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年高考英语作文中元话语的使用分析

2022-02-27 14:00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应用文人际语篇

邹 瑞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在具体语境中有效地使用书面语表达意义的语言能力(教育部 2020)。同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不仅要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而且要将语言组织为意义连贯的语篇。因此,作为联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话语”,在写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元话语”于1959年由泽里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首次提出,专指“关于语言使用、表现作者引导读者理解语篇的一种语篇现象”(Hyland 2005)。

在高中英语作文中,学生能否通过元语言进行作者/读者间的有效信息交换并准确表达题干要求、作者态度等已成为其语言组织能力的充分体现。下面,以2016—2022年高考英语范文为研究语料,从元话语视角分析高中英语写作的方式,并提出如何利用元话语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一、理论背景

(一)元话语理论

“元话语”旨在揭示作者/说话人采取何种策略引导读者/听众理解命题内容,彰显其命题态度,从而实现交际双方的互动。“元话语”被提出之后,许多语言学家从多种角度进一步解释、探讨,并将模糊语、连接语和各种评论语篇的语言归于元话语的范畴(Williams 1981;Vande Kopple 1985;Crismore 1989;Hyland 2005)。因此,作为联系文本和语境的重要枢纽,“元话语”逐渐成为研究文章、修辞与文本结构等方面的核心课题。

同时,“元话语”的研究模式分为以研究语篇互动为基础的“薄研究”与强调语言反身性研究的“厚研究”(Adel&Mauranen 2010)。其中,更成熟的是“薄研究”中元话语的人际模式(Hyland&Tse 2004),海兰德(Hyland 2005)认为,元话语既可以帮助作者体现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将语篇与特殊共同体成员联系起来。因此,他将其分为两个维度:信息引导式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人际互动式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前者的目的是利用文本使内容符合特定读者的需要,以便作者更好地展开观点,如过渡成分(tranditions)、框架标记(frame markers)等5小类;后者更能体现作者的个人观点,使读者与命题内容产生共鸣,如限定语(hedges)、增强标记语(boosters)等5小类。下面采用海兰德的元话语分类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二)元话语功能

海兰德在提出元话语分类方式的同时,提出了元话语的3个基本原则:(1)元话语与命题话语的范畴不同;(2)元话语指能够引发作者/读者互动的内容;(3)元话语仅指话语内部的关系(Hyland 2005)。具体来说,命题话语与元话语都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元话语充当命题意义之外作者/读者间交流的补充成分,即作者的主观态度而非对命题内容的评论。同时,元话语具有重要的人际互动功能。通过元话语的使用,作者能够引导读者意识到他/她所倾向的观点,正确预判读者可能产生的反应;读者也能理解语篇,与作者产生良好的互动。元话语还可以组织构建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使作者引导读者按照其设想理解语篇。

除此之外,《课程标准》提出,在书面表达过程中,语篇知识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根据交流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篇类型、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保持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例如,在英语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元话语组织语篇结构,可以使逻辑更加清晰,内容更有条理,整个语篇更加连贯。因此,提升教师与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元话语意识,对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流畅性、连贯性与逻辑性有重要作用。

(三)高中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即英语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还考查其综合分析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推进,读后续写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例如,《2022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并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然而,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课时紧张,并未安排单独写作课,导致学生并没有系统的语篇构建意识;教师、学生都将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词汇与阅读练习上,整体对英语作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仍有改进的空间。

二、元话语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使用情况统计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语篇知识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不仅要掌握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如语篇中段与段的关系,而且要掌握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即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元话语是作者/说者利用语言知识组织构建语篇并实现意义有效传递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苏克银 2019)。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写作的语篇连接度与情感传达度,根据海兰德(2005)关于元话语的分类,选取2016—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Ⅱ、Ⅲ及新高考卷中17篇范文作为语篇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例1:2016年全国卷Ⅰ:暑期兼职申请书(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and,so;Frame markers:I’m writing to...;Code glosses:just.

人际互动型:Hedges:would,could;Attitude markers:I am not quite sure,I’d be very grateful;Self mention:I,my;Engagement markers:find.

例2:2016年全国卷Ⅱ:邀请外国朋友参加摄影展(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because,furthermore;Frame markers:I’m writing to...

人际互动型:Boosters:there is no doubt,definitely;Self mention:our;Engagement markers:your;Hedges:can.

例3:2017年全国卷Ⅰ:用电子邮件通知英国朋友下次上课计划(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Frame markers:I’d like to...;Transition markers:so.

