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息互联、绿色治理能力与制造业环境绩效

2022-02-13 06:30姚树俊荆玉蕾丁冠翔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绿色智能环境

姚树俊,荆玉蕾,丁冠翔

(1.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72;3.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一、引 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要持续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活力,但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中国制造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制造企业面对环境压力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在近几年发展速度放缓,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绿色低碳化生产的关键时期,同时创新绿色环保是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制造企业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变革,实现更绿色、更创新、更可持续的发展,创建智能绿色创新生产方式,发展信息智能化绿色制造技术,重视制造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智能互联可以有效利用挖掘的海量信息资源,为制造企业提供创新性的生产模式,有效解决目前企业、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采用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了“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举措,在主要目标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高效合理配置能源资源,持续减少污染物排放,所以生态环保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环境治理问题对未来几十年的亚洲制造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1]。企业如何协调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实施环境管理,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环境绩效,环境绩效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治理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同各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多数企业顺应时代发展都在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网络系统,通过信息共享来改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搭建的平台、技术实现共享发展[2]。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既可以是买方又可以是卖方,供应商作为卖方提供的原材料对于制造企业绿色生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制造企业在绿色采购环节更要利用获取的供应商环境治理信息进行选择,为企业选择绿色的供应商,并与其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此外,企业还要向客户传达绿色意识,与客户在绿色方面达成一致合作,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3]。技术创新是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制造业进行绿色转型过程中同样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持,增加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诸多文献提及制造企业受到环境政策的规制程度不同,会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研发投入进行绿色技术创新[4]。企业所处市场竞争环境越复杂,越能加快促进其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竞争新优势。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制造企业自身环境治理能力问题,然而对于如何发挥智能化环境信息互联优势,促进绿色治理合作,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环境绩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智能互联技术,从环境信息共享的角度,结合绿色治理合作与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智能信息互联、绿色治理能力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影响机理,为中国制造业降低绿色成本和碳排放量提供理论支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绿色环保的社会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制造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理论回顾

(一)智能信息互联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发生变革,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交互,中国制造业亟须抓住时代重要变革带来的机遇。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变着经济发展,所以中国制造业更要导入人工智能这一重要动力,为传统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动力换挡”。智能互联正是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具有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属性,将成为经济社会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从全球层面看,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快速进步,但是遗留的重大环境问题亟须解决,例如环境失衡、生态资源枯竭等,智能互联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智能互联为信息融合共享带来新渠道,加快推进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重构传统产业的业务模式,搭建智能信息互联网络平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功能。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的融合丰富了智能信息互联的内涵。智能信息互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互联本身使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智能化的方式,所以更加智能高效;其次,智能化的相互协作、快速发展。智能互联可解决信息互联与合作问题[5]。智能互联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化、开放化整合,借助智能化、互联化获取信息优势。智能互联的基础是信息和数据,通过智能互联企业能够及时连续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评价,改善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实现技术开放,信息共享,提高制造业的信息沟通管理能力[6-7]。现有的文献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企业创新绿色治理手段角度,依托现有的环境制度,利用智能化互联网络,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企业环境,提高信息共享化程度,降低企业合作成本,促进协同创新[8]。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利用智能网络进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建设信息化平台,改善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实现信息共享。从产业互联网角度,运用多案例研究法从制造企业选取经典案例指出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的影响,利用互联网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创造竞争优势[9]。新技术革命将成为环境治理的新途径,环境治理能力将受到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驱动,实现绿色发展[10]。从环境治理宏观角度指出,在当今“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环境信息网络平台使得环境信息共享化程度提高,改善环境信息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11]。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企业互联程度提高,促使企业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从粗放型经济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增长;并且指出通过互联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能够与供应商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消除通信屏障[12]。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智能化、互联化能够促进传统制造企业战略转型,利用智能互联获得信息优势,与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加强环境治理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增长。

根据已有研究,考虑到智能信息互联运用到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共享、智能化和网络化三个方面,所以,本文采用“环境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与合作企业共享资源程度提高”“信息快速准确分享程度提高”“智能互联技术应用的网络化程度提高”这四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测量企业的智能信息互联能力[13-14]。

(二)绿色治理能力

绿色治理是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和市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不同治理主体发挥不同的功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经济发展。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承担者,绿色治理理念是要重塑传统企业的内外部治理环境,最终实现绿色转型。在绿色治理过程中,绿色治理绩效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反之,它也是驱动企业继续进行绿色治理的关键动力,然而绿色治理能力是决定企业绿色治理效果的关键,提升绿色治理能力成为当前企业绿色治理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绿色治理能力是指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能力,指企业在采购、生产、营销、考核、财务会计、企业文化、风险控制等方面融入绿色治理理念实施环境治理的能力[15]。以往对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用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来衡量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16-17]。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首次从微观企业的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外资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衡量企业绿色治理能力指标[18]。从绿色信息共享的角度研究了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绿色绩效,将信息共享合作能力作为衡量企业绿色治理能力的指标[3]。通过内部因素和家族因素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将绿色治理能力定义为企业对环境问题的反应及其对绿色创新影响程度[19]。通过研究绿色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将绿色治理能力定义为企业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内部整合和外部合作适应环境变化对企业影响的能力[20]。综上所述,学者对企业绿色治理能力的衡量角度少有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本文将从企业的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绿色治理合作主要指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和经销商联合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就绿色治理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共享环境资源和知识。绿色技术创新主要指企业投入创新资金研发绿色环保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能力。

