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2022-02-06 04:55冷贺璇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党史

□冷贺璇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党史,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召开、党章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党组织建设、发展情况,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程等。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历史[1]。党史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且丰富的宝贵教学资源,能培育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自觉,能涵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推动大学生理性践行爱国主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历史视野、国际视野规划爱国主义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2]因此,要加大党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比例,通过推动大学生积极参加党史巡回宣讲、党史知识竞赛、党史讲课比赛等各种党史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党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1 党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党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史料,利用党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发挥爱国先辈榜样示范作用以及推动大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1.1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很多,包括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和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宣部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答记者问中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基本路线教育和建设成就教育、国情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国防与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祖国教育等八个方面[3]。《纲要》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必须涉及这八个方面。党史作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建设、生态等多方面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无疑起到了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作用。党史的形成阶段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史具体包含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重要内容,包含国家领导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路线、成就教育等。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为大学生提供革命先辈爱国榜样示范案例,充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2 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上下功夫。关于爱国主义情怀,学者刘建军指出:“这是一种复合性主体状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内容。”[4]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指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大学生的爱国意志来推动学生践行理性爱国主义,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前期教育的基础上,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利用党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众多内涵丰富的党史资料,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深化大学生对党史基本知识的了解,便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对骨肉同胞、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方针、政策的拥护和支持;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实践证明,党史教育可以进一步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3 有利于发挥爱国先辈榜样示范作用

爱国先辈榜样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最具代表性的爱国英雄,他们明白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对国家独立、富强有着深刻的认知,他们拥有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坚定的爱国意志,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做出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的行为,以此践行爱国之志。爱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榜样力量,是永不过时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5]因此,利用党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爱国先辈榜样翔实的资料,充分发挥爱国先辈榜样示范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了解党史知识,了解革命先辈忠诚爱国、伟大无私的爱国事迹,厚植大学生知情意行合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践行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爱国之志。

1.4 有助于推动大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6]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精神支撑,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力量的凝聚和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拥有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其在为国家伟大建设事业奋斗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党史中那些爱国主义楷模的精神与事迹,是生动典型的教育资源。比如:抗战时期,杨靖宇坚决斗争、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赵一曼坚贞不屈等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精神;新中国建设时期,钱学森不畏艰苦,不惧迫害,毅然回国投入国防和航天事业,为国家做贡献;如今有抗疫逆行者钟南山院士为我国抗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投身田间地头研究高产稻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等等。此类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推动大学生践行爱国之志、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2 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

利用丰富的党史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能充分发挥党史资源的重要价值,又能展现其多样的精神力量,在帮助大学生了解更多党史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其爱国主义精神。但在当前阶段,高校落实党史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2.1 大学生党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大学生对党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是普遍现象,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相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于党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耳熟能详的典型爱国先辈榜样事迹。党史知识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历史事件时间交叉、线索繁多,不仅需要学生对其进行认真系统地学习,还需要拥有深厚党史专业理论功底的教师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掌握。一方面,大学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其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课程相关知识,再加上高校多以大班教学的形式讲授思政课,且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高,对其中涉及的党史知识也难以开展系统学习。在思政课中,普遍存在逃课、替课、形式化上课等问题,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大学生就不可能系统掌握党史理论知识,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接受党史精神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在党史教学方面的教师分配不合理,教师教授专业不对口,有些教师的党史知识基本功底不深厚、知识储备有限,影响学生对党史的学习效果,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此外,还有些高校缺乏对党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影视、社团校园红色革命纪念活动等的运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积极性。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党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原因。

2.2 大学生参与党史巡回宣讲不积极

党史巡回宣讲分校内和校外宣讲,校内宣讲主要是在系内或院内、校内进行。校外可以是兄弟院校,可以是中小学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史巡回宣讲首先要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拔,然后组建宣讲团,选择宣讲内容,查找准备资料,熟练宣讲内容,对宣讲的流程进行系统地规划设计。而党史宣讲团成立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党史教育和学习交流,提高参与人员的党史认知、厚植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并通过学生巡回宣讲党史,提高其他同学学习党史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党史,发挥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一方面,因为党史宣讲团的人员要求比较高,要经过前期的选拔,很多学生害怕自己不能胜任,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不敢报名。另一方面,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或历史专业的学生,没有基本的党史知识基础,对报名参与党史巡回宣讲不感兴趣。此外,各高校党史宣讲活动的开办能力存在差异,个别高校的教师水平有限,党史巡回宣讲活动开展不顺利,学生也缺乏报名的勇气。综上,部分学生参与党史巡回宣讲态度不积极,无法充分发挥宣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2.3 大学生参与党史知识竞赛不主动

高校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可以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为具有充分党史知识储备的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在此过程中丰富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进一步展现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党史知识竞赛是检验大学生党史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党史知识竞赛了解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查漏补缺,在之后的学习中以便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在参与党史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高爱国认知。但是,面对学院或学校举办的党史知识竞赛,很多学生不积极报名参加。一是因为党史知识竞赛涉及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历史事件时间节点多,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党史知识积累少,心里没底气,没有自信,害怕参加比赛。二是因为党史知识竞赛需要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找资料、做笔记、找题库,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和练习,这个过程比较费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准备、练习。三是因为党史知识竞赛题目有许多时政热点、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内容,题型比较灵活,很多学生在学校很少关注时政新闻,还是心里没底。四是因为部分学校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流于形式,存在举办流程不正式、竞赛题目没有吸引力、奖项设置不合理、领导不重视不参与、活动认可度低等问题,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缺乏报名的兴趣。

