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02-17 18:55
新闻传播 2022年8期
关键词:媒介人才文化

刘 迪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430070)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国家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媒体也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国际议程的构建中去。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波云诡谲的国际舆论,国际新闻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融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全媒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过硬、融通中外文化的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对我国媒体构建国际议程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必由之路。2018年教育部和中宣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文件提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如何革新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来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需求,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健全。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加,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观念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更新,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还存在与社会需求相悖的情况。实践教学体系与媒体需求脱节,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1]新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高校的培养体系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对于新媒介技术应用的课程涉及很少,学生的媒介融合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范畴过于狭隘,重视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以及长远人生规划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一些高校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存在误区和盲区,一流国际传播人才并不是“语言”或“新闻”的简单叠加,更不是二者的单打独斗。“新闻无学”和“语言仅仅是工具”的片面认识往往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无法融入到国际新闻传播的大势中去。[2]国际新闻传播的教育只有将各学科优势充分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融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面临的挑战

虽然近些年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数量大大增长,但是其新闻业务能力还远远没有赶上时代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一)媒介技术迭代更新,全媒体人才匮乏

如今媒介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传媒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且逐步实现了跨界融合,然而很多高校的培养体系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学生的媒介融合意识和能力不高。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往往专业技能单一,对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往往只知皮毛而无法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仍在飞速发展,网络使用群体也在愈加庞大,加快搭建移动传播平台、构建智能化的全媒体国际传播格局,才有可能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使我国媒体能在国际上抢占更多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正处在与新媒体加速融合的转型阶段,新媒体岗位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具有互联网思维且能胜任全媒体流程的人才紧俏。而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健全,人才培养的观念以及教学质量考核都比较滞后,缺乏应有的实操实践类课程,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需求,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是目前高校应该深思的。

(二)跨界培养大势所趋,复合型人才紧俏

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该是能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较高的新闻业务能力修养,能深入地了解我国国情以及世界局势,并且能熟练使用外语和新媒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3]如何将多种学科优势进行充分融合,成为当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一大挑战。

国际新闻传播首先对语言的要求极高,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标配。很多外语类高校依托外语优势进行学科资源整合,开办“新闻”+“外语”双学位课程。也有学者提出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应突破简单的“英语”+“新闻”或“新闻”+“英语”的教学模式,要以跨学科的方法搭建“外语”加“新闻”加“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让新闻学扎根于人文社会科学深厚的土壤[4]。张恒军也提出过坚持综合型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新闻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5]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特定领域的新闻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进行深入报道,确保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由上我们都能发现目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

(三)国际传播的对外性,对人才文化素养要求提高

国际新闻传播直接对接国外的媒体和受众,这就要求国际新闻传播工作者能从中西方两个思维角度来理解问题、分析事件,并且使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这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绝不能只靠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更要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密切相关[6],只有传播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阐释中国文化及主流价值。如今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文化素养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避免技术焦虑,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的积累,培养融通中外文化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从文化理念和话语结构上推进我国国际新闻传播能力的建设。

二、融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一)拓展海外实践,培养全球视野

我国很多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模式往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践学分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浮于形式和表面。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务必要发挥国际化的办学优势,积极开展海外交流合作,以培养学生在陌生环境下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能力。可以与海外媒体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海外报道活动的实战现场中去。或者组织海外教学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传媒生态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如开设双学位课程,进行学分互认,开展海外短期游学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从而开拓国际视野。由于国际新闻传播的特殊性,单凭学生个人很难找到对口的实习机会,由高校拓展海外合作的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以全方位提升国际新闻传播能力。例如汕头大学的国际传媒班,把实践性教学活动变成常规性的课程体系[7],“变实习为实战,变课堂为现场,变校园为社会”,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二)增强国情教育,提高传播使命感

对于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来说,对国情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真实度,只有充分了解国情,才能将中国最真实的样子展现给世界,将最客观的声音传达给世界,为塑造中国形象以及争夺国际话语权而贡献力量。新时代下的国际新闻传播不仅要让学生走出去,开拓国际视野,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批不仅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还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为此各高校应该开设一些政治理论课、国际教育课、社会通识课等,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走基层的实践课,加深学生对国情和民情的了解。

此外,在当下新媒体的环境下,各种思潮都有了比以往更加便利的发声渠道,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往往还处于塑型阶段,很容易被多元价值观点而吸引,甚至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尤其国际新闻传播的学生未来还要走向世界,接触到更加多元的价值观点,在这种环境下坚守主流价值观的难度大大增加。对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树立坚定的新闻价值立场和国家立场。

(三)深化跨界融合,培养全能型人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传播的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新的媒介形态,也催生了新主体和新受众,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以“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为近些年的发展方向。[8]在此趋势之下,高校要紧跟媒体融合的趋势,培养具有跨界传播思维,可以熟练掌握多种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全能型选手。可以增设实操类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学会使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打破原有专业壁垒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课程包”体系和课程全面开放的选修制度。其学院所属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在推行实验资源的全媒体整合,力图在硬件和软件上形成具有媒体融合能力的实验平台[2]。以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培养全能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很多高校也都推出了“新闻”+“英语”+“特定学科”的课程设置,但是有的学校将不同学科的课时等分,学科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这无疑给了新闻学子巨大的压力,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将多种学科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深思的问题。对于语言能力,高校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全英语授课的模式,将语言技能的提升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授中去,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双语学习和外语表达的习惯,以提高外语进行新闻采编与播报的实操能力,一毕业就能立刻投入到国际新闻传播的环境中去。

(四)增设文化课程,增强文化自觉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其他文化的理解力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9]。文化差异会影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新闻报道的视角,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在纷繁多样的世界文化中保持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引导国际舆论的重要责任[10]。因此,高校应当增设文化类课程,并贯穿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因为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积淀的。此外,不仅要注重本国历史文化内涵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西方文化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学会用跨文化的视角来思考新闻事件。

(五)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近些年新闻专业仍在扩招,国家对于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仍有很大的需求,然而目前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很多教师都缺乏在媒体业界的从业经验,这样会使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陷入纸上谈兵的危机。国际新闻传播的师资队伍应探索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展教师的学术视野以及国际视野,并且要定期进行考核与培训,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其对新媒介技术的掌握能力,活跃其教学思维,提高新闻传播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还可以加强与海外媒体的合作,聘请有经验的海外媒体或国内驻外媒体的编辑记者到高校讲学,传授最前沿的新闻理论及媒介技术。此外,还要积极引进优秀外籍教师,丰富国际新闻传播教师的师资来源,以形成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但与此同时,外籍教师的聘用一定要慎重,对外籍教师的考核也要严谨。

结语

传统媒体也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蜕变与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下走出来的人才早已经不再适应于如今融媒体环境下对国际化高素质的新闻人才的需求,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的革新迫在眉睫。如何根据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对接国家发展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高标准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学术界以及传媒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媒介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谁远谁近?
书,最优雅的媒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