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体格、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23 11:40孟祥璐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宫颈癌生活质量

孟祥璐

摘  要:目的  评估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58例。常规组实施普通饮食支持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体格测量指标、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质重指数、体质量、皮褶厚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能够改善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营养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早期肠内外营养;体格测量指标;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74-03

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中,宫颈癌发病率与患病率均较高[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放化疗效果更佳[2]。在放化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降低患者放化疗的耐受性。因此,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6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8例。常规组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6.78±6.18)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1.52±0.22)年;经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查的宫颈癌分期:Ⅱ期20例、Ⅲ期18例、Ⅳ期20例。观察组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7.18±6.38)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1.45±0.20)年;经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查的宫颈癌分期:Ⅱ期19例、Ⅲ期19例、Ⅳ期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晓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联合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可积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患者;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同样的放疗与化疗,放疗总周期为8周。放疗过程中,宫颈癌患者施以顺铂(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62,规格:80 mg)化療,药物剂量为30~40 mg/m2,化疗时间为1次/周,共化疗5周。

1.3.2  营养支持

常规组:普通饮食干预。根据患者饮食偏好制订饮食计划,禁止患者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包括生菜、牛奶、瘦肉粥等。共干预1个月。

观察组:(1)营养护理方案。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2)营养总能量。根据患者体重制订,每日能量为30~45 kcal/ kg,每日总能量控制在2 500~3 000 kcal范围内。(3)营养干预方案:①肠内营养。患者肠内营养食物应以低乳糖、低维生素和低脂为原则。营养师根据患者胃肠情况制订营养干预方案,以优质蛋白为主,摄入占比50%,其余摄入食物包括胡萝卜、青菜、乳制品等;②肠外营养。给予患者复方氨基酸、葡萄糖、ω-3鱼油脂肪乳,静脉滴注即可。在静滴上述营养物质的同时密切监测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可适当加入适量维生素、谷氨酰胺、维生素等微量元素。(4)注意事项。若施以肠内外营养治疗后,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仍较重,护士应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共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体格测量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体质量、皮褶厚度。②检测并记录两组的营养状况,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③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9项,每个项目总分50分,正性项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负性项目指标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格测量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格测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体质量、皮褶厚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宫颈癌好发于50岁~55岁妇女群体,该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女性、吸烟女性、多孕多产女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癌是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导致我国妇女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宫颈癌疾病部位,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主要照射部位为盆腔,在盆腔内有部分肠道组织,这导致放射治疗对患者胃肠道也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3]。

因此,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常规组,观察组营养状况各项指标较优(P<0.05)。常规组接受的普通饮食并不能增强患者对于放化疗的抵抗力,其营养价值较低。而早期肠内外营养,通过交替供给,能够缓解患者胃肠道负担,给予患者胃肠道以充足的修复时间[4-5]。此外,相关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通过为患者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提高了患者的抵抗力,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体质量、皮褶厚度均较优(P<0.05)。可见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提高其体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说明营养干预也能有效促进患者胃肠的吸收功能,进而增加患者体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可见营养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体质,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综上,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梦玲,王富兰,赵庆华,等.宫颈癌根治术后间歇导尿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1,36(1):94-97.

[2]刘萍.中国大陆13年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大数据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41-45.

[3]李宁,朱辛茹.晚期宫颈癌病人营养现状及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60-62.

[4]周艳.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耐受性的作用[J].西南军医,2020,22(1):75-77.

[5]秦楠,姜桂春.营养干预对提高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8):83-86.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宫颈癌生活质量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