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临港新片区独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2022-02-11 23:05朱建忠
交通与港航 2022年6期
关键词:临港片区轨道交通

朱建忠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临港新片区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空运、海运、内河、铁路、轨道、公路等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以构建“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管理智能便民”独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及枢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优先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到2025年初步建成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在对外交通规划方面,一是优化港区功能,完善港口布局,充分挖掘港口潜能,加强对港口岸线资源的管控,持续完善“两海港+两枢纽”的航运总体枢纽布局。二是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水、公、铁”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内外衔接高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的自动化水平。三是规划建设沪通二期、沪乍杭铁路两条对外通道,与上海东站对接,增强南汇新城向北、向西的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铁路网络“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全面融入国家交通运输大通道和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充分激活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能力,适时扩建四团站,形成以四团站为核心的物流集散系统。四是规划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轨道交通16号线(建成)、南汇支线、南枫线和27号线及南延伸。五是对外公路交通方面,构建“两环、两联、两射”多通道高快速路对外通道,提升沿海、沿湾区域综合运输走廊的服务效率和能级,增强对南汇新城的引领作用。

内部交通方面,一是结合功能分区特征,规划形成“环+十字”的骨干路网系统,满足不同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二是规划形成6条中运量线路,线路覆盖主要客运走廊、重点开发区域,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接驳。三是完善常规公交,积极推动多网融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规划形成“射(对外)+串(组团间)+绕(区内线)”格局。针对交通枢纽站或特定的职住区,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发展定班线和共享班车等辅助公交,灵活响应需求。四是综合统筹轨道交通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的研究成果,规划形成“两中心、多节点、广覆盖”的公交枢纽总体布局。五是围绕居民的通勤、生活和休闲活动,重点聚焦慢行网络构建、慢行接驳节点、重点慢行功能片区,以“连续成网、空间复合、便捷接驳、特色彰显”为总目标,通过“融两网、重节点、塑特色”,构建安全、连续、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六是打造一体化的绿色共享出行平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示范运用,促进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共自行车融合发展,服务市民多层次的出行需求。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未来将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为目标,全面落实交通强国临港方案,加快构建安全经济、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南汇新城建设,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临港片区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上海临港的海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