人际互动型:Attitude markers:understand;Boosters:always;Self mention:I,we,our;Engagement markers:by the way,you;Hedges:will,should.

例4:2017年全国卷Ⅱ:邀请外教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Frame markers:I’d like to...;Transition markers:at the same time.

人际互动型:Attitude markers:understanding;Boosters:sure,know,show;Hedges:would.

例5:2018年全国卷Ⅰ: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做客习俗(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Frame markers:with regard to,I’m delighted to give...;Transition markers:or,additionally,though,first.

人际互动型:Hedges:some,about,supposed,likely,in my opinion;Self mention:I,my.

例6:2018年全国卷Ⅱ:代表学生会介绍英文短片(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and,meanwhile;Frame markers:there is a short film...

人际互动型:Self mention:I,we;Engagement markers:by the way,you;Hedges:had better.

例7:2019年全国卷Ⅰ:留学生申请做美术馆志愿者(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Frame markers:in the hope of;Transition markers:for one thing,for another,therefore,in addition.

人际互动型:Boosters:always,will;Engagement markers:allow,you,think;Self mention:I,my,me;Hedges:would,could.

例8:2019年全国卷Ⅱ:告知队友球队近期比赛事宜(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Evidentials:according to;Frame markers:I’m writing to...,firstly,secondly;Transition markers:so,since.

人际互动型:Hedges:should;Attitude markers:attach importance to...;Self mention:I;Engagement markers:we,our.

例9:2020年全国卷Ⅰ:描写身边一位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记叙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moreover,on top of.

人际互动型:Boosters:do,very much,extremely;Hedges:should;Self mentions:I,me,we.

例10:2020年全国卷Ⅱ:介绍和同学参加采摘活动的经历(记叙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Frame markers:then,after,at the end of;Transition markers:besides.

人际互动型:Attitude markers:more importantly,understanding;Self mention:us,we.

例11: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Ⅰ:庆祝校报Youth创刊十周年(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in addition;Frame markers:I want to share...

人际互动型:Attitude markers:hopefully;Self mention:I,we;Engagement markers:you.

例12:2022年全国甲卷:以六月八日世界海洋日为主题的英语征文比赛(应用文)

元话语使用情况:

文本交互型:Transition markers:not only...but also...

人际互动型:Attitude markers:amazingly;Boosters:extremely;Engagement markers:our;Hedges:quite,in total.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元话语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使用特点

1.不同语篇类型采用不同元话语

英语写作体裁众多,如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及夹叙夹议文等。高考英语作文语篇类型以应用文居多,记叙文次之。无论在何种语篇中,元话语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统计发现,应用文涉及的元话语类型主要是框架型(23个)、自我型(31个)、强调型(16个)、参与型(18个)及模糊型(24个)。此种呈现是因为应用文注重实用性,在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输出能力的同时,测试他们传递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静 2020)。另外,记叙文偏重过渡型和框架型元话语的使用。因为记叙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逻辑性与连贯性,而过渡型、框架型元话语可使记叙文更流畅。

例如:“After picking fruits,we were taught to make fruits into salad,cake as well as fruit tea.At the end of this activity,we enjoyed the fruits we picked and the foods we made.”(2020年全国卷Ⅱ)这里的after与at the end of都是为了使事件的描述更有层次感与时间感。

2.信息引导式元话语中多借助框架型与过渡型元话语

框架标记语是用来标记文章结构顺序,以此引导读者/听众明确语篇顺序、预测语篇内容、掌握语篇目的及跟随话语转换。框架包括认知框架与语言框架,认知框架指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态时需要援引的背景知识,语言框架指具体由词项或其他语言形式特征携带或唤起的知识(高彦梅 2015)。

例如:电子邮件的开头介绍语篇主要内容:“I’d like to tell you some information about our next lesson.”(2017年全国卷Ⅰ)“Firstly,we made a training plan,according to which we should practice at least two hours every day.”(2019 年全国卷Ⅱ)这里的I’d like to...与firstly就是起到提示语篇目的、介绍语篇方向的作用。

过渡标记语主要指帮助读者理解命题间连接的连词与副词词组,也标志着语篇间的递进(and、by the way)、因果(therefore、in conclusion)与对比关系(similarly)等。在英语应用文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句子之间的衔接科学与规范,保证话语表达没有歧义,从而确保应用文的文体一致性(苏克银 2019)。

例如:“What’s more,we can also hand out leaflets to call on more people to protect the ocean.”(2022年全国甲卷)这里的what’s more是进一步阐明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使文章论述更具有条理性,语篇目的更强烈。

