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思政课”师资问题的特点及对策

2022-03-03 02:46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思政课师资

陈 红 心

(嘉应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1],并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体现出来。但是,如何提高“思政课”水平可谓见仁见智、聚讼纷纭。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看,相关对策并非完全有效。原因主要在于诸多对策都是在“重物力资源建设,轻人力资源建设”办学思想指导下制定、实施的,教师在办好“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毫无体现,更不对“思政课”师资短缺、素质不硬之症,遑论药到病除、提高水平。因此,提高“思政课”水平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把办学重心转移到师资队伍建设上来,精心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充足的师资保障。

一、“思政课”面临的师资问题

教之本在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的核心内容。“思政课”是主要课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导者、引路人。人才素质低下的情况表明,“思政课”水平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待增强,“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有待加强。在国内外多种影响因素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硬是造成“思政课”水平不高的最根本因素,也是“思政课”面临的致命问题。

(一)数量不足,抑制教师的能动性

长期以来,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滑坡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呼声日渐升高,并把矛头指向“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此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却没有触及更根本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问题。由于教师缺乏,广大教师不得不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任务之繁重、压力之大早已使他们身心疲惫,哪还有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上。实事求是地说,能够保量完成承担的教学任务就难能可贵了。

虽然“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但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2020年,教育部才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高校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 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可想而知,全国范围内“思政课”教学的师生比达不到1∶ 350的高校绝非个别情况,否则就没有必要出台这样的规定。且不说很久以前“思政课”教师的情况,仅就2018年的情况而言,当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数是6.7万人”,[2]而“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总人数达3833万人”,[3]二者比例为1∶ 572。对照1∶ 350的师生比标准,全国“思政课”教师尚有4万人左右的缺口。从教师供给能力看,每年有资格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毕业生数量有限,短期内填补4万人的缺口压力巨大,除非降低准入条件。其实,更大的压力还在后面。从2022年以后的未来几年间,“思政课”教师数量将面临不升反降的危险,因为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思政课”教师将陆续退休。这部分教师人数较多、占比较高,每年的流出量可能超过新教师的流入量。即使在校大学生的总量不变,教学任务繁重的压力也不会减轻,大班授课、超大班授课乃至不惜压缩课时量等做法还将持续下去,进一步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学质量。

(二)素质不硬,降低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学是以“言传”为媒介的精神交往实践。教师只有把“言”“传”到大学生的“脑袋里”才能达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4]的教学目的。因此,体现“言”的理论阐释能力和“传”的驾驭教学法能力是教师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只有实现“言”和“传”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传播知识、防止发生“讲听分离”的单向度教学问题。

1.理论阐释能力不强,弱化理论说服力

理论只要阐释彻底,就能说服人。反之,理论要说服人,就要阐释彻底。“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大学生认知、理解和内化的障碍。理论阐释有助于消除理解障碍、增强理论说服力。具备理论阐释能力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无理论阐释的“思政课”教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是照本宣科型。此类教学的明显表现是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通读教学内容为主,其间少有提问、讨论、答疑等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因此,逃课现象严重,即使没有不进教室的“显性”逃课,也少不了“打瞌睡”“玩手机”之类的“隐形”逃课。

第二,是敷衍了事型。由于缺乏理论阐释能力,一旦遇到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就一带而过,从不给与深入浅出的解释、说明,它们俨然成了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话语模式和思维方式完全隔离的僵化存在。如此,大学生的疑惑得不到解决,理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即使教师出力不小,也难讨大学生的好。

第三,是娱乐型。与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相反,娱乐型教学往往以道具展示、小品表演、朗诵、辩论或者自拍视频播放等为主要内容。表面上热热闹闹、参与度极高。实质上是用花里胡哨的形式把严肃的“思政课”教学庸俗化、形式化了。不仅扭曲了“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娱乐”掉了“思政课”教学的宗旨,也严重背离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初衷。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很有迷惑性,甚至备受推崇。

“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课,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理论性。理论阐释是体现“思政课”性质的必要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充分的理论阐释有助于降低上述不良教学现象的发生概率,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实效性。

2.驾驭教学法能力不强,弱化思想传播力

科学的教学法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前提。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多端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的客观要求。单一、刻板的教学法因罔顾教学实际而窒息教学生机和活力。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就提倡“思政课”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教学法。至今,这些方法还在被反复强调。

提倡具有启发性、参与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法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产物,有助于克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该模式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僵化、刻板有余而启发性、参与性和研究性不足,备受学生诟病。尽管如此,这种模式还广泛存在。有研究表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高校中92.59%的高校依靠多媒体技术开展了形象化教学”[5]138,“但是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充分的学科点单位占比高达57.83%”[5]172。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高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率就如此之低,甭提那些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了。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法何以支撑。难怪大学生不喜爱上“思政课”。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是大势所趋。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思政课”师资问题的特点

