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分析

2022-02-09 15:38蔡璐
声屏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综艺形式内容

□蔡璐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益智类、娱乐类以及休闲类的综艺节目开始出现,不仅成为了人们娱乐的新型方式,还促进了媒体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在融媒体时代,很多综艺节目却出现了形式单一、创意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综艺节目的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围绕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融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不足

电视综艺以及网络综艺节目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娱乐的需要,是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重要形式。现阶段我国综艺节目的种类主要分为生活类、娱乐型以及明星类节目,但是根据对热门综艺《明星大侦探》《开始推理吧》以及《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的分析来看,其内容以及形式上存在非常严重的相似性,这也会降低人们对综艺节目的兴趣。因此,在后续的综艺规划中要针对创新问题加以改善。

此外,综艺节目在传播形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严重制约了信息的传播速度。部分网络综艺以及电视综艺节目依旧以传统的方式作为主要传播渠道,然而这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5G时代,人们会通过微博、公众号等形式了解综艺状况,这种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会对综艺节目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综艺节目要满足多渠道播放的需求才能够扩大市场。与此同时,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简便,综艺节目需要从原有的“看”转化为“互动”。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的综艺节目为了有一定的神秘性,会选择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阻碍了其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

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区别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电视综艺网络综艺也变得越来越多。相比于传统的电视综艺,网络综艺在形式与内容上会更加灵活,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也促进了网络综艺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在对我国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网络综艺的主要传播形式为互联网,电视综艺则主要是通过电视台作为主要传播途径进行播放。在监督管理方面,电视综艺的监管相比于网络综艺节目更加严格。第二,网络综艺节目会连续进行拍摄,内容上更加具有贯通性和系统性,这也进一步确保了人们的观感体验。[1]

网络综艺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在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综艺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市场占有度较大,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网络综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综艺会更加灵活,不会受到严重的制约。例如,芒果TV的《明星大侦探》便打破了传统节目形式与题材方面的束缚,开始针对社会热点进行内容的设计,使人们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得到一定的启发。此种真人秀的产生也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综艺的发展。

二、网络综艺在内容的设计方面会更加符合受众群体的需求,后期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因此可以确保一定的收视率。

三、网络综艺的内容更加具备创新意识。相比于电视综艺来讲,由于网络综艺的灵活度以及可发挥空间更大,因此很多制作方会进行题材的创新。例如《明星大侦探》《乘风破浪的姐姐》等,此种新题材与类型的创新会进一步调动关注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共鸣,进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此外,网络综艺在预告剪辑方面会更加注重悬念的营造,进而引导关注进行观看,可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发展路径

一、优化节目表现方式。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可以促进节目之间的融合发展,也能够使两种综艺节目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创新,促使我国综艺节目能够多种形式进行发展。第一,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应该互相进行融合与创新,借鉴对方的优势与优点使综艺节目能够新一步得到发展。第二,网络节目也需要学习电视综艺的形式,提升整体综艺质量与水平,使综艺的制作可以更加规范,内容更加积极向上。第三,在融媒体视角下,各种媒体平台的出现也丰富了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传递形式,如3D以及VR技术等,这对于综艺节目的发展来讲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科学做好管理和控制,确保其发展方向满足实际需要。

二、增强节目宣传。在融媒体时代,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在宣传方式上得到了优化,既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进行平台信息的宣传与推广,还能够借助相应的信息渠道,拓展传播宣发量。此外,在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信息传播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更多人了解节目基础信息,进而拓展市场竞争力。[2]

三、创新节目发展观念。在融媒体视域中,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均需要遵循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并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突出自身优势。一方面,对于电视综艺来讲,需要借助互联网以及网络平台的帮助,优化自身发展管理结构,进而对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加以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综艺节目需要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使用,并在节目创新之前做好观众喜爱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综艺在内容与形式上可以更加专业化。此外,电视节目需要融合网络综艺的形式,拓展传播信息的方式,如推出官方平台等使电视综艺可以更高质量的完成转型与改革,提升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

