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前脑钠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2-23 12:08刘孝文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价值

刘孝文

摘  要:目的  探究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6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NT-proBNP检测,并测量其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诊断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級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水平、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eman分析统计可知,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61,P=0.001);NT-proBNP与LVEF呈正相关(r=-0.594,P=0.002)。结论  NT-proBNP检测可快速有效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前脑钠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6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存在持续心力衰竭状态的一种临床疾病,并逐步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如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病情就可能会逐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临床上,早期确诊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临床上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配合进行身体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和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等来确诊慢性心力衰竭[2]。其中NT-proBNP检测具有检查时间短和检查结果准确的优点,该指标可有效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3]。本研究旨在探究NT-proBNP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6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Ⅰ级24例,Ⅱ37例,Ⅲ级15例。对照组男39例,女37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2.95±3.27)岁。观察组男38例,女38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2.33±3.15)岁;Ⅰ级25例,Ⅱ38例,Ⅲ级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和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经临床检查,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3];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NT-proBNP检测。为确保NT-proBN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试管中,将抗凝试管在试管架上静置20 min后,将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离心后分离血浆,采用罗氏(Roch cobas)电化学发光仪对两组患者的NT-proBNP浓度进行检测,并及时记录。入院24~48 h内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生产企业:美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IVID7,探头频率为2~4 MHz)测定LVEF、LVEDD。NT-proBNP批内差异为4.1%,批间差异为4.6%,实验室正常值:若患者的年龄低于75岁,则NT-proBNP应低于125pg/mL,若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则NT-proBNP应低于450pg/mL。NT-proBNP与心脏超声心动图同日测定,均由专人负责检查。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NT-proBNP水平。失代偿的心衰诊断的金标准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中LVEF下降及(或)合并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加。同时观察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NT-proBNP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级别的相关性

经Speareman分析统计可知,NT-proBNP与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61,P=0.001),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NT-proBNP水平逐渐递 增 :Ⅱ级(951.29±89.32)pg/mL,Ⅲ级(1852.34±589.52)pg/mL,Ⅳ级(4251.31±964.12)pg/mL。

2.4  NT-proBNP与LVEF心功能级别的相关性

经Speareman分析统计可知,NT-proBNP与LVEF呈正相关(r=-0.594,P =0.002),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LVEF逐渐下降:Ⅱ级(56.57±8.32)%,Ⅲ级(49.01±10.52)%,Ⅳ级(42.13±16.83)%。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病变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左室射血分数受损引起的一组疾病,舒张性心力衰竭往往先发于收缩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渐进性过程,早期心力衰竭可能尚未发生心脏形态学改变,通常表现为射血分数下降及舒张末内径增大,且患有该病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心脏病病史,如冠心病、风心病及心肌病等[4]。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后,常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心室整体收缩能力下降,且随着病情的加剧和心功能的衰弱,使得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逐步下降,且进一步影响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对患者心脏充血功能带来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和腹部、腿部水肿等现象,此时需提高警惕,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5]。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临床手段,对于失代偿的心衰诊断的金标准是超声心动图检查中LVEF下降及(或)合并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加,但老年人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史并存,难以准确区别是肺源性或心源性所致呼吸困难,还是二者并存,而且LVEF及LVEDD测定受操作医师主观技能、患者肺气含量、仪器等因素影响较大。

BNP是一种神经激素。当心脏容量负荷增加致心室壁张力及心室压力增加时,心肌细胞通过mRNA转录合成108个氨基酸所组成的BNP前体(proBNP)。当心室壁张力及心室压力进一步增加时,pmBNP被释放并裂解为无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NT—proBNP),和有内分泌活性的BNP。但NT-proBNP比BNP稳定并在检测左心室功能小时更敏感。多项临床研究表明。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有一定相关性,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的独征预测因子。依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重。其机制可能是心力衰竭时心室容量负荷增加使得心室肌合成分泌BNP增多有关。综合本研究结果表明,CHF Ⅱ-Ⅳ级心功能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心力衰蝎患者随着NYHA分级增高血浆NT-proBNP,BNP水平呈递增趋势,说明血浆NT-proBNP能敏感地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虽然NT-proBNP水平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肾功能、心房纤颤、心肌缺血、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等,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利尿剂与β受体阻断剂的应用也对结果有影响,但血浆NT-proBNP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是很好的心力衰竭标志物,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判断呼吸困难病因有重要价值,可广泛应用于临床。NT-proBNP水平可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6]。该检查方法速度快且准确度高,主治医师可根据诊断结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如果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则需及时予以治疗[7-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NT-proBNP检测可快速有效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婷,赵茜茜,崔晓博,等.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Ⅰ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5):971-974.

[2]安英男,唐敏,赵丽君.血清胱抑素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預后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5):71-74.

[3]顾伟.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铜蓝蛋白水平对高血压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2):27-31.

[4]付婕.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167-168.

[5]朱小山,张红申,杨峰,等.CHF病人血清儿茶酚抑素、和肽素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90-93.

[6]张蓉,章世平,蒋元翠.血清cTnI、NT-proBNP水平与妊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2):30-34.

[7]曲楠,何金龙,陈广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脏房室大小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44-45.

[8]刘永梅,申小梅,张向君,田立成,刘文阁,刘希云.神经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26(3):308-309,313.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价值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