基于现有研究,分别从绿色合作信息共享和绿色研发投入的角度,界定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八个重要衡量指标。对于制造企业,与供应链上的成员进行绿色治理合作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鉴于以往对绿色供应链环保合作的研究,本文将从与供应商的绿色治理合作和与客户的绿色治理合作两个方面来测试企业的绿色治理合作能力,所以采用了“与供应商共同制定环境战略”“与供应商共享绿色生产技术”“与客户达成环保共识”“实现售后资源回收”等四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测量企业的绿色治理合作能力[21]。对于绿色创新,本文主要从绿色技术创新角度衡量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参照以往文献,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主要从企业自身的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企业与供应商合作进行绿色研发两个方面来测试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本文采用“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费用增加”“环保专利数量增加”“与供应商进行绿色技术开发合作”“与供应商共同采用新的环境管理体系”等四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测量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22-24]。

(三)环境绩效

企业实施绿色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治理效益,即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财富,但由于绿色治理是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的,所以需要变革传统财务理论模式下的绩效衡量方式,同时衡量企业的生态环境资源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环境绩效是指企业对于减少外部环境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同时衡量企业进行绿色治理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取得的财务效益,追求物质资本财富与生态环境财富的平衡,争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如何对环境绩效进行定义和评价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结论,企业环境绩效应包括企业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对企业自身绩效的影响两个方面。现有的关于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测量大多是从狭义的环境绩效角度,通过定量的标准来评价企业环境绩效水平的高低。为研究节能减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用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作为企业环境绩效的测量指标[25]。为研究中国工业行业环境绩效,将CO2排放量作为环境绩效的替代变量[26]。通过研究重污染行业和污染密集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将单位绿色研发创新投入作为衡量环境绩效的替代指标[27-28]。通过对国外环境绩效影响较大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和降污减排作为具体标准建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环境绩效进行探讨评述,企业的环境绩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财务企业绩角度出发,即企业发生的环境问题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二是从环境保护质量角度出发,企业自主对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29]。环境绩效包括财务方面和环境质量方面,为环境绩效衡量提出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从财务和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财务方面从绿色成本降低角度进行衡量,环境质量方面从碳排放量降低角度进行衡量。

环境绩效是企业进行绿色治理的结果。绿色成本降低是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财务方面的衡量。参考已有研究,本文采用“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生产资源消耗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处理费用减少”“企业净利润增加”这四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测量企业绿色成本降低。制造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通过从碳排放量降低的角度衡量环境绩效的环境质量方面。鉴于以往对碳排放量测量的研究,本文采用“遵守低碳法规”“低碳能源投入量增加”“碳强度(每百万美元销售收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碳排放总量减少”这四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测量企业碳排放量降低[30-31]。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积极使用互联网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促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数据信息优势。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章的颁布,对于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不断加大,所以企业要利用智能网络的优势获取环境信息,对获取的环境信息进行监控和评价,进而提高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已有研究通过智能化、网络化可以使企业获得智能信息互联优势,开拓绿色发展新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智能信息互联与绿色治理能力

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信息互联技术实现了各行业智能化互联互通,将这些新技术与企业绿色环境治理相结合,转变传统的绿色环境治理方式,克服传统绿色环境治理监管较难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绿色治理能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10]。

当前,许多制造企业正在实施信息化、网络化,进行信息化转型,信息化平台与传统供应链的结合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获得信息,提升绩效。因此,企业运用智能信息互联在绿色环境治理方面,及时获取环境信息,不仅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绿色信息及时控制,还能从企业外部获取有关环境政策变化和供应商、分销商环境管理要求的信息。企业与下游消费者的合作优势来源于信息分享和协同发展。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可以促进彼此的理解与知识分享,提高企业合作创新能力[32]。由于实施智能信息互联,提高了企业的绿色信息互联能力,减少环境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的合作,提高企业绿色治理合作能力。

传统制造业由于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难以实现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各企业内部、外部互联互通,将碎片化的数据信息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引导传统企业作出实施绿色转型的实际改变,从而实现制造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33]。企业通过绿色信息系统,可以获得信息协同的优势,有助于绿色供应链上的成员实施绿色创新,提高绿色创新绩效[34]。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共享能显著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35]。根据信息共享理论,企业获得环境信息优势,可以获得企业的绿色生产技术创新知识,与供应链上的成员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并利用获取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探索式创新,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a:环境信息共享与企业绿色治理合作呈正相关