“思政课”师资之弊由来已久,差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明显。深度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有的放矢的解决师资问题,避免盲目性。

(一)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思政课”师资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之间以及同一高校的不同教师之间的不平衡、不一致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地区“思政课”师资水平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思政课”师资水平极端不平衡。总的看来,东部发达地区的“思政课”师资水平普遍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师生比还是教师素质都有显著的差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市的师资状况都比中西部地区总体上好得多。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高,能够提供更多的优渥条件,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因此,这些地方的高校拥有的教师后备资源丰富,选择余地大,要求高,师资力量雄厚。相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师资力量就弱得多。当然,也不乏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师,但是,一旦功成名就可能就被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挖走”,这样下去就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师资的差距,形成典型的马太效应。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思政课”师资水平的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虽然具有大致相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是,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学术氛围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差异会造成不同高校“思政课”师资水平的显著差异。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有类似的现象。就北京市来说,虽然整体上这个地区高校的“思政课”师资水平比较高,但其内部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内最顶尖高校,在办学层次、学术氛围、文化积淀以及声望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师资状况当然比别的“双一流”高校强一些,而“双一流”高校又比其他“双非”院校强一些,师资水平呈现出标准的“金字塔”形。其实,其他地区内部高校“思政课”师资状况和北京市的情况大同小异,悬殊同样惊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说北京市是中国高校“思政课”师资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北京大学就是北京市高校“思政课”师资的珠穆朗玛峰,层次差别显而易见。

三是同一高校“思政课”不同教师水平的差异。不仅不同地区高校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之间的“思政课”师资水平有别,同一所高校的不同“思政课”教师素质的差异也同样比较明显。他们中既有学术精英、师德标兵,也有平庸之辈,甚至还有教师中的败类。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其中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要求人人成为精英和标兵是不现实的,但也绝不容忍教师有败类的存在。其实,同一个教师在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上的表现也是不均衡的,甚至反差很大。正因此,教师的整体面貌才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点,对个体的评价往往褒贬不一。但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政治性强、情怀深厚、思维新颖、视野广阔、自律严格、人格端正的过硬素质却是无差别的。

(二)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思政课”师资问题形成、发展的持久性。“思政课”师资短缺、素质不硬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十年来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思政课”教师的命运是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折射出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思政课”是一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课程。课程开设之初主要借鉴当时苏联的一些做法。为满足“思政课”教学的需要,将大批旧知识分子加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后就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来。通过几年的扎实改造,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基本满足了“思政课”教学的需要。然而,好景不长,1957年就开始出现反右扩大化,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大批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从此,中国社会进入长达20多年的运动频仍的不正常状态,教师积极性受挫,精神备受煎熬。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师被打成“臭老九”,哪还有什么师资队伍建设呢。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政课”教学的恢复,师资队伍也迎来了重建的春天。压抑已久的教师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数量和素质都有大幅度改善。但是,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肆虐也更加疯狂。特别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强劲的“下海潮”把不少“思政课”教师裹挟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教师流失严重,师资队伍极不稳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接踵而至,给本就师资不足的“思政课”教学打了个措手不及。以后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进一步扩大了“思政课”师资的缺口。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教师的增幅始终赶不上大学生的增幅,师生比严重失调,甚至出现无人上课的现象。人才培养质量每况愈下,以至于出现社会主义将后继无人的危险,倒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进入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空前的重视,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无奈师资问题积弊太深、沉疴太久,难有立竿见影之效,“思政课”教学仍不能达到1∶ 350的师生比要求。

纵观“思政课”师资问题的演变过程,时间跨度之大显而易见。屈指算来,自“思政课”开设以来的几十年间,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的时间并不多,正是一次次历史欠账的反复叠加造成了今天急需提高“思政课”水平却又缺乏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的尴尬局部。

(三)艰巨性。

艰巨性是指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的困难程度。和解决其他任何问题一样,难易程度的大小是相对的,主要取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两个方面。

