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22-02-27 14:00赵旭样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课本文本

赵旭样

引言

内地西藏班指国家利用内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优势,为招收西藏自治区的学生而规划的班级。由于在西藏自治区的小学升初中测验中,英语科目只占15分(语文和数学各占100分),大部分学生到内地上初中时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浓。角色扮演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尤其是口语能力较薄弱,部分英语教师对角色扮演法的运用能力不足等,严重影响了角色扮演法使用的有效性。因此,研究角色扮演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角色扮演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一)角色朗读较多,角色扮演较少

在组织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要在课前设定好扮演的情境,准备好角色扮演的英语文本。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较长时间,实施角色扮演活动占用课堂时间较长,且角色扮演时班级课堂纪律难以保障。基于上述原因,部分教师在进行此项活动时更倾向于让学生对课本中的角色文本进行单纯的英语朗读,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扮演角色。因此,角色扮演更像是分角色朗读,难以取得扮演活动预期的效果。

(二)肢体表演较多,语言运用较少

爱模仿是学生的天性,内地西藏班学生能歌善舞。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时,由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薄弱,更擅长用肢体动作和表情进行交流和诠释角色,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则较少。这种角色扮演往往使课堂氛围高涨,笑声不断。参与扮演的学生更容易相信自己扮演比较成功,从而忽略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和掌握。此类角色扮演活动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在之后的语言输出时遇到障碍。

(三)个体展示较多,全体参与较少

角色扮演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角色扮演逐渐成为英语成绩优秀学生的表演平台,而不是全体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学习平台。这种情况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大部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弱,尤其是来自山南、昌都和那曲的学生,他们由于惧怕自己的英语发音不佳或者词汇量不够而遭到同学的嘲笑,不敢进行扮演活动。真正能够使用英语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的学生较少,他们大多来自拉萨和林芝地区,因此课堂成为了这些学生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则是听众。

二、角色扮演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性偏低的原因

(一)角色扮演的控制者是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

李特尔伍德(Littlewood)将角色扮演法的类型总结为两大类:控制式角色扮演法和自由式角色扮演法。潘尼·厄尔(Penny Ur)在《语言教学课程:实践与理论》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自由式角色扮演比控制式角色扮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自由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角色扮演活动的引导者和协助者,为学生创造自由式角色扮演的条件(丁红梅 2015),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在现实操作中,教师实施的多为控制式角色扮演活动。教师是角色扮演活动的控制者。角色扮演的主题由教师决定,不同角色的分配由教师统一安排,甚至在扮演过程中,即使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教师也会当即纠正。在学生扮演结束后,教师会进行相应的点评。总而言之,角色扮演活动是在教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和空间挑选角色、揣摩角色的心理、推测角色使用的语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种控制式角色扮演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角色扮演的乐趣,对扮演活动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利于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

(二)角色扮演的文本来自课本,学生的扮演兴趣较低

目前,内地西藏班普遍使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此套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活动。因此,在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时,大部分教师会直接安排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分角色扮演。一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长此以往,他们对课本上单一的角色扮演活动的兴趣会逐渐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课本内容相对固定且不能及时、定时更新。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新知识和潮流的求知欲很浓厚。课本对话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学生的扮演欲望随之降低(杨雪艳 2021)。例如,在对七年级(下)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主题trips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时,学生扮演兴趣明显降低。第二,课本中的部分单元的主题比较相似,对每个单元进行类似的角色扮演会降低学生的兴趣。例如,七年级(下)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Unit 4 Don’t eat in class这三个单元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是主题都可以归纳为School life。因此,学生在进行类似角色扮演时会感觉到主题的重叠和内容的重复,不利于激发扮演兴趣和拓展英语思维。

(三)角色扮演的小组分配欠佳,小组合作效率较低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因此小组学习和互动学习是目前英语课堂中被广泛采用的学习模式。大部分角色扮演活动需要两人以上表演,这就需要学生小组合作。目前,在内地西藏班实施角色扮演活动时常见的小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座位的学习小组。学生按照座位形成两人或四人小组。此小组成员虽然座位相近,探讨和互动交流时方便,但存在弊端,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差异过大,导致小组内无法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最后的小组扮演也可能由小组中最优秀的学生主导,其他组员无法有效参与,从而很难达到英语语言交流的目的。第二种是基于自由选择的学习小组。在这种机制下,学生会寻找自己熟悉的朋友或者水平相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导致部分小组可能都是英语成绩较突出的学生,而其他小组可能都是英语能力偏弱的学生,甚至有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被任何小组接纳,在最后的扮演活动中无法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没有真正实现小组的有效交流和合作(杨新鲜 2020)。

三、提高角色扮演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有效性的前提

英国语言学家塞缪尔·帕尔默(Samuel Palmer)指出,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在《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一书中强调,教师须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个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明确语言发生的特定场景,实现语言教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情境的设置必须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而不是陌生的与他们毫无关联的情境。同时,教师设定好主题后,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在扮演活动中思考、交流、学习、领悟、进步,从而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体验者和主体。

