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03 05:31胡珊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政特色教学模式

胡珊珊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1)

一、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意义

第一,地方特色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摆脱平面化,实现立体化。在论及“教学模式”时,常会将其与程式化的教学步骤与安排混同。尤其是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加容易被认为是固定理论课本的顺序式教学。实际上,此类观点有失偏颇。教学模式在新时代的理论视野中应是更立体的,在围绕教学理论的框架基础上能够从点及面、由表及里渗透教育理念以达成教育目的。地方特色文化有助于高校思政教学达成这一目标。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不可迁移性,即地方特色文化是其他地域、其他时空中无法复制也难以迁移的。由此,地方特色文化本身即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生动实例,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能够使思政教育内容更为生动丰满。[1]

第二,地方特色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摆脱单向化,实现多元化。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容易被认为是单向自上而下的说教模式。究其原因,思政教育教学中涉及较多的且需要保持统一规范用法的政治理念,在不理解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框架时,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被动地接受思政理论,并由此将思政教学模式认定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而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特色文化加深学生的认知记忆、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思政理念的理解与深层次的逻辑认同、达成自下而上的双向有效互动,进而实现思政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第三,地方特色文化能够使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摆脱死板,实现灵活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文化体验、文化践行等形式促使教学走出课室,增加灵活度与趣味性。同时,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不仅仅止步于与思政课堂、课程的融合,地方特色文化还能作为桥梁与工具,打通各科之间的横向路径,实现“大思政”的教学模式与育人思路。[2]由此,思政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概括化,而是具有灵活性和迁移性的系统化育人工具。

二、激活地方特色文化,构建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首先可从课程模式起步。课程模式是在宏观范畴上将与思政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囊括至系列课程体系中,在纵向的课程进度安排与横向的内容覆盖面上均力求最大程度吻合思政育人要求与时代特色需求。换言之,课程模式构建就是搭建框架,是实现思政育人的基础。构建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要激活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与教学课程模式的有机融合。

(一)明确课程目标

一方面,需要明确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总目标。总目标是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指南针。毫无疑问,实现育人成效始终是高校思政教学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入作为载体和工具,是提升效率,使思政教育更入脑、入心的催化剂。因此,结合教学课程目标需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及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总目标应是通过开展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思想品德好、政治站位高、具备实用技能、了解地方特色、愿意扎根地方基层的人才。

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阶段目标。思政育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高校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有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结合课程模式建设的相关要求,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应包含“了解——认同——践行”等阶段。首先,在了解阶段,课程目标应围绕有何地方特色文化及其体现何种思政精神展开。其次,在认同阶段,课程目标应侧重激发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中思政精神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最后,在践行阶段,课程目标应为学生能主动介绍展示和推广地方特色文化并宣贯其中的思政理念,实现教学实效的再现与辐射。[3]

(二)完善课程框架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可通过完善双向课程框架进行推动。一方面,理论框架为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提供了系统指导。理论框架的搭建需要提炼地方特色文化中涉及的思政理论,如根据地方红色革命纪念点的红军文化完善思政教学课程中的党史框架;根据自然景区的人文文化完善思政教学课程中的文化框架。另一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要真正实现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还需要完善实践框架。实践框架即根据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以及高校思政内容的认知水平安排具有操作性的活动。在基础认知阶段,可安排实地观摩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形成立体化认知;在理解共情阶段,可在课程模式中融入实地操作活动,通过场景再现还原激发学生正向思想情感。

(三)组建课程队伍

通过组建课程队伍可为课程模式的打磨提供有力支撑。之所以采用“课程队伍”的概念而非采用“师资队伍”的说法,在于根据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立体化、多元化、灵活化等特性,课程也应由多方合力共同打造。

一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需打造导师队伍。导师队伍除了发挥传统理论教师传道授业的职能外,还侧重于新课程模式下教师的向导、引导效能,即通过课程体系的搭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思政学习中的地方特色文化。首先,导师队伍应包含有深厚思政理论功底的课程理论研究导师,以期系统把握思政教学课程脉络。同时,导师队伍还应包含对地方特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历史学、人类学、档案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由此地方特色文化在思政教学课程模式中的融合方能体现其内涵与精髓,而非仅仅是机械的“思政理论+地方景点略览”的拼贴。此外,资源开发与整合导师也应纳入导师队伍。课程模式的完善需要配套的课程资源齐头并进,相关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也需要专业导师的推进,如完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课程题库,开发模拟情景体验馆等。

另一方面,学伴队伍也是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不只有高校教师可以成为打磨课程模式队伍中的一员。熟悉地方特色文化的有关人员也应纳入课程模式探索的队伍中,让地方特色文化更“接地气”地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如可通过采访熟悉地方景区特点的导游,调研地方特色景区的文化根源,挖掘思政元素;也可通过戏曲演员的表演与讲解,探索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的思政元素。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程模式中的课程队伍人才可通过定期研讨、实地调研、交流学习等形式互通有无,高效打磨精品课程模式。由此,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形成了两层目标、双向框架、两支队伍的“三个二”课程模式。

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点亮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模式

在思政教学课程模式的框架下,需要以具体的一节节课堂作为载体,将地方特色文化呈现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课堂上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不再停留在框架概念上的把握,而需要更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方能使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有亮点。[4]据此,可打造由显及隐、由表及里的思政教学课堂模式。

