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膝关节骨质增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2-23 11:40门玉梅孟维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应用价值

门玉梅 孟维玲

摘  要:目的  分析讨论综合运用各类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做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量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案为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依据其病情特点综合运用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分析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比较评估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后组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评估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后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运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其膝关节运动能力恢复,并可减轻疼痛程度,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更高,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膝关节骨质增生;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72-03

膝关节骨质增生为临床多发关节病变,致病因素较为复杂,患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及运动受限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1]。综合护理干预为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全新护理干预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病情特点的综合分析评估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进而改善护理效果[2]。为深入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汇总院内患者各项基线临床资料,讨论并分析综合护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量均为34例。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2.58±4.79)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8±0.48)年。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47±4.8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9±0.45)年。基础性临床资料对照分析,两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质增生;②无认知意识障碍,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并发免疫系统疾病;②存在膝关节手术史;③存在精神障碍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膝关节骨质增生基础性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包括电脑中频治疗、短波治疗、中药熏蒸、针灸等。

对照组患者采取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遵医嘱完成治疗期间各项护理操作,告知患者日常运动注意事项,如控制关节活动度,避免受凉等,并耐心细致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以改善其病情康复的整体效果。

研究组患者为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个体特点及规范化护理要求制订各项护理干预措施。(1)设立综合护理小组:院内设立综合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选派8名高年资护理人员为组员。组内成员研究分析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治疗流程及身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质量。(2)体位护理与病情观察: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强化体位护理,指导患者增加仰卧位时间,使膝关节充分伸张,加速血液循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日常活动,严格控制膝关节弯曲幅度,以避免膝关节疼痛加重。护理人员开展高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干预期间,需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遵医嘱对症支持各类慢性疾病,以预防不良事件发生。(3)电脑中频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妥善完成电脑中频治疗治疗前准备,配合医师调试设备,合理设定治疗参数。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告知电脑中频治疗流程及作用,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短波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开展短波治疗护理干预期间协助患者调整为舒适的仰卧体位,并适当调整仰卧位置,膝关节下方垫枕,选择适宜的电极辅助治疗。(5)中药熏蒸与针灸護理:护理人员将患者调整为平卧体位,妥善放置膝关节,利用中药蒸汽熏蒸病变部位,控制熏蒸温度,将治疗时长设定为30 min,以避免皮肤组织烫伤。针灸治疗选穴包括昆仑、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等,护理人员协助医师清洁患者皮肤组织,配合完成针灸操作,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6)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针对处于卧床状态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行被动运动,按摩膝关节周边肌肉组织,指导患者早期进行下床运动及不负重行走练习,待患者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减轻后,指导其进行上下楼梯运动。(7)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增加牛奶、蛋类、肉制品等高钙食物的摄入,指导缺钙严重患者服用维生素D,并告知其增加日晒时间,以促进钙离子吸收利用,加快病情康复。(8)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实施心理安抚,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病程较长,疼痛等症状反复发作,极易产生负性情绪的特点,为其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的资料,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其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以改善其心理状态。

1.4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觉模拟疼痛评分(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VAS评分分值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为正比关系。HSS评分项目包括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功能、肌力、畸形等,分值0~100分,得分与膝关节功能为正比关系。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综合评估,评估项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躯体,单项满分50分,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为正比关系。采用医院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值范围为0~100分,得分为80分以上属于满意,60~80分属于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n(%)],检验方法为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HSS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前组间VAS评分、HSS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骨质增生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病变,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可导致患者关节软骨产生退化性病变,也可诱发关节活动不利及僵硬等异常表现,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或瘫痪[3]。膝关节骨质增生治疗难度较大,主要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術治疗、中医治疗等,为改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需配合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VAS评分、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显著。这与牛莉等[4]研究结论一致,提示综合护理可减轻患者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综合护理可减轻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疼痛程度,其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调整膝关节舒适体位,利用电脑中频与短波治疗模式可刺激膝关节周边肌肉组织,改善血液循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传递。采用针灸及中药熏蒸护理干预措施可刺激穴位周边经络,活血化瘀,进而缓解疼痛。综合护理可改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膝关节功能,其原因为综合护理中融入康复医学理论,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膝关节主被动运动,可逐步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及活动能力,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综合护理可改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其原因为综合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并实施心理生理同步干预,患者身心状态均可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实现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升[5]。

综上分析评价可知,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干预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可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雪莲,孙慧娟,黎芬芬.规范化护理在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0):100-102.

[2]朱艳,董杏薇.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配合[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2):257-258.

[3]沈红芳,王娟.中药熏蒸配合针刺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620-1622.

[4]牛莉,曹丽.微信指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9):190-191.

[5]郝雪云,王聪,张慧,等.2017年渥太华小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锻炼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0):1022-1026.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