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及对出血量影响分析

2022-02-23 11:40刘平娥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出血量综合护理

刘平娥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临沂市平邑县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70-03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 h内阴道分娩及剖宫产者出血量分别≥500 mL、1 000 mL的情况[1-2],是产妇分娩后较常见并发症中,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3],产妇分娩期间产程延长,产力减弱,出血子宫收缩乏力,进而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需要尽早发现并干预,以改善预后[4]。如何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是目前产科护理中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常规护理工作由于护理措施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未针对产后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已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综合护理能够从多方面加强干预,促使产妇顺利分娩,最大程度地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临沂市平邑县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10±2.80)岁;妊娠周期37~40周,平均妊娠周期(38.42±0.35)周;初产妇42例,经产妇28例。观察组产妇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17±2.85)岁;妊娠周期37~41,平均妊娠周期(38.48±0.41)周;初产妇44例,经产妇26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产妇;②胎儿发育正常者;③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正常者。④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消耗性疾病者;③存在妊娠期并发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产前口头宣教;分娩期间,助产士密切监测产妇产程、生命体征及宫缩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如应用宫颈球囊扩张宫颈或打催产素等;第二产程时,产妇积极听从助产士的指挥,在助產士的指导下合理用力;产后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如按压宫底时出血量大,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排查和处理;为产妇进行日常护理和排尿护理。针对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及时协助医师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1)产前护理。①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产前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宣传册和播放分娩相关知识的教育视频等形式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分娩相关并发症及产后保健等方面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强调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害性及预防方法,重点关注高危产妇;与产妇进行积极、有效地地沟通,详细告知其分娩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或意外情况,介绍处理方案,减轻产妇对未知事件的担忧、焦虑及恐惧情绪,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疏导其不良情绪,使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自然分娩的信心。②产前准备:加强对产妇的饮食管理,以富含蛋白质、高热量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确保营养均衡,改善产妇营养状况,提高子宫收缩力。根据产检结果对产妇的身体状况及产力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做好应急预案和抢救准备。(2)产程中的护理。第一产程时,对胎心、宫缩情况进行全程监测,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分娩姿势,针对宫缩过强者进行有效指导,对于宫缩乏力者给予缩宫素;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和用力,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物,增强体力,期间注意做好其会阴保护工作,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分娩指导;第三产程时,监测产妇阴道出血情况,适时按摩子宫,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肉注射,检查有无产道损伤情况。(3)产后护理:重点监测产妇的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关注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全程监护。产后给予母婴同室护理,并进行早期母乳喂养指导,做好产后饮食管理;产后及时清理产妇的子宫瘀血,子宫下段异常收缩者及时进行子宫按摩;若出现软产道裂伤,则及时遵医嘱给予止血处理;产后加强保暖护理以及外阴清洁护理,以防发生感染。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产后2、24 h的出血情况。②计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出血发生率=出血例数/总例数×100%。③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沟通与宣教、服务态度、护理有效性及基础护理等,该问卷满分100分,0~69分表示不满意,70~79分表示一般满意,80~89分表示基本满意、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不仅与产妇自身体质和情绪等因素有关[5],还与高危妊娠、麻醉药物使用、分娩疼痛及产程延长等因素相关。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后采取积极干预比较,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显得更为重要。综合护理干预同常规护理相比,具有全面、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围绕如何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制定相对完善的护理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更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护理的效果确切。分析其原因为,①产前通过利用多种方式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可加强其对相关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提升其配合度[6],减轻负面情绪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产前饮食管理可增强产妇子宫收缩力;产前检查和评估有助于应急预案的制订。②产程中通过分娩指导能够有效控制进程[7],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保持体力,可预防或降低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还可避免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有助于顺利分娩[8]。③产后护理中鼓励母乳喂养,进行子宫按摩及饮食管理等措施均有助于产后子宫规律收缩[9],可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加快产妇产后恢复;而做好保暖、外阴清洁等护理措施,能够减轻其他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10],故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艳红.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93-194.

[2]赫永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5):541-542.

[3]景婷,赵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案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20-2422.

[4]姚海波.护理干预促进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康復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33-135.

[5]姚慧.系统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8):1518-1519.

[6]宋少珍.综合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3):93-95.

[7]胡艳.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2):222-224.

[8]刘欣.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4):427.

[9]赵守梅.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0):33-35.

[10]李琴.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9):1718-1720.

猜你喜欢
出血量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