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进路

2022-02-19 00:17黄元丰曾嘉怡余泳欣
教育观察 2022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基因

黄元丰,曾嘉怡,余泳欣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运用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路径。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在形成、发展、传承中最稳定的因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象征”[2]。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内在契合性,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法宝。因此,系统分析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机理,科学建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进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灌输: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起点

红色基因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基因,这就决定了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元素,二者在理论基础和价值诉求上具有根本一致性。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挖掘红色基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元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灌输法”: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法

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列宁的灌输与日常生活意义中的道德灌输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内在地包含着灌输对象的主体性和灌输方式的灵活性,列宁明确指出,理论灌输要“尽量设法提高一般工人的觉悟水平”[3],避免“反复地咀嚼一些大家早已知道的东西”[3]。这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方法遵循。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注重理论灌输的方式,掌握理论灌输的方法,以理论灌输为起点,不断扩展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形成完善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体系。

(二)“思政课”: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红色基因“集历史性、文化性、价值性为一体,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力、感染力、说服力、创新力和变革力”[4],是“思政课”的天然素材和优质资源。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育,特别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思政课”要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元素,活化红色历史,优化教学方法,凸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导向和价值导向,明确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任务,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

(三)“大思政”: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格局

大学生的理想树立和价值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调动一切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因素。一方面,要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所有课堂教学,形成红色文化课程教育网络,切实增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生活,从而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延伸,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文化肌理和生活习惯,实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日常化、生活化,让大学生全方位、持续性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二、文化滋养: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文化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文化心、以文育人,综合运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时代文化的滋养作用,促进大学生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形成。

(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土壤

红色基因是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耦合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存在理想诉求和思想观点上的契合”[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集体主义价值的追求,与红色基因的价值诉求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根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元素,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找准大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兴趣点和共情点,推动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厚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土壤,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根基。

(二)革命文化: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支撑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近百年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它靠的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红色文化。”[6]革命文化诞生于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是带领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远离苦难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不畏强敌、奋勇拼搏、求真务实的精神标志。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素材资源、强大的精神张力,是红色基因形成的最重要的文化基础。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归革命文化、立足革命文化、依靠革命文化,引导学生回顾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学习博大精深的革命文化、感悟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从革命文化中明白真理、明辨是非、汲取营养、感受力量,从而为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文化支撑。

(三)时代文化: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基础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思想敏锐的群体,具有学习能力强、自我意识强的特点,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文化的影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时代文化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应时代文化的需求,把握时代文化的变化,呼应时代文化的声音,从时代文化中去找寻其和红色基因价值诉求、理论主张的共通之处,用时代文化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加强红色文化与时代文化的融合,不断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和大众化,推动红色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方法论指导,奠定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实践锻炼: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只有立足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并不断强化。同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可见,实践锻炼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观实践、劳动实践、社会实践不断深化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一)参观实践: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需要

红色历史是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行之有据、行之有效的载体,但是,红色历史与大学生在时空上存在差异,要将其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缩小产生于革命年代的红色基因与生活在当代的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或间接的视频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深入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红色历史纪念场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体验红色文化、感悟红色文化。通过参观实践,学生可以了解革命先辈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身临其境地触摸立体而鲜活的红色文化,接受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熏陶,感悟红色文化穿越时空的思想魅力和精神张力,从而在思想深处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在实践中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达到春风化物、润物无声的目的,真正增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二)劳动实践: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要求

劳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文化和价值形成的关键。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文化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劳动文化是体育与德育交融的结果,是劳动过程中精神成果的集合。”[7]崇尚劳动、艰苦奋斗本身就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特征和鲜明标志,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发挥劳动实践的作用,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劳动实践。然而,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在高校教育中被淡化、弱化、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劳动实践的价值和功能,发挥劳动实践的作用,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劳动,特别是参加“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文化体验劳动,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红色精神历久弥坚,从而在思想深处树立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红色传人。

(三)社会实践: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要求

社会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红色基因是在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而矢志不渝地艰苦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关注社会实际、回应人民关切、解决社会问题是红色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题中之义。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归社会实际、立足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关注社会,体会社会冷暖、了解社会需求,特别是要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面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正确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强本领才干,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正确价值观念,将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内化于思想观念、外化于行为实践。

四、环境熏陶: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个教育主体向教育对象的单向度灌输的过程,而是基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实现外部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一)校园环境: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途径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空间,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外部环境。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进,思想意识日渐多元化,一些不良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一定的腐蚀。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空间,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输入,让红色文化占领校园环境空间,用红色文化激扬青春文化、引领时代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态,抵御错误价值观的腐蚀和冲击,筑牢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校园环境基础。

(二)社会环境: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途径

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开放的,除受校园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调动社会环境的一切积极因素,让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教育作用同向而行,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特别是城市文化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以打造红色城市、红色乡村为目标,增加社会环境的红色元素,如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主题建筑物,宣传红色文化作品,让崇尚红色文化成为社会风尚,为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网络环境: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互联网在大学生生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越发明显。互联网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其中的负面信息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消解高校的正面思想教育,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网络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网络工作,让红色文化占领网络空间,引领网络文化价值方向。赋予互联网红色文化,不仅有助于将其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提升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基因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