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评价

2022-02-23 12:08王文刚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王文刚

摘  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选择为武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与对照组(32例,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具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间歇蓝光照射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92-0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其致病因素较多,危害性较大,应及时治疗。该类患儿多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许多研究都认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1]。不过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引起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方可。本次试验选取武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现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对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为武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日龄2~16 d,平均日龄(6.61±1.70)d;出生体质量2412~4105 g,平均体质量(3365.44±102.75)g;足月儿25例,早产儿7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日龄2~14 d,平均日龄(6.73±1.82)d;出生体质量2388~4108 g,平均体质量(3366.9±104.71)g;足月儿22例,早产儿10例。两组患儿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行。此次试验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试验征得患儿家长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蓝光治疗者;②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过敏者;③合并先天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干预措施。对照组加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蓝光波长设为410~480 nm,照射时间为8~16 h,治疗时用黑布罩住患儿眼睛及会阴部,共治疗1周时间。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生产企业: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24片)治疗,口服,2次/d,1片/次,共治疗1周时间。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胆红素指标(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为患者症状消失、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症状和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为症状和生理指标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发生率=(皮疹+发热+腹泻)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试验资料以SPSS 19.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胆红素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胆红素指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与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等,其致病机理复杂,与诸多因素存在密切关联,该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可损伤患儿神经功能,影响其机体生长发育,在确诊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治疗。该类患儿的治疗原则为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保障其生命安全。蓝光照射治疗对治疗该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印证,胆红素在吸收蓝光后,性质、结构会出现变化,可转化为水溶性结构体,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代谢,进而改善患儿病情,但单用此方法治疗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且治疗周期较长[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该药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胆红素的生成,且治疗安全性较高[3]。闫东梅[4]的研究认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用间歇蓝光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生理指标,其总有效率超过90.00%,且不良反应较少。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还可有效降低其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且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田凤珍[5]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此治疗方案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董蓓蓓,杨凡,闫红.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评价[J].临床研究,2020,28(1):142-144.

[2]姜凌,唐萍.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思密达联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89-90.

[3]吴春华,李翔燕.针对性护理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J].药品评价,2019,16(23):77-78.

[4]闫东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75-76.

[5]田凤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4):72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