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市晚播小麦丰产要点

2022-02-10 14:18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9期
关键词:苗情中耕分蘖

郭 伟

(山西省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 晋城 048000)

2021 年晋城市降雨异常偏多,全市累计降雨量1399.8 mm,是常年的2.4 倍。为保证全市小麦种植丰产,探索总结出了针对性栽培管理要点。

一、抢收抢种保面积

针对9~10 月持续连阴雨天气,重点推广3 项技术。

1、抢时播种

号召麦农改变过去“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种植习惯,进入白露节后,抢抓降雨间歇,只要土壤墒情适宜,及时进地抢时播种。1 年只种1 季小麦的“老麦地”,只要机械能进地立刻播种;有前茬计划种小麦的地块,做到早腾地、早晾晒,即前茬作物收获后迅速将秸秆移至田外,促进土壤晾晒,符合进地条件时立刻播种。当年全市早播与适播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8.74 万亩。

2、延时播种

超过适播期后,每增加2 天,播量需增加0.5 kg,通过提高播量指导农民“地不冻,一直种”。应用此方法,最迟推种时间可延长至11 月12 日,进入农历“立冬”节气,全市晚播小麦面积达到35.26 万亩。

3、减少机械进地作业次数

采取探墒沟播、机械旋播、硬茬播种等技术,使用整地、播种、施肥一次完成的种植机械进地作业,防止多种机械进地作业引起土壤泥片化,提高小麦出苗率。

二、选用优种保出苗

建议麦农选择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在城区、泽州、高平、陵川(除马圪当乡)、阳城西部山区乡镇、沁水东北部山区乡镇种植冬性品种[1]。扩浇地和水地主推中麦175,可搭配杂交品种京麦179 等。肥旱地以长麦251 为主,搭配长6359。一般旱地主推长6878,泽州可搭配泽优1 号、晋麦93 和晋麦98 号;阳城、沁水(除冬性区外)、陵川县马圪当乡和古郊乡锡崖沟村,种植半冬性品种。水地主推中麦175、济麦22、鑫麦296、良星99;旱地主推临旱536、晋麦79 号、运旱805。

三、趁水追肥保越冬

据越冬前调查,全市一、二、三类小麦苗情比为23:49:28,差于常年苗情。需采取措施保越冬。

1、趁雪追肥

2022 年1 月20~24 日,全市迎来入冬以来最强降雪,积雪深度6~9 cm,号召麦农趁雪追肥,每亩均匀撒施尿素5 kg、磷酸二铵3~5 kg 或硝酸磷肥7.5~10.0 kg。选择降雪前或降雪中撒施,以便养分下渗、提高肥效。

2、趁墒追肥

全市麦田正月15 前后进入昼消夜冻的土壤冻融期,利用此期的返浆水耧追施尿素7.5~10.0 kg。

通过上述两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全市晚播弱苗赶队转壮。2 月10 日苗情调查,一、二、三类小麦苗情比例转化为28:49:23。

四、加强春管促弱转壮

针对不同麦田,采用不同春管技术进行田间管理。

1、“土里捂”麦田

促苗早出土,早生长。及时划锄,防止板结,提温保墒,促进出苗。三叶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苗赶队生长。

2、“一根针”麦田

促苗早发生长,一促到底。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提升。三叶期后进一步强化肥水管理,促蘖增穗[2]。

3、旺长麦田

控促结合,以控为主。返青前开展耙耱,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重镇压1~2 次,或中耕锄划断根,抑蘖控旺。也可以起身初期进行化控,预防后期倒伏。旺长麦田出现早衰时及时肥水管理,防旺转弱。

4、三类苗

促弱转壮,一促到底。此类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麦苗瘦弱且根系不发达。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及早趁雨(雪)亩追施尿素8 kg 左右,雨(雪融化)后能进地时浅中耕松土。晚播小麦最好进行2 次划锄,第1 次在返青期,杂草较多地块要浅锄1 次,以锄去杂草、提高地温、促进快速返青和春季分蘖。第2 次在拔节初期,以利于促根下扎,更好利用水肥。

5、二类苗

促控结合,以促为主。春季管理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在中耕划锄的基础上,地力水平较高地块可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地块可在起身前期进行肥水管理。

6、一类苗

控促结合,防旺稳壮。控制早春分蘖形成旺苗,提高分蘖成穗率。雨后及时进行耙耱、中耕、镇压,中耕深度7 cm 左右,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根据苗情、墒情遇雨进行(或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不超过5 kg。

五、化学除草争水肥

返青后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未开展冬前除草的麦田及时化学除草。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 天内日平均气温要在6℃以上,最低温不能低于0℃,喷药时气温最好高于10℃。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科学分类选择防控药剂,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选用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猪殃殃等阔叶杂草。除草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拔节后禁止化学除草,恶性杂草可人工拔除。

六、浇水喷肥防冻害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预防春季冻害。土壤悬虚麦田及早镇压,防止冷空气侵入;旺长麦田要镇压、中耕相结合,或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化学调节剂控旺促壮,以防提早拔节,受冻后影响穗分化。冻害前,有水浇条件应在降温前灌水;无水浇条件可在降温前喷施叶面肥,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轻降温的不利影响[3]。

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只是少部分叶片受冻麦田,可先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中耕划锄。叶片受冻严重但墒情较好麦田,可先中耕划锄,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育,新叶片长出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墒情较差但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 kg,并及时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新叶生长;没有水浇条件时先进行中耕,新叶长出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每亩追施尿素1 kg;部分分蘖受冻死亡麦田,应立即浇水,并亩追尿素7.5 kg、二铵2.5 kg,以促进小蘖赶大蘖,提高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减少损失。

七、“两增两减”促丰收

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危害损失和农药使用量,确保小麦生产安全。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二病三虫”防控。

1、小麦条锈病

带药侦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0%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等。

2、小麦白粉病

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等。严重发生田可间隔7~10 天再喷1 次。

3、小麦蚜虫

苗期百茎蚜量达到200 头时重点挑治。百穗蚜量达500 头时立即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控,可选用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常年重发区,穗期气候条件适宜且蚜虫发生代次增加、繁殖速度加快呈暴发危害时,需立即组织应急防治。

4、小麦红蜘蛛

返青拔节期,平均33 cm 行长螨量达200 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脂、哒螨灵、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采取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5、地下害虫

秋播包衣种子或选用辛硫磷、二嗪磷等药剂拌种。返青期每平方米有地下害虫1~2 头时,可用辛硫磷等药剂灌根防治。

八、龙口夺食抢夏粮

进入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晾晒,遇阴雨天气需做好烘干工作,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九、结语

2021 年,晋城市在面对不利气候条件下,探索推广相关技术措施,确保2022 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63.22 万亩,总产达1.75亿千克,比2021 年增产1.7%。

猜你喜欢
苗情中耕分蘖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