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观察

2022-02-23 12:08颜俊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颜俊

摘  要: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曲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400例慢性病患者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疾病控制率,慢性病防控有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不良行为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防控意识,有效提高患者慢性病的控制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疾控;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47-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慢性病的恢复周期长,不仅给国家增加疾病负担,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缩短患者的寿命[1]。在临床上控制慢性病,应从改善患者生活饮食的不良行为习惯入手,配合药物进行治疗[2]。本研究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并针对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曲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4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男106例,女9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02±2.6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69±1.58)年。对照组患者男104例,女96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2.21±2.9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4±2.2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慢性病;②行为可自理;③具有听、说能力;④可全程接受健康教育。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①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提醒患者注意生活饮食习惯。②在社区宣传板块进行防治慢性病的宣传工作。③设立微信平台服务,告知患者正确的健康实施,并帮助患者筛选网络上的正确信息。④为患者及其家庭制订个性化指导计划,改善患者对家庭生活、饮食的错误认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以及饮食结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①建立关系网:根据患者亲属关系、慢性病的类型、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等建立患者关系网,根据不同的情况,定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疾控中心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科。②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定期举办运动会、健身比赛等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鼓励全民参加。③提高宣传日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世界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无烟日”“肿瘤宣传周”等宣传日,用动画、漫画、海报、宣讲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④发动媒体进行宣传:慢性病的主要患病群体为中老年人,平时生活中大概率通过电视、广播获得信息,故应该加强与媒体进行结合宣传,不仅可以增加宣传范围,还可以增加信服力。⑤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健康教育培训班以及心理教育培训班,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的防控能力。⑥建立慢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关系、慢性病类型建立慢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并推选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成员交流分享慢性病控制中自己的经验方法,让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借鉴,较好的增强患者的自主能动性。⑦因患者慢性疾病种类不同,故应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教育措施。告知患者正确的生活规律以及饮食结构对自身恢复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并根据营养配比表计算患者各元素的摄入量。因患者文化存在差异,故应选择不同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采取医院自制评分表,内容包括糖尿病知识、高血压病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方式,共4个维度,满分为100分。0~50分为不知晓,51~80分为部分知晓,81~100为完全知晓;该量表克朗巴赫氏Cronbach’s 系数为0.915,各维度系数为0.684~0.956。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采取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比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包括吸烟、饮酒、食用高油食物、食用高盐食物、熬夜、食用高糖量食物、其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吸烟+饮酒+食用高油食物+食用高盐食物+熬夜+食用高糖量食物+其他)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健康教育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不良行为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高血压病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方式等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食用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熬夜等不良行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汽车、工业、农业、科技等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3]。慢性病作为高发疾病,一直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慢性疾病患者病例数不断增加,疾病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在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引发慢性病的原因较复杂,与遗传、环境、身体素质、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经临床数据可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存在很多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对慢性疾病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减少消极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以期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降低国民发病率致残率,实现健康化社会[4]。

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后,患者常对疾病不够重视,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此类疾病的有关危险因素以及注意事项。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调整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宣传栏、媒体等方面进行宣传,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健康教育在疾控中心普及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普及的过程中认真聆听患者的想法,对于患者的问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因在不同人却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将符合时代的健康教育知识传授至患者。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是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在选择教育方式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起到良好的慢性病防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庞翠军,张峥嵘,韦咏,等.广西公立医院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探索[J].医学综述,2020,26(19):3745-3747,3751.

[2]马家奇.全民健康信息化及其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要作用:慢性病全生命周期信息监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4):378-384.

[3]米合热古丽·吾买尔,李明月,艾克塔古丽·安外尔江,等.克拉玛依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36(4):56-59,64.

[4]司向,翟屹,朱晓磊,等.疾控系统视角下我国慢性病防控领域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4):268-271.

[5]韩晓洁,马智聪,裴剑锋,等.从医联体到康联体防控慢性病策略的变化——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微生物与感染,2019,14(2):64-68.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