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联合丁苯酞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2-23 23:58郑建卫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评分

郑建卫

摘  要:目的  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安宫牛黄丸与丁苯酞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NSE、MMP-13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与丁苯酞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降低其NSE及MMP-13水平,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GCS评分;安宫牛黄丸;MMP-13;丁苯酞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05-02

重症脑梗死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及时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1]。丁苯酞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药物,可加速改善患者的脑微循环,对神经元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对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旨在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安宫牛黄丸与丁苯酞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5.89±4.3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5.82±4.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经头颅CT或MRI等检查确诊;病历资料完整;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脑外伤史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颅内出血或其他脑部疾病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予以降低颅内压、降脂、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口服治疗,0.2 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安宫牛黄丸(生产企业: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1761)口服治疗,3 g/次,1次/d。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其效果。

1.4  观察指标

①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总分3~15分,得分越低表示病情越严重。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41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损伤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元烯醇化酶(serum neuron enolase,NSE)、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④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基本治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90%及以上;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不足90%,但达到45%及以上;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少18%及以上,但不足45%;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不足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及GC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清NSE及MMP-13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SE、MMP-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症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危重症,如不能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且救治成功的患者,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临床在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药物减轻其脑组织损害,最大限度的改善其预后效果。丁苯肽可对大脑皮层细胞血栓烷素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加速前列环素产生,以免血栓扩大。该药物可调节MMP-13表达,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够保护神经元细胞,具有突出的神经保护效果。但单纯应用该药物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有限,临床建议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治疗有效性[4]。

安宫牛黄丸由多味中药组成,其成分中的黄连可清热、燥湿、解毒,牛黄具有清热化痰、开窍止痉的功效,栀子可降压镇静、止血消肿,郁金可活血镇痛、行气解郁,与雄黄、麝香、冰片、朱砂、珍珠及黄芪等配伍,可达到清热凉血和解毒镇惊的功效。由于该药物与丁苯酞作用机制不同,不会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临床治疗时可将这2种药物联合应用,使其能够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GCS、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更有助于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神经元受到损伤时,NSE水平会显著升高,其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MMP-13与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大的关系,其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加重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NSE、MMP-13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安宫牛黄丸与丁苯酞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减轻患者病情,降低其NSE及MMP-13水平,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赵旭,曹娟.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0):1357-1358.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甄诚,曹宾,刘明,等.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2):116-119.

[4]姜永宁.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GSH-Px、NO水平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3):206-209.

[5]张贇,盧仁凯,聂方华,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4):420-423.

[6]胡晓飞,朱先华,周艳,等.安宫牛黄丸联合丁苯酞治疗重症脑梗死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7):76-79.

猜你喜欢
重症脑梗死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脑梗死怎样治疗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