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2-23 11:40任学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炎性因子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

任学英

摘  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清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和血清CRP、TNF-α、IL-6、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病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胰腺炎;满意度;炎性因子;HAD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80-02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后,使自身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该病大多与患者生活习惯有关,胆结石和代谢性疾病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急性疼痛等,严重的会伴有高热、休克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主要采用药物干预,但疗效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对急性胰腺炎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升最终治疗效果[2]。本研究分析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0.61±7.42)岁;病程1~12 h,平均病程(6.35±2.87)h。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13±8.67)岁;病程1~13 h,平均病程(6.52±2.36)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等诊断为急性胰腺炎[3];患者胰腺未曾患过其他疾病;对研究方案无禁忌。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患者患有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重症胰腺炎。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如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做好预防与处理并发症以及管道护理工作等。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方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找到目前护理工作尚待完善的方面,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订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和诉求,以便在护理过程中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做到护理工作准确不滞后,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不适,逐渐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干预,提高护理依从性,有利于良好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合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干预方案,提高临床干预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每天严格按照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执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关怀支持、用药指导以及穿刺护理等,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主观感受以及病情变化并进行效果评估。每周汇总记录,依据患者病情和胃肠道反应等总结对比分析,及时调整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完善护理措施。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RP、TNF-α、IL-6、IL-10)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别以50分、53分为界限,低于界限分数为正常,高于则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评價护理服务水平和态度等,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IL-10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急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以及水肿、发热等,轻症患者表现为患病部位水肿,重症患者则表现为患病部位继发感染甚至坏死。急性胰腺炎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干预,会诱发腹膜刺激征、黄疸甚至坏死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干预急性胰腺炎,药物干预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但该病容易受到患者情绪影响,影响干预效果,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配合护理,提高护理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4]。

目前,急性胰腺炎较易复发,治愈率仍较低。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科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干预尚未形成统一模式,常规护理只是简单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心理护理,没有针对性,也缺少跟踪指导[5]。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发现,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疾病了解少,平时饮食不注意,多有吸烟、饮酒的习惯,因此本研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强调饮食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劝导患者禁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形成良性循环,提升疗效,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IL-10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心理护理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病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华,王守丽.分级心理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2):77,31.

[2]王桂霞.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6):177-179.

[3]中華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9,19(5):321-331.

[4]杨彩丽.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148-151.

[5]李艳红.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4(3):142-143.

猜你喜欢
炎性因子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