(一)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模式中,必须要奉行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此处因材施教的主体,既指地方特色文化素材,也指接受高校思政教育的学生。

一方面,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素材,需要根据其表现特点将其有机地融入思政教学课堂。首先,对于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可通过实体呈现的地方特色文化中体积较大的部分,如建筑物、自然地理环境等,由于其不具有实体迁移的条件,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影音资料等形式呈现,并在讲解中突出思政元素。同时,对于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具有迁移可能性的较轻便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如剪纸等手工艺品,可通过实体呈现乃至现场模拟还原制作过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根源、发展背景与制作条件,进而从思想情感上认同地方特色文化。其次,对于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非物质类地方特色文化,如戏曲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等,可通过课堂比较的教学模式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此类地方特色文化往往有较长时间的历史沉淀,通过比较教学的方式更有助于凸显其特色,同时可通过课堂规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积极的思想情感,避免学生被网络戏说与恶搞资源误导,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地方特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神。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认知与发展特点,打造与其相匹配的教学课堂模式。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强,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在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中,更应通过灵活的互动与展示模式激活学生的思考。同时,当代大学生身处信息时代,偏好生动形象的信息,因此,在思政教学课堂中,也应通过生动的形式使地方特色文化走出纸质平面的课本,为其赋予生命力。

(二)巧用工具,打造生动化的教学课堂

首先,多媒体是最常见的教学工具。在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模式过程中,多媒体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媒体有助于从时间线索上纵向呈现地方特色文化的演变发展,使地方特色文化摆脱现在时的点状时刻状态,形成立体多元的动态化呈现效果,进而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其次,档案实物资料也是有效的教学工具。在思政教学课堂模式中,可嵌入档案类实证资料展示,可提升教学的可信度。此外,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有助于提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如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地方特色民族服装,通过小剧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地方特色节庆场景等。总而言之,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工具能拉近地方特色文化与思政课堂之间的距离,由此实现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提升。但课堂工具应始终服务于思政教学育人目标,合理、灵活、适度地穿插在课堂中,同时为课堂留有讲解和讨论思考的余地,不能哗众取宠,为强调课堂气氛的渲染而堆砌教学工具。

(三)见微知著,构建思想化的教学课堂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模式的优势之一正在于其能够通过细节体现思想,见微知著。一方面,可通过讲好地方特色文化故事的课堂模式激活思政育人功效。各高校都有很多知名的教师和学生的榜样故事,比如河北农业大学的李保国先进事迹、果树9301班等,通过讲好学校自己的故事,激活地方特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同时,可将地方特色文化划分成具体的模块和元素,如讲解地方特色文化中有关特色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手工艺品故事等,在文化细节中提炼民主精神等思政元素。

另一方面,可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实现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模式中的应用。首先,翻转课堂可穿插在课程单元中的某个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准备素材、学生讲解展示、教师提问总结的模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地方特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精神,鼓励学生在讲解展示环节通过模拟手工作品、动态视频特效等形式进行更生动立体的展现,以具体的地方特色文化载体为切入点,加深学生的认知与共鸣。[5]

四、赋能地方特色文化,贯通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模式

地方特色文化应结合时代需求进一步发展,通过赋能地方特色文化,有助于为打通贯彻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模式提供可能化的便捷路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一)体验型实践模式

体验型实践模式强调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体验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对思政精神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体验型实践不会改变地方特色文化的状态,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在对地方特色文化保持高利用效率的同时不影响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故而是较常用的实践模式之一。常见的体验型实践模式包括参观地方特色文化纪念馆、档案馆,观看民俗展出与表演等。但学生在体验型的实践模式中更多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参与度相对较低,更适合用于认知层面的改变。

(二)服务型实践模式

服务型实践模式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体验式实践浅尝辄止的瑕疵,有助于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实际应用效果的呈现,使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育人成果辐射惠及更广的范围。服务型实践模式强调通过服务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践行思政精神。如河北农业大学与很多地区建立了农村创新驿站,可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为驿站输入技术服务,从而服务地方经济,真正贯彻了思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服务型实践模式除了能够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还能体现高校专业特色,有助于为实现大思政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如农业类院校的学生在在基层调研和“三下乡”服务中,可充分发挥知农兴农的优势,对接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三)创新型实践模式

创新型实践模式为新时代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崭新视角。创新型实践模式通过创新技术重新定义地方特色文化并为之赋能,使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呈现多样化,并反向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形成闭环。

一方面,创新型实践模式可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改良创新实现思政育人的落地。如通过组织相关项目申报和学习成果展现比赛,以赛促学,以评代考,鼓励学生将融合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作品用于思政学习成果的展现中。另一方面,创新型实践模式还可以通过思政教学的创新,实现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如在思政文化墙的宣传栏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通过立体浮雕、剪纸工艺、特色绘画等形式装饰思政教育宣传栏,使思政教育理论具有更高的可读性与欣赏性。

综上所述,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思政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延伸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据此,本文从课程模式、课堂模式、实践模式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策略,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育人的结构立体化、选择多元化、形式灵活化。

猜你喜欢
思政特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