2.4 大学生争取党史讲课比赛不积极

党史讲课比赛是锻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活动,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并能扎实推进大学生对党史知识的积累,锻炼其讲课实践技能。大学生党史讲课比赛包括备课、写教案和练习等环节,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深挖党史知识、引用经典党史故事,提高讲课效果,这就需要参与者对党史知识按线索、模块进行整理内化,还需要多阅读党史类书籍如党史名人传记、选集等,搜寻一手党史故事资料,确保内容的真实性、新颖性。在选择不同模块知识进行备课时,可以丰富讲课比赛学生的党史知识结构。在反复练习中,可以提高讲课的熟练度,使得知识更加条理和系统化。但是,大学生在争取党史讲课比赛时不积极,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理工科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学习讲课的课程,不会讲课、对讲课无从下手,对党史讲课比赛也不感兴趣。二是还有部分学生党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缺乏讲课实践锻炼机会,讲课能力弱,面对讲课比赛,心理压力大,过度紧张,不敢报名参加。三是有的学生想参加党史讲课比赛,但是囿于缺乏专门的教师指导,独立讲课效果不好,便失去了报名的积极性。

3 利用党史推动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举措

由于大学生在接受党史教育过程中存在各种学习的困境,影响党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价值的发挥。本文认为要顺利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3.1 推动大学生认真学习党史基本知识

推动大学生认真学习党史基本知识,有利于实现党史中爱国主义内容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党情、国情、民情的认知,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肯定国家建设成就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充满信心等,进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推动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推动大学生认真学习党史基本知识,高校要从这几方面用力。一是思政课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强调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学生签到工作的监管,提高学生的到课率,严格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任务。二是作为党史课教师要不断积累党史知识,关注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要代表会议,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党史教育作用,增强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兴趣。三是高校要重视学生党史实践教育,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基地、重大纪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党史知识。四是高校还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开设党史网络课程,挑选经典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文学作品,供学生学习、观看,拓宽学生党史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的党史知识。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认真学习党史基础知识。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参与党史知识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高校还应注意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知识学习。为此,高校可针对大学生参与党史课的出勤率、课堂互动、课后交流表现等进行跟踪记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每个学生设置专属数据库,动态化监测学生参与情况及学习效果,并在固定时间对学习表现较好、数据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评奖评优时予以一定倾斜,或直接转化为学分成绩,对表现较差且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设置必要的惩罚,如取消其评奖评优资格等。如此,通过合理化的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党史学习的兴趣,为提升学生党史知识水平奠定基础。

3.2 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巡回宣讲

大学生积极参加党史巡回宣讲,能够提高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推动学生承担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因此,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党史巡回宣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高校要加强党史巡回宣讲,进行广泛宣传和支持,分拨专业指导教师组建宣讲团并增加宣讲团名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老师要与有过党史巡回宣讲经验的教师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党史专业知识素养,增加党史宣讲团组建、开展工作的经验,为学生参与党史宣讲提供指导和帮助。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一方面要重视党史知识的学习。党史是我们了解过去、做好现在、规划未来的一面镜子。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和使命,更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党史知识的学习,这是最简单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另一方面,学生爱国的具体行动就是努力学习,特别是要了解党史内容,听党话、跟党走,并积极参加党史巡回宣讲,在扎实自身党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心,在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新人。综上,从高校、教师及学生主体三方面入手,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加党史巡回宣讲的积极性。

3.3 组织大学生主动参与党史知识竞赛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党史学习,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7]大学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的过程就是进行党史学习的过程,能从中接受党史教育带来的有益影响,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了解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等,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爱国意志、推动大学生践行爱国行为。因此,组织大学生主动参与党史知识竞赛需要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党史知识竞赛,如通过社团、系部、学院、学校举办,知识竞赛水平由易到难,给予所有学生参与的机会,设置通关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提问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组织知识竞赛考试,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党史知识竞赛;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参加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为学生做榜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学生,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为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不仅要关注自身,还要积极动员其他同学积极参加社团、系部、学院、学校的党史知识通关竞赛。

3.4 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讲课比赛

党史讲课比赛是有难度的学习活动,也是有效的党史学习方式。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讲课比赛能深刻地体验到老师在党史知识教学中的付出,能体会到党史知识内容的丰富和有力量。因此,要发挥党史讲课比赛的党史教育作用,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党史讲课比赛。一方面,作为高校要重视提高学生参加党史讲课比赛的积极性,为学生参与讲课比赛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并给予经费的支持,激发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高校负责党史教学的教师,在日常的党史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讲课的方法,布置讲课的任务,将这些作为学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学生学习讲课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党史讲课比赛的积极性。此外,作为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勇于表现自己,夯实党史基础知识;课后要与老师进行交流,向老师请教讲课方法,克服讲课的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课比赛。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强化其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和效国之行。因此我们要运用党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培育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构筑起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硬核力量。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党史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党史上的今天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