由于高考作文多以应用文体形式出现,内指标记、证源标记与解释标记语较少出现,其原因是这三类标记语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多用于议论文中。

3.人际互动式元话语整体占比较大

人际互动式元话语表达作者对语篇内容和对读者的看法,并建立作者—读者关系,促进读者理解作者对命题的阐述,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高考英语作文主要考查学生表达的实际效果与运用词汇表达意图的能力,因此人际互动式元话语运用更灵活、充分。

态度标记语指能够传达作者对命题情感态度的元话语,通过态度副词(如unfortunately、hopefully)或形容词(如hopefully、surprised)等暗示作者的沮丧、支持、惊讶等情绪。

例如:“It was quite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mplete running,as it was steep and rough.Amazingly,no one quit.”(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第一节)本句通过amazingly一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同学们坚持跑完5千米山路的钦佩与赞叹之情。

强调词与模糊限制语均衡使用。强调词是作者对语篇内容的强调与肯定,限制命题的可选择性而非增加命题的多样性。模糊限制语表达了作者对命题准确性的把握,暗示作者对观点的主观性见解。两者的交互使用提高了语言的灵活性与得体性,发挥重要的人际互动功能。

例如:“Needless to say,they were deeply moved...eventually almost all of them would buy a bag or two.”其中needless to say表示强调,突出被帮助的一家人感动的心情;almost与would作为模糊限制语体现了作者描述细节的谨慎,使观点更易被读者接受。

自我提及语与参与标记的交叉使用。自我提及语是作者在语篇中对自我存在的提及,主要涉及第一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及物主代词等(I、me、mine、we、us、our、myself)。自我提及语的主要作用是将作者引入语篇中。在应用文写作中,自我提及语能确认语篇的参与者(高彦梅 2015)。参与标记则是作者有意识地将读者包含在语篇对话中(you、your、we、you may know),提高其阅读时的参与感并引导其理解内容(should、must、have to)。

例如:“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TH can make greater progress and attract more readers to share their stories.”(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通过I和their人称代词的交替使用,能让读者明确谈话中双方的立场,有强烈的代入感,迅速把握自己的交际角色。

(二)元话语理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范德·科佩(Vande Kopple 2012)提出元话语教学需要7个步骤:(1)阅读并观察元话语元素;(2)探究元话语的使用;(3)判断元话语要素的功能;(4)讨论其他元话语元素与语篇中元话语的关系;(5)讨论元话语功能与第二语言中的文化关系;(6)讨论前者关系的原因;(7)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元话语(转引自王丽婵、王保健,2021)。基于范德·科佩对元话语教学的看法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认识到元话语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元话语的使用

语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整体、循环的过程。写作作为语言的输出环节,是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口语与阅读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指示语及讲解过程中准确、恰当、高频地使用元话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加大元话语的数量,使其成为教学目标之一。其次,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领学生标识元话语,让他们初步掌握元话语的语用功能,感受其不同。

2.系统讲授元话语的类型及作用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英语范文中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元话语具有很强的特性与针对性,不同体裁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元话语,语篇内部也应根据结构需要采用相应的元话语。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明确元话语各子类的定义及作用,让他们在面对多变的题干要求时,能采用相应的元话语系统。例如,在新高考读后续写中,学生可以采用first、first of all、secondly、lastly 等框架标记语体现故事顺序;在应用文中,学生可以采用I、me、myself、I think、let’s等自我指称或参与标记语增强语篇互动性。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写作互动性

写作实际上是作者—读者间的动态交流,因而学生应具备通过元话语使交际双方达到有效互动的意识。当承载语篇的思想与信念的信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完全被语篇读者所领悟时,语篇意义的整合才算完成,语篇的交际目的才算达到(赵梦雪 2016)。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元评价手段,如同伴评价、自我评价、诊断性评价等,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增强读者的身份体验感,使其充分意识到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性,从而将经验带入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元话语在自己写作中的有效性。

4.培养写作兴趣,形成个体写作体系

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来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在日常练习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总结元话语使用规律,让他们通过元话语打造自己的写作风格、写作体系,灵活使用多种元话语达到传达语义、沟通读者的作用。

结论

元话语是语篇的连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展现,起组织语篇和归类文章信息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元话语对高中英语写作分析的维度,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意义。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提高元话语的比重,注重讲授元话语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写作体系。本研究只关注了高考英语全国卷和新高考卷英语范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后续研究会关注地区卷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

猜你喜欢
应用文人际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搞好人际『弱』关系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