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遍性到特殊性
——试论艺术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2022-02-09 05:00张波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价值观笔者校园

张波涛

(广州美术学院 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260)

思想影响行动,青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 “关键定向期”,青年时期坚持正确的三观,将决定青年的一生拥有怎样的“取景框”和“导航仪”,也将决定青年的一生“在何处用情”“为谁用力”。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艺术生年龄大多数在15-18岁的范围内,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趋于稳定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

当前,在社会转型升级、文化多元碰撞之下,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云旁听、实践教育等各种方式引导广大艺术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成人成才固本强基,补足精神之“钙”,为其人生道路的正确走向指明正确的方向。

一、价值意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浓缩了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期盼和追求,重视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意义重大。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 以史为鉴,前苏联70多年的发展及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演变历史,正是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使得苏共和前苏联从自我内部实现了蜕变,革了社会主义的命,埋葬了国家的前途;使社会主义的道路失去了精神之基、价值之魂[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明亮的灯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少年成人成才固本强基,补足精神之“钙”,为其人生道路的正确走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3]。”

二、内化于心: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信仰

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只有当个体成功地融入社会群体,并且接受一套共享的价值和习俗的调整时,团结才得以维持[4]。核心价值观要成为人们凝聚民心的合力,就需要绝大多数人理解、信奉和践行。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就要让人们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信仰,也就是树立和培养“信心、信任、信念、信仰”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内心世界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了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与信仰,我们需要努力通过思想的途径即通过校园宣传、绘画教学、思政教学、法制讲座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培养学生的敬业、诚信、友善的意识。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应珍惜每一个宣传和教育的最佳契机。在讲“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时,笔者抛出话题,让学生谈谈近代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况、近代中国人民的艰难处境是什么、近代中国人民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以及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回顾历史后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用屈辱的过往,革命先辈的鲜血,使得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的真理。只有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我们要携手同行,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讲“传递正能量,托起中国梦”时,笔者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每个人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强大力量。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复兴中华的梦想必将由我们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挑着富民强国的重担,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传递正能量,用行动托起美丽的中国梦。身在校园,广大青少年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让自身充满正能量,努力做好自己。其次要为创建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每寸校园都代表学校的面貌。我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合格中学生。课后笔者要求学生以“青春遇到新时代,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为主题,撰写小论文。通过研究型作业,学生从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思考,既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在讲“价值与价值观”时,笔者向学生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多年销售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当记者问企业的总经理有何经营秘诀时,这位总经理说:“我们秉承着一个信念:药是为患者生产的,是为人生产的,不是为利润,药品的疗效好了,企业的利润也肯定会如期而来。”学生听完之后,深深意识到:价值观对我们去认识世界、从事社会实践都有重要导向作用,企业和个人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该企业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所秉承的信念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从而获得了巨大利润。可见,正确的思想观念会影响企业的成败,正确的价值观是引领企业走向未来的航标。在讲“实现人生价值”时,笔者向学生分享了“燃灯人生”张桂梅——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感人故事。张桂梅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托起了许许多多女孩的求学梦,用爱点亮了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她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有着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来,她带病一直坚持工作,坚毅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一直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上。她不断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收养孤儿,自己却生活清苦。她执着坚守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天下儿女。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应该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思想启迪思想,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辛勤园丁。这种对教育信念的执着坚守,让她的人生更加美丽精彩,她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该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在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紧密联系。课堂中笔者播放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最前线的新闻视频,视频看完后学生内心触动,感触颇深,深深地意识到:两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个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我们要关心集体利益,切实维护集体利益。在讲“公司经营”的时,笔者借助“海尔的奇迹”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企业的诚信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形象的好坏。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谋事之基、发展之源。所谓“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软实力,是企业的第一财富。再借助“一顶帽子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的可贵。课后笔者再要求学生从诚信的视角谈谈在平时的考勤、考试方面我们该如何做。在讲“法治国家”时,笔者通过开展校园模拟法庭活动,编制与法律知识相关的话剧,向全校学生发出“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倡议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探究法理,树立法治思维,审视自身行为,引导学生要尊法守法,做合法公民,让自己成长为正直善良的社会栋梁。在上班会课时,笔者开展 “做文明附中生,构筑美德校园”的主题演讲比赛,学生们引经据典、放眼社会、立足校园、剖析自身,在演讲比赛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标社会现象、校园活动、自身行为,思想受到很大启发,立志要从自身做起,要为构筑美德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笔者还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绘画比赛,还动员学生参加历届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文明风采”比赛活动,利用主题黑板报、微信群、QQ群等形式进行爱校、诚信、友善教育。我们立足校园、立足实际,搭建活动载体,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说起,抒真情实感,谈具体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淀在广大学生们的思想中、流淌在学生们的骨血中。

三、外化于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拓展时空,让学校课堂走入广阔的社会大天地,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环节等多种方式,形成育人合力。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强化实践养成,重在平常,贵在入心,要在践行。而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即内化于心就要杜绝形式上的说教,单一的灌输方式,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接触社会,以现实的实践体会和社会调查去触动心灵,感悟社会。笔者曾经积极引导学生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立足社会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转换为行为习惯。

在梅州下乡写生期间,笔者带领学生走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伟大的红色历史,那段艰苦卓绝、艰难奋斗的战斗岁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触摸历史,踏着红色足迹以丰盈社会实践。见微知著,以德育人。通过这次行走的德育实践让下乡的艺术生深刻认识到:三河坝战役保住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星星之火。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后来的井冈山会师,更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和崇高声誉凝聚的是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百年红色信仰。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我们要懂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革命、战争、建设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前辈的牺牲,存续革命的种子,共举井冈山旗帜。要学习革命先烈所展现的不畏牺牲、为国为民的红色革命精神以及大局意识、战略战术和战斗精神。

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和宪法诵等活动。该活动启发学生要主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共同营造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良好氛围。以中职学生文明公约为行为准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宪法精神,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筑美德校园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带领部分学生参观戒毒所、少教所,倾听违法人员的忏悔,体会违法人员违法之殇,真实体会失去自由的痛苦。这种基于真实生活的法制教育更具生命力和成长力,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制教育更能触动学生灵魂,让学生更加敬畏法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习雷锋日,笔者组织学生走进广州市敬老院,为老人们购买生活用品,为老人们捶腿、修指甲,为老人们画素描及表演节目。还有的同学走进老人们的厨房、休息区、花园庭院,挽起袖子,拿起扫帚,打扫、倒垃圾、切菜、叠被子、晒被子……用自己的双手为老人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更美好。离开的时候同学们还书写充满祝福的书法作品赠给老人。通过该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旨在传达新一代的青少年对老人的敬重和关爱,我们要关心关爱老人的晚年生活,这既是所有年轻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积极发扬志愿者精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共创人类美好社会;另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发扬敬老的传统美德,要呼吁全社会人民拥有广阔的仁爱之心、诚挚的大爱情怀,塑造温暖的爱的人间。除此之外,笔者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铁、社区服务等其他志愿活动,让广大艺术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结合,通过理论的认知达到价值的自觉选择,最后外化于社会生活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广大艺术生逐步领悟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信仰。通过重温历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方式获得价值认同,增强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培养学生的敬业、诚信、友善的意识。

猜你喜欢
价值观笔者校园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