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在复杂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2022-01-24 05:11黄科纳
大医生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误诊率符合率踝关节

黄科纳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影像科,广东东莞 523718)

由于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复杂性踝关节损伤可能伴有多种细微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而诊断不全面会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不利于患者有效治疗[1]。因此,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提高复杂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踝关节损伤。CT扫描时间短,对细微骨折或骨组织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肌腱、软骨和韧带等部位的分辨率较低,而MRI对软骨、韧带等部位的分辨率和诊断安全性均高于CT,二者在疾病诊断中各有优势[2]。本研究通过对比MRI和多层螺旋CT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总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骨质损伤检出率、不同分型准确率,旨在探究MRI和多层螺旋CT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效能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42例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纳入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6.32±10.82)岁;受伤原因:扭伤8例,车祸23例,高处坠落11例;受伤部位:外踝骨折10例,内踝骨折10例,跟骨骨折10例,踝骨粉碎性骨折12例。本研究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手术检查确诊为复杂踝关节损伤者[3];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符合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扫描适应证者。排除标准:①重度昏迷或病情危重者;②合并四肢粉碎性骨折者。

1.2 诊断方法 MRI诊断:患者取仰卧位,选择1.5 T核磁共振仪[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型号:Optima 360 Advanced]扫描,同时选择头颈联合线圈,其宽度为21 cm。以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作为扫描序列,设定参数:层厚4 mm,间距1 mm,扫描时间约20 min。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给予核磁共振T2加权像(T2WI)、T1加权像(T1WI)扫描,横断位 T2WI/FSE压脂序列参数:重复时间(TR)3 700 ms,回波时间(TE)42 ms;矢状位 T2WI/FSE压脂序列参数:TR 2 800 ms,TE 42 ms,层厚选择为 3 mm,层间距为1 mm,扫描时间约4 min;矢状位T1WI/FSE序列参 数:TR 520 ms,TE 46 ms;冠状 位 T2WI/FSE 压脂序列参数:TR 2 800 ms,TE 42 ms,扫描时间约为4.5 min;冠状位T1WI/FSE压脂序列参数:TR 520 ms,TE 46 ms。

多层螺旋CT诊断: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型号:NeuViz 64)对患者进行扫描,设定扫描参数:扫描层厚3 mm、螺距1 mm、管电压120 kV、重建间距1~1.5 mm、管电流100~300 mA。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足尖朝上,足先进,从足部远端扫描胫腓骨下1/3。扫描结束后,开始选择多平面重建扫描,重建方式以容积重建法及表面遮盖法为主,将得到的图像上传至相应的处理软件,并使用软件切除影响观察的部位,再进行进一步重建,对最终获得的多平面图像仔细观察,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真阳性:采用某项特异性检查结果表明存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且检查结果符合手术检查结果。真阴性:采用某项特异性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且经手术检查证实。假阳性:采用某项特异性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但手术检查未检出。假阴性:采用某项特异性检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但手术检查提示存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总符合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漏诊率=[假阴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误诊率=[假阳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数/(假阳性数+真阴性数)×100%;准确率=(真阳性数+真阴性数)/总数。②比较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复杂踝关节损伤包括:撕脱性损伤、骨挫伤。③比较两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分型复杂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复杂踝关节损伤分型包括:旋后-内收型(SA)、旋前-外展型(PA)、旋前-外旋型(PE)、旋后-外旋型(SE)、旋前-背屈型(PD)。根据患者骨组织和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 Lauge-Hansen分型诊断[4],SA:外踝撕脱性骨折、外侧副韧带损伤,或伴内踝骨折;PA:内踝骨折、三角韧带断裂,或伴有外踝骨折、腓骨骨折;PE:内踝横行骨折、三角韧带撕裂,或伴下胫腓前、后韧带损伤;SE:下胫腓前韧带撕裂,或伴后踝骨折、下胫腓后韧带撕裂;PD:内踝骨折,伴胫下关节面后缘、胫下关节面前缘、腓骨远端高位骨折。准确率:诊断检查阳性例数占手术检查确诊为阳性的例数之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总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比较 两种检查手段对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漏诊率低于MRI,总符合率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的比较[例(%)]

2.2 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对撕脱性损伤、骨挫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手段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比较[例(%)]

2.3 两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分型复杂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比较 多层螺旋CT诊断SA、PA、PE的准确率均高于MRI,对SE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层螺旋CT诊断PD的准确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分型复杂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比较[例(%)]

3 讨论

踝关节是身体中承重最大的关节,承受着身体上几乎所有的重量。若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踝关节容易出现反复受损,会对患者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及时、准确的诊断,以此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是利用容积重建法和表面遮盖法弥补常规CT扫描的不足,使重组图像表面出现明显的明暗之分,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5]。多层螺旋CT具有多排宽探测器和球管一次曝光的优势,在扫描踝关节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取多个层面的图像,提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利用重建技术也能从不同方位仔细地观察到细微病变,清晰显示踝关节内碎骨或周围骨折线,从而有利于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6]。

MRI主要借助核磁共振现象获取踝关节骨组织电磁信号,以重建出踝关节图像。MRI检查技术虽能通过多层次、多参数扫描获取图像,但在实际检查中,该技术对缺乏氢质子的组织可能会出现误差,应用于复杂性踝关节损伤诊断中容易出现漏诊情况[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手段对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漏诊率低于MRI,总符合率高于MRI(均P<0.05),提示多层螺旋CT可提高踝关节损伤诊断的总符合率,降低漏诊率,这与潘利福等[8]研究结果一致。两种检查方法对撕脱性损伤、骨挫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多层螺旋CT和MRI在诊断踝关节骨挫伤和撕脱性损伤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多层螺旋CT诊断SA、PA、PE的准确率高于MRI,对SE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均P>0.05);多层螺旋CT诊断PD的准确率高于MRI(P<0.05),提示多层螺旋CT可提高PD型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率。为提高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效能,可以应用MRI辅助多层螺旋CT检查,从而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并提高准确率,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参考。

综上所述,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总符合率,并明显降低漏诊率;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采用MRI辅助多层螺旋CT诊断,以提高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误诊率符合率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