁12 g;食少便溏乏力加炒白术、山楂、五味子各15 g;畏寒、自觉身体疼痛者加桂枝10 g,仙灵脾15 g;1剂/d,用清水煎成汤药250 mL,每日分上下午2次在两餐中间时间段服用。服药7 d后可以休息3 d,坚持治疗1个月。②中药外敷。选取桑枝、黄芪各20 g,附子、没药各15 g,红花、连翘、当归各10 g。用清水煎煮成汤药,每日使用熏蒸机熏蒸双下肢30 min,或药液40 ℃时毛巾蘸药液、包裹药渣热敷患病部位30 min,1剂/d,1次/d,坚持外敷1个月。③针刺治疗。取穴:风门、三阴交、足三里、悬钟、八髎、太冲、合谷穴,局部碘伏棉签消毒之后,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 min,每次针刺3 d后休息1 d,针刺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彻底消退,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基本缓解,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为有效;未达显效标准、有效标准,一律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四肢麻木、疼痛、畏寒等主要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赋予0分(无症状)、1分(轻微)、2分(略严重)、3分(非常严重);肢体感觉异常、肌无力、肌肉萎缩等次要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赋予0分(无症状)、2分(轻微)、4分(略严重)、6分(非常严重),累计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用药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VAS评分标准[3]为主,总分0~10分,其中无痛0分,剧痛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痛感越强烈。④比较两组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运用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器(南昌高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NTS-2000)测定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降低,且常规组患者上述两项分数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中医症候积分 V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6 26.5±1.4 20.4±2.5* 6.8±1.3 3.1±0.7*研究组 46 26.7±1.3 15.8±2.2* 6.8±1.4 1.2±0.2*t值 0.710 -9.369 0.000 -17.70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相比于常规组而言,研究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表3 两组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组别 例数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SNCV MNCV SNCV MNCV常规组 46 42.2±2.8 43.3±2.9 44.4±3.7 43.7±2.9研究组 46 48.5±2.2 50.5±2.9 50.9±3.6 49.6±3.2 t值 11.999 11.907 8.540 9.26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由于生活饮食行为习惯的改变,使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人数日渐增加。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疼痛、麻木,这给患者日常活动带来了诸多限制,使其生活质量降低[4]。常规西医治疗虽然效果尚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但是长期单一、大量用药的作用有限,难以显著改善患者下肢神经功能,且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降低患者预后恢复质量。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痛证”“痹症”等范畴,以肌肉、皮肤、骨骼及脉络等表现为主,而内在病因与肾、脾、肝密切相关,气血虚弱,阴阳失衡,导致经脉瘀阻,不能及时濡养四肢,从而使得筋脉、肌肉失养导致疾病发生[5]。

本研究尝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刺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充分肯定了中药内服、外敷与针刺配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中药内服基本方结合了曹烨民教授[6]以祛风湿热瘀邪气为先,重视养阴活血通络的治疗思想,其方以祛风活血通络为主,方中羌活、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熟地、当归、丹参、没药养阴活血,玄参能够养阴、补气、止渴、生精,帮助人体改善新陈代谢;苍术健脾、燥湿,减轻高血糖危害;生黄芪益气、补中,有助于末梢血管扩张,提高人体营养水平,优化全身微循环[7]。诸药共奏活血、补气之功效,间接促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血液黏度,改善血循环,以此减轻患者四肢麻木感、疼痛感[8]。在患者下肢疼痛部位熏蒸、外敷药渣,可以帮助患者止痛、祛瘀、疏通经络、活血。针刺穴位有助于患者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循环速度,从而为周围神经提供充足的血氧,修复损伤的神经,优化患者四肢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达到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组而言,研究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更快。这可能与中药内服外敷与针刺协调作用有关。因为中药内服祛风活血通络,有助于患者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减轻持续高血糖状态对患者机体的损害;中医外敷辅助治疗,能够进一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效;穴位针刺使用补泻手法施治,促使失衡的阴阳状态恢复平衡,进而调和阴阳,畅通经络,改善全身气血,优化下肢血循环,达到恢复下肢神经功能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刺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其身心痛苦,而且还能够改善其下肢神经功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症候内服传导
有关神经传导检测表述的建议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