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诊断兼有Ⅰ型和Ⅱ型表现的马德龙病1 例及文献复习

2022-02-03 03:43胡兴飞许华权张佩佩章建军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舟山31620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脂肪瘤对称性皮下

胡兴飞,许华权,陈 亮,张佩佩,章建军(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 舟山 316200)

病例男,67 岁,10 年前发现颈部肿物,未予重视,现自觉肿物增大就诊。既往史:饮酒史20 年,自酿米酒2 500 mL/天。吸烟史20 年,15 支/天,无特殊用药史,无类似家族史,既往有肺脓肿反复发作史。查体:双侧颈枕部、颌下、肩部、锁骨上窝巨大肿物,无痛、质软,颈部淋巴结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载脂蛋白B 1.54 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53 mmol/L,总胆固醇6.60 mmol/L。甲状腺功能无异常。

颈部软组织CT 平扫+增强示(图1~6):双枕部皮下、颈部、项部、锁骨上及肩背部皮下及肌间隙内见弥漫性、团片状脂肪密度影,其内见少量条索状高密度影,未见包膜,邻近肌肉、血管受压移位,左颈部及左锁骨上窝病灶较对侧突出,余病灶基本对称,喉旁间隙亦可见脂肪浸润,喉腔及鼻咽腔未见狭窄,增强扫描病灶内未见异常强化。腹部CT 平扫示(图7~9):腰背部、臀部及下腹部皮下见对称性、团片状脂肪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未见包膜。

颈部肿物穿刺病理:成熟的脂肪细胞。结合患者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严重的嗜酒史及弥漫对称性、无痛性肿块,临床考虑马德龙病。患者不愿手术治疗,未进行任何药物干预,3月后电话随访疾病无进展。

图1~3 颈部软组织CT 平扫:两侧颌面部及两颈、枕部、肩背部及锁骨上窝皮下浅筋膜及深筋膜见团片状脂肪密度影,未见包膜,邻近肌肉、血管受压推移。右侧喉旁间隙见脂肪浸润,喉腔未见狭窄。图4~6 颈部软组织CT 增强:增强扫描未见明确异常软组织强化。图4:增强后推压移位的颈部血管显示更清晰。图5:左颈部及锁骨上窝脂肪堆积较右侧更明显,增强后脂肪组织内未见强化成分。图6:颈项部脂肪团块影。图7~9 腹部CT 平扫:两侧腰背部、臀部及下腹部皮下见对称性分布的脂肪堆积,未见包膜。

讨论马德龙病又名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Launois-Bensaude 综合征或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障碍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色素C 氧化酶活性降低、儿茶酚胺诱导的脂肪沉积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降低有关[1]。通常见于30~60 岁的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25 000,男女比例为15∶1至30∶1。超过90%的患者与酗酒有关,少部分病例报道与遗传[2]、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综合征有关。病例报道集中在地中海地区,我国发病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东、广西、四川等饮酒量大的地区[3]。

目前马德龙病主要包括三型[4]:①Ⅰ型:主要发生在男性,也是被发现较多的一种类型,病变脂肪主要集中在颌面部、颈部、项部、上胸部、上臂和锁骨上窝,此种类型一般伴有低体质量。脂肪堆积于腮腺,会出现特征性“仓鼠面颊”。②Ⅱ型:男女发病率相似,病变脂肪主要堆积在四肢、上背部、大腿内侧、腹部和臀部。患者体质量增加并出现肥胖迹象,导致出现伪运动员外观。③Ⅲ型:好发于女性,病变脂肪主要发生在盆腔,常有膀胱、直肠受压及泌尿系积水改变,也有文献将先天性躯干周围脂肪堆积归为第Ⅲ型[5]。除了这三种类型外,有少数国外学者发现了“中心型”[6]和胃肠道“变异型”[7]的马德龙病。“中心型”马德龙病表现为腹部、手臂和大腿不断出现的对称性、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脂肪肿块。胃肠道“变异型”的马德龙病表现为胃肠道黏膜下多发脂肪瘤。马德龙病进展缓慢,恶变罕见,国内外文献仅有个例恶变为脂肪肉瘤。该病临床表现是全身弥漫对称性、无痛性肿块,病变脂肪过多堆积的部位也常常引起并发症,如当颈肩部脂肪堆积过多时,压迫气管、喉腔、颈部血管及臂丛神经时可引起呼吸困难、静脉淤滞及臂丛神经病,累及舌部时可表现为巨舌症、睡眠呼吸暂停、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除此之外马德龙病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病。本病例有以下特点:①实验室检查有血脂升高、长期酗酒史,与文献报道相符。②该患者右上肺脓肿治疗后,反复右上肺炎症可能与患者极度嗜酒及免疫力低下有关。③病变脂肪累及颈部、项部、喉旁间隙、锁骨上窝、腹部及臀背部,兼有Ⅰ型和Ⅱ型马德龙病脂肪堆积的分布特点。国内外马德龙病的报道绝大部分为Ⅰ型[8],兼有Ⅰ型和Ⅱ型表现的马德龙病报道极少。另外本病例左颈部及左锁骨上窝较对侧病变脂肪病灶更多,也符合马德龙病脂肪堆积的特征[9],勿要认为恶变。该患者第一次行腹部CT 时未能及时诊断,进行颈部软组织CT 增强时才得以确诊,因此认识此种类型的马德龙病很有必要。

马德龙病的病理标本为许多较小的脂肪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和间质内的血管增生[10],很少直接诊断为马德龙病,目前诊断马德龙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马德龙病的CT 和MRI 表现极具有特征性[11],不同类型的马德龙病CT 和MRI 表现均为特定部位皮下深/浅筋膜对称性异常堆积的脂肪密度或信号影,无包膜,内可伴少许条索状纤维分隔,周围肌肉可受压、萎缩、变形,结合长久酗酒史,CT 和MRI 可明确诊断[12]。同时CT 和MRI 还能反应脂肪浸润的部位和范围,判断喉及喉旁脂肪浸润的程度、有无喉腔及气管的狭窄。CT 或MRI 增强扫描可以评估病变有无恶变、颈部血管的走行与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依据。特定部位的MRI 显像还能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本病主要需要与家族性脂肪瘤病、单纯性肥胖及脂肪肉瘤鉴别。①家族性脂肪瘤病:一般有家族遗传史,好发于四肢,CT 和MRI 表现为单纯的脂肪密度和信号影,境界清楚、有包膜,病灶往往不对称,颈肩部不受累。②单纯性肥胖:CT 和MRI 也可表现皮下脂肪对称性增多,但一般不会引起周围肌肉受压、变形。③脂肪肉瘤:脂肪肉瘤发病部位局限,好发于腹膜后及四肢,脂肪密度/信号影内可见不均分布片絮状软组织密度成分,CT 或MRI增强扫描间隔和软组织成分强化。

马德龙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吸脂术和药物注射溶脂。手术治疗和吸脂术被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手段[13]。需要提出的是,大部分马德龙病患者虽与长久酗酒有关,但戒酒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手术后是否复发与饮酒也没有必然联系[14]。药物注射溶脂容易复发并局部纤维化和粘连,复发后对下次治疗带来困难。吸脂术适用于病灶小且周围结构没有重要血管的患者,因此Ⅰ型马德龙病采用吸脂术欠妥[15]。由于马德龙病患者大部分病灶较大且无包膜、无边界,根治性切除难度很大,因此,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姑息治疗、分期切除。

猜你喜欢
脂肪瘤对称性皮下
一类截断Hankel算子的复对称性
巧用对称性解题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巧用对称性解题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