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2022-02-19 06:29陈琳琳周瑾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射血左心室纤维化

周 娟,陈琳琳,周瑾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及供血不足所引发的心肌缺血坏死,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降低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2]。心室重构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重要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心脏成纤维细胞明显升高,随后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后的成纤维细胞又可分泌胶原、纤黏蛋白及弹力蛋白,这一类细胞均分布在心肌间,可损伤患者的心脏功能,对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术后心脏纤维化的预测是极为重要的[3-4]。以往的评估方法包括超声、核磁共振及血清学检查,但效果并不理想。心电图单导联ST 段回落程度(ST segment resolution,STR)良好是指相应区域血流重现的表现,若STR 不良则可以认为心肌循环存在障碍,从另一方面反映出ST 段抬高对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的不利影响[5]。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后STR 与梗死面积、左心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6]。但STR检测是否能够运用于心脏纤维化预测,仍有待考究。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以探究心电图STR 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2020 年7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早期心脏纤维化分为发生组(n=41)和未发生组(n=76)。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7]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②患者已于我院初次接受治疗;③患者>18 周岁。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②患者合并严重心肌病或者心脏瓣膜疾病;③患者为陈旧性心肌梗死;④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⑤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或肺源性心脏病;⑥患者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右束支传导阻滞。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0215)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术后心脏纤维化金标准:运用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马根维显对比剂购自先灵药业有限公司,以快速屏气序列扫描。患者以仰卧位,通过心电门控屏气扫描技术,常规轴、冠和矢定位相的基础上接收心脏轴、矢位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成像。运用对比剂促进心肌灌注;心肌灌注完5 min 接收相位敏感反转恢复TIWI 扫描,其中有8 层左室端轴切面,1 层左室双腔新切面,1 层四腔心切面。其中存在延迟强化的则判定为存在心脏纤维化。心电图STR方法:两组患者均在PCI 术后1 h 接受18 导联心电图,ST 段将J 点后60 ms 作为标准,对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 段高度进行测量,对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测量I、aVL和V1-V6 中的ST 段抬高最大导联值,对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则测量II、III、aVF 和V7-V9、V3R-V5R的ST 段抬高最大导联值。STR 计算方法,即ST 段抬高总和恢复百分比(sumSTR)=(术前sumSTE-术后sumSTE)/术前sumSTE×100,其中与术前比较回落幅度≥50%视为ST 段回落良好,若回落<50%即ST段回落不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病史、单导联ST 段回落、左室射血分数);采用多因素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 受试者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于患者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鱼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高血脂病史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组患者比较,发生组患者ST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进行logistics 回归分析发现,STR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3 各指标对于急性心肌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ROC 曲线结果显示,心电图STR 预测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78.9;左心室射血分数预测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灵敏度为70.7,特异度为84.2。见表3,图1。

表3 各指标对于急性心肌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图1 各指标对于急性心肌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图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僵硬以及心脏功能降低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心脏纤维化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心肌梗死后早期纤维化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9]。所以此次研究将心电图STR 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的检测中,以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心电图是一种简便、快捷和实用的心肌缺血检查方法。心电图ST 段能够表示心肌细胞生理电活动,可间接性对心脏微血管再灌注进行评估[10]。既往研究发现,心电图STR对于早期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心室功能及预后具有加高的预测价值[11]。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细胞会生成胶原纤维而产生瘢痕组织,不仅在梗死部位生成瘢痕,在非梗死部位也可由纤维化及心肌细胞生长因子对心脏形态和大小造成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2]。心肌梗死后纤维化引起的主要病理性改变则是心肌透壁性瘢痕,灌注不良和微血管循环异均可引起瘢痕的生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透壁性心脏纤维化也会引发室壁瘤、心室重构和心率失常[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发生组患者比较,未发生组患者STR 明显更高。提示术后早期发生纤维化患者存在明显的STR 回落降低。进一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发现,STR 降低是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究其原因,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CI 术后闭塞的血流得到恢复,进而改善了缺血性损伤,而术后早期纤维化的患者则因为心肌微循环功能异常引发心肌组织再灌注异常,不能有效的缺血再灌注,导致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异常,引发ST 段回落不良[14]。本研究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该密切关注术后心脏是否出现纤维化情况。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CI 术后,微血管痉挛、栓塞或纤维化均会引发微血管障碍,导致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下,细胞外钾离子的清除降低,复极也随之延长,引发ST 段回落不良[15]。另外,本次研究运用ROC 曲线分析STR 回落对于术后早期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其预测价值较高。本研究将心电图STR 回落运用于急性心肌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中并发现其运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的运用。但本次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对于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下次应当展开前瞻性基础研究,以为此次结论提供有力基础。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患者心电图STR 回落明显不良,心电图STR 回落幅度对于患者PCI 术后早期心脏纤维化的预测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射血左心室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