H1b:环境信息共享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呈正相关

2.绿色治理能力与环境绩效

通过绿色治理合作,企业和供应链上的成员采用一致的环境政策,有利于绿色供应链成员的整合,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降低绿色成本。企业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与会计行为(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并且解释了环境管理和财务绩效的影响。企业通过绿色合作可以促使可持续的环境动机产生了更多的环境行为,环境动机和环境行为可以影响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降低绿色成本[36]。制造企业的碳排放量一直较高,企业的环境治理压力较大,通过与供应链上的成员紧密合作,可以对供应商的环境治理能力有足够的了解,从生产开始就采用绿色原料,企业的碳排放量也会随之降低,提高环境质量。企业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利用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优势来提高环境绩效和企业竞争力。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味着企业要积极研发绿色创新技术,生产过程要实现绿色化,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最终生产出绿色产品。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7]。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传统的观点认为会提高环境治理成本,但波特假说指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自然资源观点(NRBV)提出的绿色战略之一是产品绿色创新,从价值链的角度强调产品绿色创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Lee K.H.和Min B.对日本制造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不仅降低了碳排放量,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财务绩效[38]。对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低碳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对实现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2a:企业绿色治理合作与绿色成本的降低呈正相关

H2b:企业绿色治理合作与碳排放量的降低呈正相关

H3a: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成本的降低呈正相关

H3b: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量的降低呈正相关

3.智能信息互联与环境绩效

环境治理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企业绿色治理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39]。将智能化创新技术运用到环境绩效管理方面,可以促使企业获得环境信息共享优势,一方面企业能发现自身是否符合绿色生产标准,是否需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另一方面企业能够根据获取的环境治理信息选择绿色供应商,这样可以降低碳排放量,获得环境质量优势。企业通过新技术组建平台,吸引其他企业加入,实现加强内部成员之间的绿色信息和绿色技术交流的目的,让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9]。企业通过获取环境信息共享的优势,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4a:环境信息共享与绿色成本的降低呈正相关

H4b:环境信息共享与碳排放量的降低呈正相关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设置8个研究假设,具体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二)数据资料收集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问卷调查,由于研究的是制造企业绿色治理问题,鉴于环保部、深交所、上交所强制要求重污染行业进行环保信息披露,并且重污染行业大多数属于制造类企业,环境绩效是重污染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为了保证调研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在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中选择问卷调查企业,对分布在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陕西等省市的企业进行实证数据搜集。被调查的这些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对手较多,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大,企业受到环境政策的规制较多。为降低环境管理带来的影响,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希望将智能信息互联新技术运用到环境管理层面,提高绿色治理能力,最终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所以被调查企业的研究变量相关数据信息披露较为健全。填写问卷的人员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财务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从企业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其中,约55%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时间超过4年,大约60%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根据所要调查的80家企业的总体状况,要求这些企业填写问卷的人员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财务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所在研究小组于2019年4月开始发放调查问卷,2020年10月末调研结束。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调查软件“问卷星”共发出了300份调查问卷,电子邮件回收89份,“问卷星”回收179份,总共回收268份,经筛选,删除45份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为74.33%。调查问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概况;第二部分是智能信息互联量表;第三部分是绿色治理能力量表;第四部分是环境绩效量表。通过运用李克特七级量表设计问卷,分为1~7七个评分标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很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很同意”“非常同意”。

由于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是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这两者与制造业紧密相关,且环境绩效也是制造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所以选取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也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此次问卷调研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SPSS22.0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借助AMOS20.0建立环境信息共享、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五个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具体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系数图

四、实证研究

(一)信效度分析

整理搜集的数据,对各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通过对Cronbach α系数进行检验。问卷的各个观测变量的α系数都大于0.8,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问卷的各个题项具有较好的信度,如图3所示。其次,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各个变量的结构效度,检测了问卷中每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均大于0.6,一般情况下,因子载荷量的绝对值大于0.5就是有效的,因此说明研究变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的各个题项对于相应的潜变量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二)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22.0对环境信息共享、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五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共享与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之间的关系都是显著相关的,且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图3 Cornbach α系数信度检验

表2 相关性分析

表3 模型拟合指数

(三)拟合度检验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系数图。从模型拟合度计算结果表3可知,χ2/df为1.156≤3,GFI、AGFI、NFI、CFI、IFI和TLI都是越接近于1越好,本文的检验结果都大于0.9,符合判断标准,RMSEA为0.031≤0.05。所有指标检验结果都在可接受范围,拟合指数较为理想,说明该研究模型拟合度良好。