例如,七年级(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单元主题是sports,教学这个单元时可以以校运会为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组织者,询问和登记学生喜爱的运动及报名参加的运动项目;可以扮演教师,动员学生报名参加喜爱的运动会项目;还可以扮演学校广播站成员,对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采访,讨论运动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等。总之,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喜好进行角色扮演。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单元主题是birthday and dates,教师通过提前调查当天或当周过生日的学生的情况,让其他学生询问其出生日期,平时如何过生日、如何庆祝生日,以及在学校过生日的感受,最后一起完成唱生日歌和现场送生日礼物的环节。基于真实情境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更愿意参与。此类角色扮演活动能够让学生更自如地展现英语表达能力,真正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

(二)共同开发英语文本,激发学生的扮演兴趣——提高有效性的核心

在使用角色扮演法时,教师选择的文本大多来自课本,造成角色扮演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很难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精心创编或者挑选课本以外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文本的开发有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1.挑选文本

从各版本英语教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挑选适合学生的文本。例如,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主题是cooking and receipe,在对本单元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直接挑选Peppa Pig系列动画片的文本。在第一季第29集Pancakes中,Peppa一家正在讨论如何制作煎饼。动画片趣味性强、生成性好,能够激发学生角色扮演的兴趣。

Daddy Pig:It’s teatime and Mummy Pig has a surprise for everyone.

Mummy Pig:Today is a day for pancakes!

Peppa and George:I love pancakes!

Peppa:Mommy,can we help make the pancakes,please?

Mummy Pig:Yes,you can help me make the butter.First,I put some flour in the bowl.

Peppa and George:Ooooo!

Mummy Pig:Now,I add an egg...Now,the milk,and I give it all a stir...

2.改编文本

对课本中的素材进行整合改编,形成更具有对话性和适合角色扮演的文本。例如,九年级全一册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单元的主题是Rules and love,本单元的阅读文章是一首题为Mom Knows Best的诗歌。诗歌描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的冲突,以及长大后的感悟。虽然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诗句并不适合作为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的文本。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诗句改编成英语句子,从他们与自己母亲相处的现实情况出发,描述小时候母亲给自己制订的各种规则,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抱怨,现在离开西藏地区到东部地区求学后对母亲的思念。此类文本通过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和改编,能够在保留课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让学生更容易进行角色扮演的文本,使其真情实感更容易得到释放,从而对角色把握得更加准确。

3.创编文本

完全自编自创既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又符合本单元主题的文本。例如,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单元主题是Festivals。教师让学生介绍中国西藏地区特有的节日,如藏历新年。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展现学生和家人在藏历新年的活动、美食,甚至安排有才艺的学生现场载歌载舞。这种联系学生现实的话题能够加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在创编文本时从生活经验出发,有感而发。同时,此类型的文本是对西藏文化的传递,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合理分配小组和细化分工,优化小组合作——提高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在分配小组时应充分调动全员参与,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考虑不同角色的特点,自由分组。分组后,教师要有一定的意见参与并适当调整,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和互相信任,让其尝试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搭档,增强其接纳度和包容度,从而提高组内交流的有效性。

小组分工时,教师应进行适当引导。不同角色的台词有一定差异,可以引导成绩优秀的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成绩较弱的学生扮演次要角色,肢体动作丰富的学生扮演过程中适当加入动作,具有才艺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现才艺。每组既设有语言负责人,负责敲定扮演的文本语言;又设有动作负责人,负责编排相应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还有道具负责人,负责准备相应的道具。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能更加形象、生动,学生的交际和合作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组合作和共同进步。

(四)多元化评价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有效性的保障

为提高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教师应掌握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多元评价方法,通过细微观察对他们在扮演过程中的特色进行客观剖析,从而提高其角色扮演能力。

其一,学生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后要“趁热打铁”进行多元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客观和正面的评价。学生自评领悟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以及如何用语言和动作传递人物信息等。在自评时,学生能够从细节处进行评价,提升总结和反思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台词设计、体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学会欣赏他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最后,教师评价从整体表演方面进行评价,对语言内容强化点评,对英语语法弱化点评,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充分表扬,对他们扮演欠佳的点进行适当点评,留给其足够的成长空间。

其二,评价的内容须讲究实事求是,并以鼓励为主。在总结性评价阶段,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切忌对语言的准确度和表演技巧过分苛刻。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认可和表扬,使其体验到角色扮演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对于成绩较弱的学生,不要过多关注其英语语法的应用准确性,而应看到他们努力的学习态度、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不怕困难的决心、勇于挑战的勇气、持续的个人进步,以增强他们对角色扮演活动的喜爱和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教学法符合内地西藏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角色扮演法在内地西藏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情境,开发课本之外的角色扮演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其进行角色扮演,确保其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其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体。高效实施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为学生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中搭建“桥梁”,而且能够提高其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课本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