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看,能力不强是造成解决艰巨性的主观原因。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算是一门比较年轻的以宣传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从新中国成立之日算起也仅有70多年的历史,且不说期间还曾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而一度处于不正常状态。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受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及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强烈冲击,“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时重时轻、时好时坏,极不规范,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建设体制和机制。因此,提出的对策往往都有“临时抱佛脚”之嫌,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近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严峻挑战,为强化“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加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以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至今,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重教学设施硬件建设、轻师资队伍软件建设”的办学理念作怪的原因。不改变错误的办学理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师资问题本身看,问题的严重性是造成解决艰巨性的客观原因。其严重性表现在:一是教师缺口较大,师资供给乏力,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教师、补齐师资短板是不现实的。多年来,“思政课”教学都是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凑合着开展的,也从来没有要求大幅度增加教师,更不会大量培养师资后备人才。只是在确定1∶ 350的师生比标准后才匆忙提出增加教师的要求,师资问题大白于天下,后备人才供给不足问题浮出水面。在此情况下,短期内保质保量填补教师缺口必然遭遇师资基础薄弱(包括在职教师和后备师资)的瓶颈。而夯实师资基础又是一项艰巨、漫长的系统工程。二是教师整体素质不过硬,提升难度大。教师整体素质既包括所有“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包括每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同教师的素质以及每一个教师素质的不同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既要顾及不同教师的情况,也要顾及同一个教师素质在不同方面的情况。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人才培养来说至关重要,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良好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都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企图用“大跃进”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素质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三、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的对策

问题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声音,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烈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科学指导,聚焦师资问题,对症下药,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师资素质。

(一)壮大师资队伍,补齐数量短板

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和教师后备人才不足是导致“思政课”教师增速缓慢的两大原因。为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创新思路,广开渠道,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来。

首先,做好供给侧改革的设计。在国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壮大师资队伍提供充足的资源。

其次,广开渠道。针对后备人才培养周期长、供给不足的实际,高校应本着“开源与截留”相结合的原则,广开增加教师的渠道。在“开源”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本校与“思政课”相同或相近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志于从事“思政课”教学的非教学人员转到“思政课”教学岗位上来,充实教师队伍;在“截留”方面,转变观念,祛除对“思政课”教师的偏见,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师价值观,在待遇、情感、事业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减少乃至消除外流隐患。

最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吸引力。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认可度偏低、职称评定难、地位不高。这些现实问题严重降低了“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为此,建立和完善有关“思政课”教师发展的专门制度和政策,提高他们的待遇,增强“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才愿意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

(二)提高师资素质,补齐质量短板

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是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必备的素质。针对教师整体素质不硬的现实,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以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提高理论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不仅是“思政课”教师“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硬仗”[7]315的理论基础,也是提高“思政课”水平的根本前提。提高理论素质应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增进知识、提高素质。

加强外部培训。外部培训是更新知识、传播思想、提高理论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学校和教师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实效性为原则,灵活开展培训,确保培训合理化、规范化。在培训方式上,既可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全员培训和部分培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采取开展专修班、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的形式;在培训内容上,可以现实问题、理论热点、学术前沿等为切入点,开展学术交流、专家讲解,以提高认识、消除疑惑、扩大共识。

加强自主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研究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个人实际,确定学习、研究的内容、方式和目标。可结合社会现实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确定学习、研究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承担相关理论研究任务,增强学习、研究的动力;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深化理论研究,提升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2.提高理论阐释能力

“思政课”教学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8]90,确切地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要以理服人,要以理服人就要把理论阐释彻底,要把理论阐释彻底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7]313的理论阐释能力。所以,理论阐释能力对搞好“思政课”教学至关重要。提高理论阐释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话语表达的时代性能力。针对理论话语抽象难懂的特点,教师要密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聚焦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使用新颖、鲜活的话语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表达,实现“要的能给了”和“给的正想要”的无缝对接,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入课堂”“入头脑”。

第二,提高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能力。针对“思政课”教材的语言生硬、理论性强的实际,教师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的特点,灵活地把生硬、枯燥的教材话语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喜闻乐听、充满情感的教学话语,提高理论话语的生动性、生活性和易接受性,解决大学生想听却听不懂的难题。

第三,提高话语表达的亲和力。亲和力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教师可根据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敏感性等特点,换位思考,及时调整语音、语调和语气,辅以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增强话语表达的幽默感、关怀感,营造具有浓郁人情味、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熏陶、升华。

3.提高驾驭教学法能力

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桥梁。方法不同,效果迥异。提高驾驭教学法的能力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观念指导行动,不同的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形成的是“灌输式”教学法,重填鸭而轻启发,缺乏教学针对性。与以相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形成的是启发式教学法,重启发而轻填鸭,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发达的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为创新教学法提供了积极的条件。为此,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有利于创新教学法、提高驾驭教学法的能力,进而克服“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端、防止出现“鸡对鸭讲”的无效教学、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创新教学法。“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创新教学法的基础,从不同角度出发是创新教学法的途径。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教学对象等教学要素的特点,整合各种教学因素,发挥其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优化教学资源,将媒体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和我国最新发展成就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现实性和直观性;着眼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他们搜索、下载、整理、保存各种文献资料,提升他们的自学和研究能力。

最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搞好“思政课”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更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是教学实践的结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实际的教学都有借鉴意义。因此,重视经验的借鉴意义,经常性地对本人及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对发现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立一支素质精良、能力出众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力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思政课师资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