(四)假设检验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表4为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包括路径系数及P值,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表5为中介效应作用分析,逻辑关系如图5所示。

表4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图4 研究假设结果逻辑关系

表5 中介效应结果

图5 中介效应结果逻辑关系

通过实证检验,假设H1a、H1b、H2a、H2b、H3a、H3b、H4a、H4b验证通过,并且P值表明假设验证结果显著或非常显著。因此得出以下研究结果:环境信息共享和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成本降低以及碳排放量降低均呈正向关系;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降低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信息共享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绿色成本、碳排放量,还可以通过绿色治理能力间接影响企业的绿色成本、碳排放量。

(五)实证结果讨论

1.智能信息互联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治理能力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智能信息互联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1a、H1b成立,且环境信息共享对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为0.537、0.456,说明了环境信息共享对绿色治理能力两个方面均产生了正向的积极影响。该假设得到证明的原因在于,智能信息互联可以使企业获得环境信息优势,促使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环境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绩效。鉴于以上研究,制造企业应积极利用智能信息互联新技术增强企业获取环境信息、共享环境信息资源的能力,达到提升企业绿色治理能力的目的。

2.绿色治理能力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环境绩效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绿色治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a、H2b、H3a、H3b成立,绿色治理合作对绿色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降低的影响系数为0.463、0.342,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降低的影响系数为0.506、0.394,结果证明了绿色治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数据还可以发现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的间接路径系数都为0,由此得出,企业绿色治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都是积极而且直接的。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中,绿色治理合作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占据了重要地位。调查研究显示,企业在面临的环境规制强度增加的过程中,绿色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降低企业受环境影响程度,并且企业会由于严格的环境政策积极进行绿色治理,获得财务效益和环境效益。

3.绿色治理能力在智能信息互联与环境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智能信息互联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4a、H4b成立,且路径系数为0.436、0.205,证明了智能信息互联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财务方面和环境质量方面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结果还发现智能信息互联可以利用绿色治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为0.480、0.364。由此得出,企业绿色治理能力在智能信息互联与环境绩效的关系间发挥的是部分中介作用。所以,制造企业应积极进行智能化转型发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用于环境治理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化生产,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使企业获得财务方面和环境质量方面的优势。

五、结 论

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全球社会广泛关注,绿色治理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环境信息共享、绿色治理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智能信息互联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绿色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智能信息互联程度越高,绿色治理合作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深化绿色治理合作,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环境治理的财务成本和提高环境质量。智能信息互联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制造企业应灵活运用智能信息互联技术,将其嵌入制造企业绿色化转型之中,提升绿色治理能力和环境绩效水平。在当前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应拓展智能信息互联技术应用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围绕如何健全现代化绿色治理体系,增强中国制造业环境治理效能,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智能信息互联技术融合,助推环境信息共治共享

制造企业应积极应对智能信息互联时代的新挑战,把握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型的新机遇,积极组织实施“互联网+”融合工程,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制造业数字云服务平台,支持现有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进行数据迁移,挖掘关键数字技术整合特性,发挥智能信息互联的技术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研发模式、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和价值链管理创新模式,培育智能信息互联产品生态服务体系,建立中国制造业环境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充分运用智能信息互联共享平台的数据集成优势,制定新兴信息技术与产品服务融合的智能信息互联技术方案,构建统筹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核心资源的开放式创新联盟,推进智能信息互联在制造业绿色生态价值链治理全流程的应用,形成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提升制造业环境信息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水平。

(二)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增强绿色治理合作能力

制造企业绿色治理能力关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制造企业应将“绿色生态化转型”理念贯穿到产品服务运营全过程。整合涉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产业链信息,实现环保诊断、环保评估、环保技术改造、环保融资和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制造业绿色治理向多领域、全周期的集成化服务转变。结合新时代绿色消费变化新趋势,对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等进行全方位治理,运用外部引进、技术升级、技术融合以及技术攻关等绿色技术创新措施,推动核心产品服务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打造绿色经济新增长点。同时,应强化绿色治理合作创新模式,与政府环保部门、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成立绿色治理合作联盟,有利于拓展治理交流渠道,共享绿色发展技术和绿色管理经验,深度挖掘环境生态信息资源,共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治理合作能力。

(三)打造现代化绿色治理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企业环境治理效能

制造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而且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进行多方协同推进,对标绿色发展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涵盖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的绿色治理创新体系,引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制造企业改善环境,提高治理效能。同时,制造企业绿色治理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离不开绿色金融服务的强有力支持,推动金融绿色化发展转型是绿色治理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拓展绿色金融服务,优化资金成本结构和期限结构,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进一步在管理理念、运营模式、数据资源整合和治理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创新的支撑效应,打造现代化绿色治理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中国制造业环境治理效能和可持续竞争力。

猜你喜欢
绿色智能环境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