四、优化节目形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电视综艺节目以及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环境。首先,电视与网络综艺节目若想要达到创新发展的要求,便要在内容设计上尽可能的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便需要工作人员要在取材的过程中加大对观众、民生生活、社会现象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此外,在综艺节目发展的同时,要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进行收视率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要受众群体以及人们喜爱的内容情况,进而对后续的综艺内容进行完善,必要时可以增加一些区域性特色,例如挖掘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等,使其成为综艺节目创新的一部分,以此增强节目的宣传与教育效果。对于综艺节目来讲,怎样科学地进行创新才是关键,要用新颖的内容与形式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娱乐节目的需求。如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在内容的规划与设计上便独具一格,既打破了传统读书节目的局限,又开创了文化与综艺相融合的新宣传形式,使其在短时间内便迅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3]

为进一步促进综艺节目的进步,媒体工作者需要不断强化节目的内在价值,文化综艺形式的打造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综艺娱乐性的需求,还可以使媒体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通过舆论以及综艺节目的引导,起到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的作用。

五、拓展电视综艺节目的盈利模式。在过去,电视综艺节目主要的盈利内容便是广告的植入,而在有关部门的规范治理下,广告植入的数量以及质量被严格监督,这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鉴于此,要求电视综艺的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在广告商选择的过程中慎重分析,既不能够过于在乎短期利益,也不能违反相应的规定。此外,广告商的选择需要符合观众的实际诉求。收视率是综艺制作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广告选择时要结合节目性质以及观众需求进行,使广告招商与综艺品牌能够相辅相成,协同发展。[4]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此过程中电视综艺以及网络综艺也应该紧随发展趋势。对于网络综艺来讲,其主要的盈利形式为网页浏览以及下载量。而在网络支付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综艺也需要进行形式的创新,例如可以进行VIP设置,要求部分综艺节目必须要充值支付才能够观看,以此确保平台的经济效益,这是节目创新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此外,付费的内容应该保质保量,并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做好宣传工作,促进综艺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六、增强综艺节目的互动性。对于网络以及电视节目来讲,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帮助媒体人员时刻了解人们的需求,并运用互动的形式使观众拥有一种参与感,拉近节目制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了解群众的反馈信息,并针对性的进行节目调整。其次,可以运用平台直播的形式,使观众在观看综艺节目的同时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而增加综艺的讨论度与曝光度,为观众提供一个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的环境。再次,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台征集的形式引导观众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进而为节目的制作提供创新来源,集思广益。例如在《明星大侦探》中,很多案件的设计都来自于明星以及网络作家、网民的分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关注的节目制作积极性,为节目的发展巩固了一批坚实的观众。最后,实现节目的跨屏播放。在融媒体时代,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对时间以及空间的需求,观众不仅可以在电视上观看综艺,还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源进行重复观看,此种跨屏播放与宣传的形式规避了传统综艺传播形式的不足,可以利用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合作的形式进行二次宣传。此外,很多电视综艺的受众为中年人,而网络综艺的受众则主要为年轻人,利用电视与网络综艺的跨平台播出则可以进一步拓展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增强综艺节目的时效性。

与此同时,电视综艺的制作平台与网络综艺的制作者应该积极地进行沟通与合作。例如,电视台可以进行节目的制作,网络平台则运用自身优势进行宣传等,二者之间的合作可以满足优势互补的需求,使电视综艺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都可以达到提升播放率的需要。例如,芒果TV与湖南卫视之间便是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节目在两个平台中都可以互相宣传与播放。这种战略合作有利于利益捆绑、互利互赢,使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逐渐形成品牌IP,进而达到综艺节目对播放量以及受众群体分布的需求。总之,综艺节目的制作需要加大对技术的运用,进而拓展宣传渠道,为综艺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5]

猜你喜欢
综艺形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主要内容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